2016年12月29日 星期四

Forza Gesù 歌詞新譯

        總覺得這歌詞很美,用孩童天真純潔的心,去演繹耶穌對世人的愛與憂心,以及孩子懇切的真情。
        底下是我的業餘翻譯,有幾句翻譯不太有把握,不敢奢想「信雅達」,只是用以抒發自己在該歌曲中的感受。

Forza Gesù  耶穌別難過
原詞與原曲作者:Rosalba (Rosa) Martirano
歌詞中譯:彭明輝 [註一]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二

PISA 650,抵不上純真的歌聲和眼神

         歌詞雖然感人,但是得要再加上主唱 Francesca Z. 這個四歲小女生純潔而真摯的眼情,才會具有十足的說服力和感染力——讓我們相信,只有孩子的祈禱可以讓耶穌振作起來,讓地上有小小一塊天堂。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遙遠,才叫夢想

        沮喪時會想:「夢想,總是在太遙遠的地方!」情緒高亢的時候會說:「遙遠,才叫夢想!」——要不然,難道可以把垂手可得的東西叫「夢想」或「理想」嗎?
        米蘭•昆德拉曾寫過一本書,英文譯名頗貼切的「Life is elsewhere」——想望中的人生總是在遙遠的地方,而不在此時、此地;然而,那也就意味著想望中的人生總是太遙遠而不可能實現。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PISA 排名到底有多重要?

        近年來中國與印度的經濟成長嚴重地仰賴出口導向的戰略,尤其是貨物貿易的順差極為可觀,大量侵蝕歐美國家製造業的就業機會。
        另一方面,貧富差距的擴大與中產階級的消失使得全球有效需求難以增長,而自動化則使得全球所需要的勞動力難以隨著GDP的成長而增長。結果,全球貿易變成是「全球勞工爭有限就業機會」的競爭——得利的是全球資方,勞方則活在工作貧窮化、非典就業與科技性失業的恐慌裡。
        英國脫歐、川普當選,很大程度反應著中產階級(或90%受薪階級)對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不滿。此外,全球勞工競爭有限工作機會的結果,醞釀出歐美勞工對(非法)移民的不滿,也引發各國對於「國際競爭力」的高度關注、焦慮與恐慌。
       在這背景下,每一次 OECD 發布 PISA 排名,都引起各國(尤其是歐美國家)不小的騷動。然而,PISA 的排名可靠嗎?值得為它而或喜或憂嗎?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

        只知道 YouTube 有很多好東西,卻不知道要如何從一堆乏味的片子裡挑出好東西。隨意做了些搜尋,巧遇這一部大陸1998年的電影,值得推薦。
        據說這是改編自大陸作家彭見明(1953年出生於湖南農村)的同名短篇小說。有點意外地發現,博客來可以買到收有這篇小說的短篇小說選輯,書名也是「那山、那人、那狗」。據說原著小說「充滿詩般語言」,真想去買一本來讀讀看。
        電影的敘事技巧有些地方不夠自然,但是我很喜歡電影的畫面和想要呈現的情感:質樸、簡單,卻醇厚。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二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願景書院系列)

        台灣人喜歡一窩蜂,而不喜歡深究,所以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以一廂情願的想像去推動某些看似「先進」的制度或作法,而全然不去考慮可能的流弊。結果,很多教改或號稱「改革」(e.g. 年金改革)都配套不足或流弊無窮。
        其實,台灣想推動的很多事情都是抄襲或源自國外,如果能夠在推動之前、之時參考含金量較高的國外文獻,結果將會較少流弊而正面的結果也更彰著。
        牛頓曾說:「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他之前的兩大巨人就是伽利略和刻卜勒,前者的鐘擺實驗和自由落體實驗揭露了地球上的運動定律,後者的行星軌道觀察和理論總結了天體的運動定律,而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則是統合兩者的理論——如果沒有伽利略和刻卜勒的理論當前導,牛頓恐怕終其一生都不可能完成其曠世巨作。
        連牛頓這樣的天才都必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般人更加如此。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網路時代的階級與競爭力

        "digital divide" 是美國在1998年出現的新詞彙,意思是:城鄉網路與電腦普及率差距太大,不但造成學習資源的嚴重不公平,而且將會嚴重影響城鄉學童未來的發展機會。
        對於強調機會均等的美國人而言,網路與電腦的有與無("have" & "have not")成為社會各種不公平的最大元兇,甚至是在製造新的世襲階級,斯可忍而孰不可?於是美國開始積極建設「高速公路」,戮力改善電腦與網路所造成的各種社會差距。
        然而,硬體的普及率改善之後,網路所造成的社會不公平與階級差異不但沒有縮小,還反而持續擴大。

2016年11月19日 星期六

丹麥人輸了(嗎?)

        「比较中国和丹麦中学教育的纪录片 9.Z mod Kina」的第三集裡,丹麥人自以為穩營的兩個強項(團隊合作能力、創意表現)裡,丹麥全輸了;只有第四集裡的英語測試(口語和閱讀),丹麥贏了。
        表面上看起來,丹麥以1:4 慘敗。但是,丹麥輸了嗎?   
        根據 IMF 2015年的數據,丹麥人均名目收入52,139美元(中國是 8,141美元),折算購買力所得後是45,723美元(中國是 14,340美元),都是中國的三倍以上。假如中國人的競爭力真的遠比丹麥強,為何她的人均所得(約略正比於生產力)會遠低於丹麥?
        此外,丹麥教師工會主席說,許多能力都是 PISA 等測驗測不出來的,而丹麥學生出國去當交換學生時從來沒人說自己不如其他國家的學生。
        所以,丹麥的真的輸了嗎?我們如何去理解看起來似乎矛盾的證據(或表象)?
        是的!真正的事實在表象之後,你必須要洞穿表象才會看到事實!別讓表面上的數據欺騙了你!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中國人來了!(願景書院教育篇)

        中國的崛起讓許多歐美國家的人失業,「中國人來了!」變成很多歐美人士的噩夢。西班牙人抱怨他們必須縮短午休而放棄午休時間「做最愛做的事」的習慣,義大利人抱怨他們必須繃緊神經跟中國企業競爭,而無法享受傳統的悠閒生活步調,德國人抱怨中國企業用仿冒等不公平競爭逼得德國的隱形冠軍一一破產、讓售,.....,etc。
        上海市在 2009 和 2012 年連續奪得全球 PISA 測試總冠軍,進一步引起許多歐美國家即將失去未來的恐慌,英國和丹麥都相繼錄製電視專輯探討「中國式教育」的優缺點。
         丹麥的四集「比较中国和丹麦中学教育的纪录片 9.Z mod Kina」很值得看,因為它們相當客觀而深刻地報導、分析丹麥教育體系的優點和缺點
        如果併同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楊東平教授對中國式教育的省思(〈點評中國:上海教育第一的真相〉 )一起看,更能引發我們對於「教育」這個問題深層的省思。

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鮑鵬山 :沒有良知,知識也是野蠻的(轉貼)

原文作者:鮑鵬山 ;原文網址

        文化確實是一個能夠激發我們感情的崇高東西,它和知識是不一樣的。一個有文化的人,你會發現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懷,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愛和詩意的眼光。
        可是今天,我們從中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識、技術、專業,唯獨缺少文化。我們培養了很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很多高學歷的野蠻人,他們是冷冰冰的。

2016年11月2日 星期三

務實的社會願景(1):願景不能跟現實脫節

        21世紀的社會太複雜,因果的鏈結盤根錯節,初看很進步的倡議,有時候會變成無數後代揮之不去的禍根(譬如廣設大學)。因此,願景必須根植於現實條件,必須超越一廂情願的 wishful thinking,必須在事先從各種可能的角度進行跨領域的分析、診斷與預測,了解其各種可能的利與弊,竭力避免「立意良善,禍害無窮」的後果。
        瑞士進行「無條件基本薪資」的公投前,很多台灣人熱切盼望它會在台灣實現,卻很少人站在台灣的現實條件裡認真思索:在一個連最基本的所得保障與稅負正義都推不動的社會裡,真的可以直接推動難度遠高上好幾倍的「無條件基本薪資」嗎?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德希達論美國人

        有些人說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像川普,講話口沒遮攔。在我看來,他除了措詞欠缺修飾之外,一點都不像川普(粗野,蠻橫,沒教養)。他除了擅長取悅聽眾,也懂得從底層群眾的角度看世界,而不會呆呆地只看 GDP 成長率而不去問「這些政策對誰好」;更不會像台灣的政務官那樣,呆呆地誇讚「美牛換美簽」(被人出賣還滿心感恩)。
        杜特蒂不是第一個罵美國人「沒文化」、「美國人聲音有點大,超過了文明音量的界限」。法國著名的哲學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很早就批評美國人「喜歡操縱別人,頤指氣使」。連好萊塢的電影都知道,美國喜歡在別人的國土打仗,讓別人當砲灰,這種事大概只有台灣人不知道。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願景會社」(4):白色力量的集結、獨立與傳承

        幾位經營過跨國(中小)企業的朋友告訴我,台灣人的資質是亞洲最棒的,因此他們無法理解台灣社會何以會沈淪到今日這種不堪的境遇。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白色力量總是沒有能力集結、獨立與傳承,所以或者倚附著藍綠兩黨而成兩黨的附庸或外圍組織,其他孤立的少數則應驗了運動圈內悲傷的順口溜「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因此政治淪為沒有人監督的騙局,而日益沈淪。
        如果白色力量可以形成集結、獨立與傳承的機制,就可以從一再的失敗中持續地自我改善與茁壯,而逐漸擴大其監督政黨與影響社會的力量。這樣我們才能有效地監督政黨,深化民主,開始向上提升。
        孤獨的個體總有無以為繼的一天,一再的挫折後認命地說「算了吧」,從此放棄努力與希望。只有集結起來,才能像大隊接力一樣地輪班,累的人去休息,休息夠的人來接班,讓白色燈塔的燈火持續地照亮著黑夜,甚至一再地茁壯,直到黎明的到來。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願景會社」(3):放眼天下,小處著手

        「台灣社會願景」是個很大的話題,沒有足夠的人才與人力是不可能涵蓋它所有的面向的,因此要有階段性的目標和取捨。尤其是起步階段必須踏實,才能以一步又一步的成功經驗鼓勵成員的向心與信心。
        所以,起步階段我們大概必須是從小事做起。然而,即便是做小事,也必須要有能力放眼天下,從先進國家取法。
        眼界要寬,立足踏實,而腳步要小而穩定。這考驗著我們的智慧與耐心——很多 NGO 團體一開始就畫大餅吸引一堆不務實且沒耐心的熱血青年,而排擠掉踏實的人,結果只有空話而難以成事;有些企業則反是,小處著眼,吸引一堆小氣而近利的人,到了成長階段就不足以支撐出較大的格局,因而陷入困境或倒閉。
        一個社群的組織、制度、文化與營運內容要與時俱遷,隨著組織規模的變化和成員的特質而適切地改變,真的不容易。

「願景會社」(2):組織、運作與文化

        說它是書院,是希望它可以發揮書院傳統去承擔社會發展的任務,以天下蒼生為念,以利益眾生為念;卻不希望它變成一言堂、宣教處,而要能夠「集思廣益,人盡其才」。因此,它至少要像個歐陸現代化的學術社群那樣地人盡其才地發揮,但是不能像台灣的大學教授那樣地各行其事,各謀其利而鮮少集思廣益、謀思公共福祉。
        說它是會社,希望它具有澀澤榮一的儒商精神,和松下幸之助以利益眾生為念的實業家精神;而不要像學生社團或無效率的 NGO 團體那樣地難以成事。但是,社會願景必須兼顧各種不同社會階層、族群、社會發展目標與問題面向(dimension, aspect),不能像營利企業那樣地唯利是問,而至少要向社會企業那樣地以創造社會福祉為首要目標。
        如果它能成熟地運作,當然希望它能將較成熟的心得公諸於世,影響社會,甚至引導社會的長遠發展與階段性目標。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願景會社」說帖與徵人(1)

        有朋友說要籌措有限資源,協助我在台北成立一個「願景書院」,地點很可能是在仁愛路四段(富邦慈善基金會附近)的大樓裡,宗旨是要為台灣思索可行的社會發展願景(有點像台灣民間智庫),以及協助年輕人尋找(發展)可行的人生理想與志業——前提是「超越統獨藍綠,務實地立足台灣;跨越專業領域的狹隘視野,群策群力地建構開放社群」。
        至於確切的活動方式,我希望關心台灣未來發展的朋友們提供具體建議,甚至自薦協助規劃與組織活動、宣傳、或擔任內部小組的聯絡人。
        從這一篇文章開始,我會寫一系列的文章陳述我的動機與粗略的原始構想,以便拋磚引玉,吸引更多的建議、構想與參與者。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好看的德國電影 Global Player

        《全球玩家》(Global Player)是2013年的德國電影,據說該片在巴登符籐堡當地的戲院放映超過一年沒下片,還被選為2014年西班牙瓦倫西亞影展的閉幕片。1970年出生的導演 Hannes Stöhr 得到過許多獎。
        表面上的故事是一個德國南部世代相傳的家族企業(生產紡織機)如何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在有趣的敘事風格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內涵和認真的主題、副題,尤其是:面對全球化的殘酷且不公平的惡質競爭,德國要如何面對歷史、文化、故鄉(土地與原鄉的感情)、當代與未來。
        細心的觀眾會在這一部片子裡看見德國導演心目中豐富而多元的德國核心價值,它們也是許多德國人共同的核心價值——映照著台灣欠缺核心價值的蒼白與空洞。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喜不喜歡,中國都在那裡

        這是「微信上的中國」的首頁副標題,我覺得這一句話值得每一個台灣人靜下心來認真想一想——不管你是把她當祖國、故國、鄰國或敵國,她都是台灣方圓五百公里內唯一的另一塊陸地,是台灣方圓1,800公里內唯一可以促成台灣技術升級的市場,是台灣方圓 10,000公里範圍內最有機會促成台灣自創品牌與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市場——後者是台灣人才多元化發展與社會多元化發展的物質基礎與先決要件。
         另一方面,假如中國產業與經濟結構的調整失敗,不僅有可能拖累台灣,甚至全球經濟都有可能一起被拖下水——畢竟全球經濟已經是雙引擎結構,中國的影響不但不下於美國,還有可能逐漸凌駕美國。
        我以前不關心大陸的近況與現況,因為我連該如何面對台灣都搞不清楚。後來,當我越是積極而務實地思索台灣可以有的各種前景時,我都在自己的棋譜上清楚地看見「喜不喜歡,中國都在那裡」。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如何拯救資本主義與全球化?

        這個標題看起來像是我的杞人憂天或聳動誇染的「狼來了」,其實它是貫穿英國《金融時報》(FT)九月份裡一系列文章的主題。
        譬如 FT 副主編 Philip Stephens 的〈如何從資本家手中拯救資本主義〉一文,雖然標題抄襲自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Raghuram G. Rajan 的同名專書,檢視的角度大異其趣,但是都清楚指出市場機制如何淪為少數人牟取不勞而獲的暴利,並對此深懷憂慮。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基本工資爭議案的新發展

        台灣社會討論基本工資爭議案的時候往往視野狹隘,甚至罔顧最新的學術研究結果。
        譬如說,美國許多反對基本工資案的經濟學者都有提出「薪資所得租稅補貼」(Earned Income Tax Credit)作為替代方案——也就是說,「扶貧」是雙方陣營共同的目標,爭議的是「基本工資案」與「薪資所得租稅補貼」哪一個比較有效。
        然而在台灣卻往往發展成單單只有「要不要調漲工資」,而反對方根本沒有提出任何替代方案,似乎是要「讓市場統治一切,其他免談;至於受害者,我們只能愛莫能助」。從這樣的角度看,台灣的許多經濟學者顯得比美國的經濟學者更加地沒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人道關懷,似乎我們的教育制度就是要教育出一批「沒血沒淚」的「知識菁英」(除了知識之外,什麼都沒有,包括沒有思想)。

2016年9月20日 星期二

貨幣大師《第三集:馬克思》

        主持人 Stephanie Flanders 出生於 1968年,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時她在牛津大學攻讀經濟學,當時對馬克斯與共產主義的印象很簡單:一個已經被證明為錯誤的過時理論,而且還害工人失去自由(而不是給予他們自由)。
        然而,2012年當她主持這個節目時,馬克斯卻被拿來當作了解當代經濟問題的三位大師之一,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大師之一。
        光憑這一點,就是台灣的電視節目很難(或不可能)做到的——英國的電視是要引導觀眾跳出意識形態的牢籠,而台灣的電視卻恰恰是要用意識形態對觀眾進行洗腦。

2016年9月13日 星期二

天真的經濟學家:海耶克

        貨幣大師《第二集:海耶克》介紹的是奧地利出生的德語系經濟學家海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他比匈牙利裔的猶太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長13歲,也比傅利曼早兩年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稱海耶克為「天真的經濟學家」,一來是因為他的經濟學思想太烏托邦,二來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只想利用他,而他卻似乎不知道自己得到的榮譽都是政客利用完他以後的象徵性獎勵。有時候我甚至懷疑連傅利曼也都是純心想要利用他,而不是真心誠意地服膺他的理念。
        海耶克有他了不起的洞見,可惜的是這一集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柴契爾夫人如何言不由衷地利用他,卻並沒有讓觀眾充分了解到海耶克真正值得後人記取的啟發。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德瑞莎修女的愛與虛無

        德瑞莎修女因為人間永無絕期的痛苦而長期懷疑神的存在,並因而忍受吉大的痛苦,最近卻被封為聖,很多人對此不解。我倒因此而更敬重德瑞莎修女和當今的天主教。
        德瑞莎修女的信仰危機,充分流露在一本她的信件編輯而成的書《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英文書名 Mother Teresa: Come Be My Light)裡。
        此外,美國著名的專欄作家 David Van Biema 曾在 2007年八月為 TIME 雜誌寫過一篇「Mother Teresa's Crisis of Faith」,該文後來被翻譯成中文「特蕾莎修女的信仰危机」。

2016年9月6日 星期二

文獻回顧:What, When, Why, How

        以碩博士生而言,文獻回顧的時機至少有四種,目的不盡相同,需要使用的搜尋工具也不盡相同。
        選定粗略的研究主題(topic)後要立即進行第一次的文獻回顧,目的是扼要地鳥瞰一個研究主題的全貌。選定研究題目或焦點(research problem, focus)與研究範圍後,要進行第二次文獻回顧,目的是針對你心中的假說或腹案尋找各種有利與不利的線索(證據、觀點、理論),據以調整你的假說或腹案,並且彙整有利的證據,針對不利的證據和證據不足之處,構思研究計畫,尋找支持(與不利)的更多線索。
        第三次是你已經有具體的研究構想與策略,以及預期的研究成果(準備提出論文計劃書時),必須進行第三次文獻回顧,以確認跟既有文獻沒有重複,同時評估風險。最後一次是研究工作完成,準備開始寫論文時。
        如同「熱血公民的第一課:批判性思考與全方位視野」所述,研究方法可以用來回答人生的重大問題,因此前述四種時機也對應著人生重大問題的四個關鍵性時刻。

熱血公民的第一課:批判性思考與全方位視野

        很多人上了大學就到處宣告:「我已成年,有獨立思想,別再告訴我該怎麼辦!」
        但是,一有激烈爭辯的社會議題,都會有人堅持立場而不擇手段地扭曲、抹黑、辱罵不同立場的人,也會有人在迷失在網路上各種不同聲音之間而找不到自己的立場和位置,還有很多人只能呆呆地跟著「主流的聲音」走。至於站在中間當和事佬的,通常會變成想要阻擋「火車撞卡車」的人,並且在第一時間被擠成肉醬而無謂地犧牲。而那些高瞻遠矚地從全方位角度試圖提醒兩造的人,則通常是遭兩派同時撻伐而無辜地犧牲。
        看著網路上這些既熟習而又令人「嘆為觀止」的荒唐亂象,難免會讓人懷疑:「成年=有獨立思想」嗎?看這這些荒腔走板的公共討論或「評論」,你真的會懷疑:這麼幼稚、混亂的「民主」,真的會比「菁英集權」更好嗎?

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

就算你曾看過它,還是值得再花四分鐘重看一次

        底下這五分鐘的短片,非常地令人震撼,而且值得反覆深思。(如同網友告知,昨夜PO的版本有問題,翻譯品質差且切掉部分重要畫面)
        在我的觀察裡,這些年來的台灣社會早已陷入嚴重的價值錯亂和事實認知的錯亂,這些錯亂充塞新聞節目、報紙和網路上的每一個角落。絕大多數人卻都早已經適應到「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然而,它的後果是什麼?

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權勢的誘惑

        權勢、財富、名利、地位為何如此地吸引紅塵眾生?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的見解最深刻、透徹。
        他把人所渴欲的各種社會資源分為四大類: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符號資本(symbolic capital)、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分別對應著財富、名器與頭銜、社會地位與社會關係網絡,以及上流社會所標榜的「品味」等。在他的「場域(field)」理論中,前述四種資本中任何一者的優勢都可以被拿來作為競逐其他資本的籌碼,而人們則竟日利用自己既有的資本在競逐各項資本的最大化。

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

今日經濟與三位經濟學教主

        BBC 在2012年播出三部紀錄片 Masters of Money ,從 2012 年的全球經濟危機中看三位經濟學教主對今日全球經濟處境的教訓,他們分別是凱因斯、海耶克和馬克斯。
        我只看了第一部《貨幣大師第一集:凱恩斯》(本文文末會附上有中文字幕的影片連結),它在一小時內以通俗的話語精準地介紹凱因斯對當今經濟問題可能會有的意見,包括他的洞見中適用於今日處境的部分,以及今昔處境差異下他的建議可能不適用的地方,其精準程度讓我嘆服且訝異,遠遠超越台灣的媒體水準,甚至超越 BBC 的平均水準。我相信,三集合起來才足以描述我們看經濟問題該有的完整視角(full spectrum)。
        本文先簡介《貨幣大師第一集:凱恩斯》,未來會再介紹另外兩集。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第55項修煉:認識錢的能與不能

        「金錢不是萬能,但沒錢萬萬不能。」這是一句愚蠢的廢話,卻嚇得很多人拼命賺錢,拼命去想有錢的好處,而忘了問三個真正該搞清楚的問題:要有多少錢才能脫離「萬萬不能」的處境?多出來的額外錢財有什麼用?以及,有哪些事情是人生中極其重要而不該錯失,卻又沒辦法用錢買的?

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婚鞋與人生的抉擇

        一個女孩挑好婚紗後,在未婚夫陪伴下走遍台北市,想要找到一雙可以跟婚紗完美地搭配在一起的鞋子。大熱天裡在台北鬧區走了將近四小時,光是一條沅陵街就來回走了不下三趟。未婚夫累得不肯走,準新娘氣得想取消婚約:「陪我一個下午就喊累,憑什麼說要陪我一輩子?」
        可準新郎也有他的道理:「光是這條街你就已經來回走過三趟,你要的款式沒有就沒有,不會因為你多走兩趟它就奇蹟般地冒出來。何況鞋子被婚紗遮住,別人根本看不到。為什麼妳就不能死心地換一雙,而堅持要那一雙根本不存在的鞋?假如連一雙鞋你都想不開,那我這輩子還要陪妳走多少冤枉路?」
        準新娘可以為了一雙鞋而走遍台北,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去尋找自己一輩子的理想?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地球只有一個,但是

        以前在通識中心開課,第一堂我最愛引導學生去感受窗外的陽光,看著秋光灑落在林梢,或者穿透枝葉而灑落在地上,隨風搖曳的姿態、節奏。然後問他們:你們是否曾經覺察過陽光可以帶給你這麼細膩、豐富的情感變化?
        接著,我請他們閉上眼睛,安安靜靜地想一想,在清華大學這個據說很美麗的校園裡,「你最喜愛哪一個角落?」五分鐘後我請那些想得起來的人舉手,全班六十多人卻難得有五個人舉起手來。我會提醒他們:「假如清大校園的美從來都沒有進入過你的心坎,那麼它對你而言等於是不存在。」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第19項修煉:為自己唱歌

        這是「二、品味人生更高境界的能力與浪漫的情懷」的第9項修煉,看起來很容易,對某些人或許不那麼容易——尤其當你認真想要做到「不是炫耀,而是唱出心裡的情感,唱給自己聽」時。
        唱歌怎麼會跟「品味人生更高境界的能力與浪漫的情懷」有關,乍看應該是蠻奇怪的吧?
        且聽我細說。

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BBC 紀錄片《24小時內送抵包裹的人》

        前幾天在 MOD 的128 頻道「CNEX」看到一部英國 BBC 的紀錄片《24小時送包裹的人》(24 Hour Parcel People),講述一個叫做「City Link」的快遞公司,他們宣稱可以在24小時內把客戶托運的包裹送達英國的任何地點(所以片名應該翻譯成「24小時內送抵包裹的人」)。
        紀錄片導演有時候有太多的悲情和正義感,太聚焦於主角和個別事件,因而無法深入背後更深層的社會結構問題,也就無法帶動觀眾更全面性、更深層的反省,反而讓觀眾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自己幫不上忙的無奈。
        好的紀錄片會引起我深刻的省思,作用猶如看了一篇有份量的社會學或人類學報告,或者一本書。BBC 的這一部紀錄片就對我發生了這樣的作用,當節目最後「City Link」這個公司倒閉(被政府接管),員工失業時,我卻不禁興奮得尖叫、鼓掌。

2016年7月30日 星期六

「臥底百萬富翁」炫富嗎?

        今天 MOD 的 BBC Lifestyle 重播英國 2009年製作的「臥底百萬富翁」(Secret Millionaire UK),主角是從愛爾蘭移民到英國的女富翁 Roisin Isaacs。節目很感人,但是到底有多少是裝出來的,表演性的,又有多少具有真實性?
        電視實境秀(TV reality show)畢竟不是紀錄片(documentary film),沒有長期的調查研究,沒有長期的觀察紀錄,七天內的行為可以是造作的、算計好的、表演的,可以是一時的情緒性反應而船過水無痕,不保證這個感動可以造成永久的變化。

愛情與意識形態:再談第一項修煉

       「大學畢業前要做的60件事」也可以說是「大學生的60項修煉」,因為裡頭有些很難做到,必須要長期的修煉。
        譬如第一項「純情地(不求回報地)愛上一個人」,它違背社會的普遍信仰(心魔、意識形態、social institution),因此大部分人都很難學會。
        這篇文章企圖喚醒讀者一些不那麼社會化(社會之前)的一些記憶,希望有助於讀者脫除意識形態的桎梏。

【饗宴】與柏拉圖辯證法簡介

        柏拉圖一生的著作匯聚於其一系列的對話錄中,而這一系列的對話錄也是我們間接瞭解蘇格拉底的主要途徑。
        在柏拉圖一系列的對話錄中,最有名的要算是【饗宴】(又 譯【會飲篇】)與【理想國】(又譯【國家篇】)。
      【理想國】是較完整地呈現柏拉圖的政治哲學思想與辯證法的著作,其中思想涉及 較深刻、完整但是議題較廣而不適合作為入門讀物。而【饗宴】則以「愛情」為單一主 題,逐層顯示其哲學方法的梗概,很適合當作一窺柏拉圖思想堂奧的入門書。
        不過,柏拉圖對於「辯證法」(dialetic)的說明主要是在【理想國】和其他對話論,而不在【饗宴】,所以本文會參考其他對話錄來簡介柏拉圖的「辯證法」。

2016年7月29日 星期五

純情地(不求回報地)愛上一個人

        純情而不求回報地愛上一個人,會被人笑傻,甚至被譏笑為腦袋有問題。然而就因為整個社會都普遍地失去這個能力,譏笑這個能力,所以這個世界裡也就失去了愛情——愛情變成一種輸贏之爭,變成一種「適配」與否的算計,變成「值不值得投資」的買賣,變成人間最噁心、醜陋的東西。
        我在高一的一堂課裡學會「愛」,雖然老師的具體措詞我已經無法精準地複述,但主要的訊息至今鮮明。

大學畢業前要做的60件事

        我列出60件值得在大學畢業前做的事,給大學生參考,以後會挑其中一部分專文探討。
        這些「事」,都是為了培養七項讓你受用一輩子的能力(涵養)。如果你沒辦法在大學畢業前培養出這種能力(涵養),就試著在碩士畢業前培養出來。
        學校才是培養新能力的地方;一旦離開學校,絕大多數人就只能靠著畢業前培養出來的能力去面對他的現實、理想與人生——因為,畢業後光是為了事業、婚姻、家庭、子女就已經忙得焦頭爛額,雖然既有的能力可以在「做中學」繼續成長,但已經鮮少有機會從「做中學」去培養出新的能力。

2016年7月18日 星期一

帶著孩子,在曠野裡讀詩

        有一段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我徹底懷疑起自己相信過的一切。那不是「虛無年代」,而是我的「哲學年代」:我一點都不頹廢,拼命讀書和反思,想要重新找到自己可以相信,值得追求,且絕對不自欺的人生目標。
        在那一段「什麼都不信,連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歲月裡,我懷疑自己年輕時的許多種浪漫情感都是誇張、渲染、造作的。但是,我從來不曾懷疑過自己在大自然裡有過的許多感動。
        因此,我總提醒年輕的爸媽: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愛,這種愛可能是他們最真實的資產、信仰和心靈的倚靠——如同家一般地溫暖、踏實。

2016年7月13日 星期三

三分含糊,七分清醒

        大學畢業那一年狠下心來割捨一切,全心只念哲學。那時候只想要清楚,容不得一絲一毫的含糊。於是,當我懂弦樂的時候,從此放棄練了七年的管樂;當我懂得書法的時候,從此擱下寫了二十年的筆墨,再也不曾重新執筆。
        後來,我從社會學裡學會一件事:社會有它的運作秩序,不因人的主觀而改變;想改變社會,你必須先擱下心裡的感情與心願,絲毫不帶感情地搞懂社會變遷的客觀原則,然後再把感情拿回來,根據你想要的結果去推動社會的變革。於是,當我警覺到社區總體營造有問題時,我離開社造,去推動更基層的社區大學;當我警覺到社區大學遲早會變質時,我離開社大,去扎扎實實地研究 WTO 對台灣農村的影響與因應之道。
        每一次的徹底清醒,都緊隨著一個理想的夢碎。人是不是不該太清醒,帶著三分含糊以便保留心裡的熱清、憧憬與嚮往,帶著七分清醒以免誤了別人的青春,或者困在意識形態的牢籠裡?

真愛,不會後悔

        愛一個人有可能會分手,愛一首詩有可能後來移情別戀;愛故鄉,也許有一天面目全非;愛上一個理想或理念,有朝可能會夢碎。
        但是,愛使人的生命發亮;愛,使人的生命有滋味;光為這一樁,就絕不會後悔——除非,你根本就不曾愛過。
        使人心碎的不是愛,而是不該有的任性、貪執與幼稚,是不懂得珍惜生命裡的稀有——或者說,根本不曾愛過。

2016年7月8日 星期五

歷程與結局

        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年輕時日以繼夜地工作,節衣縮食地存錢,是為了要在30歲以前創業,50歲以前退休,然後開始享受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畫畫、聽音樂、讀文學與哲學的經典名著。我想起上次他太太的抱怨:「孩子醒著的時候你都不在家,偶而在家又是在睡覺,你知不知道自己多久沒跟孩子說過話了?」
         一個人拋妻棄子、毫無樂趣地活到50歲,等到50歲才要開始享受人生,那是什麼樣的念頭?等到50歲,孩子早已離家,太太早已適應沒有他的人生,他要回家去找誰?假如他可以毫無樂趣地活過30年,其實也就可以一輩子不再需要音樂、哲學和任何人生的樂趣了,不是嗎?更何況,50歲以前可以為了事業而犧牲一切的人,50歲以後真的放得下事業嗎?
        人活著,是為了活著的每一天?還是為了遙遠而不可知的未來?這樣的問題,用很多種不同的方式重複地出現,一再提醒我們要深思,而我們卻好像從來都沒認真地去想想自己要的是哪一種人生。

2016年7月2日 星期六

維根斯坦安眠處

        無意間找到維根斯坦墓碑的照片,想起一些劍橋的往事。
        在劍橋的那兩年裡,我會定期去拜訪一位牛津大學畢業的老太太 Ruth Van Velsen 和她的先生 Jaap van Velsen(退休的人類學教授)。Ruth 知道我喜歡維根斯坦,所以有一天特地帶我去離她家不遠的維根斯坦墓碑造訪(在 Ascension Burial Ground, All Souls Lane)。
        墓碑上只寫了「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簡潔得就像他的代表作「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1789-1848 帶給人類什麼?

        花一年的時間重新讀完霍布斯邦 《革命的年代》這一本書,想從 1%、9%、90% 的立場來簡要地核算他們各自得到什麼。
        全球經濟起飛是個公認的事實,問題是這些這個總和產出(aggregate output)對1%、9%、90% 的意義差異懸殊,對歐洲、非洲、美洲、亞洲意義迥然不同,甚至於對日本和中國的意義也大相逕庭。
        表面上封建社會逐漸被君主立憲和民主政體取代,實際上權力一直集中在頂層,很難往下低漏下來。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有什麼值得讀的小說?

        每一個人讀小說的理由都不盡相同,結果他們讀的小說也就不盡相同。
       從大學時代開始,我只讀一種小說:作者本身就是以一輩子的心力在追求靈性的成長,一輩子堅持著理想,並且有能力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實踐,看清楚自己的軟弱與堅持,灰心與激情,自欺與盲信,從而隨著年紀的增長而對人性有越來越深刻、寬廣而真切的認識。我想認識的是過去五千年來人類最頂尖、最偉大的那< 0.0001%的人性——我把這些人的奮鬥稱為靈性與高貴人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我把他們創下的紀錄稱為「人性的奧運紀錄」。

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

血淚交織的韓國奇蹟:序《憤怒的數字》

        韓國熱開始退燒之後,鄉民慢慢地覺察到韓國社會的極端化與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除非你翻閱過《憤怒的數字》這本剛上市的書,恐怕還是很難真切地體會韓國人常說的一句話:「進了三星上天堂,不進三星下地獄。」
        三星亮麗的業績背後,是 99% 韓國人的血淚。對於那些不惜代價地要培植明星產業並猛推各種 FTA 的人而言,這本書讓我們看見韓國奇蹟背後的「不可承受之重」,以及「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真相。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兩種民主╱經濟制度的抉擇

        有些人可能會說,民主政治就是三權分立的制衡,以及定期選舉的代表制。這樣的說法誤把手段(制度)當目的,而且很容易陷入「用程序正義踐踏弱勢人權」的結果。
        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問:民主的目的是什麼?
        是整個制度為少數人的利益服務?還是整個制度為所有的人服務?如果我們還記得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愛」,或許就可以理解,美國的政治制度早已背叛她的立國精神和民主的本意,只有北歐和德、法系的歐陸國家還有資格自稱為民主國家。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我的理想s:生滅與演化(下)

六、理想的生滅與演化:一種理想,無數種面貌
        同一種理想,可以有很多種面貌;同一種學習,可以有很多種心態和結果。
        高一讀柏拉圖的《饗宴》,懷著的是浪漫的情懷(認識一個偉大的靈魂);十年的哲學生活裡,我還是在念哲學書,但是沒有一絲一毫的浪漫,而是「生死與之」的決絕。高中和大學讀書時,是想辦法從中獲取靈感和觀點;十年的哲學生活裡,重點是學習與進行哲學思索(philosophzing),而不是閱讀。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我的理想s:生滅與演化(上)

        抽象地說,五十歲以後我的理想就是「善待自己、善待鄰人、善待土地」,或者「盡己、盡心、盡興;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
        具體地說,(1)持續深化我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與感受;(2)適時提供家人所需要的支持、提醒和鼓勵;(3)找到資質、熱情與追求的意願(含韌性與持續度)都遠遠超乎常人的人,啟迪他(們)生命的學問(人生哲學與對於生命的深刻感受),以及宏觀的跨領域思考能力(培養接棒的公共知識分子);(4)跟投緣的 NGO 團體互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思想與建議;(5)其他可以協助弱勢與土地的機會。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現實與理想

        人生最困難的課題,莫過於現實與理想間的矛盾:我們希望有很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讓身週的每一個人都羨慕、敬佩,甚至於連父母都臉上有光彩;但是,我們又不想要成為金錢的奴隸,「贏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
        汽車後面的保險桿上流行一個貼條:「事業的成功,不能補償家庭的失敗。」但是,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失敗的家庭:夫妻不合,親子生疏;收入有餘,卻不知道如何安頓心靈。至於理想呢?到了四、五十歲的年紀,除了極少數的男人還有事業上的野心之外,絕大多數人都已經喪失掉對生命的熱情與憧憬,只知道什麼叫做「生活上的享受」。人活了半百,一旦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與嚮往,會不會活著的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和慾望?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很少人敢認真去面對這麼一個質問!

【伊凡․伊列區之死】討論題綱

托爾斯泰著,孟祥森譯,【伊凡•伊列區之死】,水牛出版社。

討論題綱

不後悔的人生

        托爾斯泰晚年寫了一部很薄、也很感人的小說《伊凡‧伊列區之死》,探討一個問題:「 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麼?」
        伊凡‧伊列區是個高等法院檢察長,有一個人人羨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彼得堡的上流階級和貴族。他從小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也善於應對逢迎。因為出身貧苦,所以從小就力爭上游,立志要出人頭地。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可互換性:零件、工人、性伴侶、親子 & 人

        好萊塢電影把蘊意豐富的「love」大幅簡化成純屬肢體動作的「making love」,然後再改成「having sex」。"Did you have sex with her?" 稀鬆平常得就像是 "Did you have breakfast with her?",平淡到讓你從「早餐中水煮蛋、荷包蛋、滷蛋的可互換性」聯想起性伴侶的可互換性、親密關係的可互換性、親情的可互換性,乃至於人的可互換性——然而,真的有「可互換」的「個人」(individual, individuality),乃至於他的存在與存有嗎?。

再聯絡——別傻了!

        退休前那幾年有很多來自企業界的拜訪,在「生張熟魏」的歷練下,我很快地懂得業界在門口殷殷道別時的措詞「十分感謝,以後會儘快地再跟您聯絡。」——意思是:「我已免費要到所需的資訊,以後不會再來了。」
        這些年到處演講,不時有校長在演講後激動地表示:「能不能請教授再來演講?」退休前的歷練讓我很容易分辨誰言不由衷,然而連那些真心誠意的人也極少在事後再度發出邀請——我再也不相信「再聯絡」了。
        是世界變了?人心變了?還是我們正在成為「不屬於自己」的人(比社會學的「異化」還更深層的虛無化)?

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民主的假象,權勢的真相

        新竹讀書會從上個學期開始讀左翼史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史學經典年代五部曲的第一本《革命的年代1789-1848》,到現在已經快要一學年了,還沒讀完。但是今年度我最大的收穫(成長)將會有可觀的一部分來自於這一本書——更精準地說,是閱讀此書的過程中個人的思考歷程。
        這本書談英國的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以及這「雙元革命」對全世界的影響。讀它的時候,我順便上網查了許多相關資料,來進一步回答自己的疑惑:劇烈的社會變革如何可能?它改變了什麼?不變的又是什麼?如何從「社會演化史」的角度來理解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一部值得看的電影 Fugitive Pieces

        這部加拿大的電影改編自同名的小說(小說的原作者是加拿大女詩人 Anne Michaels),而其台灣版電影片名是《珍愛手札》,簡體字版的片名為《漂泊手記》或《四处散落的碎片》。
         根據電影和原著小說的內容來看,"fugitive" 是指在戰亂或其他原因下流亡,流離失所,內心與身體都不知該如何安頓(無處安頓)的那種悽苦;而 "pieces" 則同時兼指男主角的記憶、心情(情懷)與抒情的詩篇。所以,三個片名都不夠傳神,而《珍愛手札》離原意最遠。
        我相當喜歡這一部電影,雖然看慣好萊塢電影的人可能很難欣賞它——或者說,恰恰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特別想要推薦它。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安娜․卡列妮娜】討論題綱

        以前我開了一門通識課,引導學生閱讀托爾斯泰的小說,目的是藉此引導他們去觀察人性的一些相關的事實,並且藉此反省愛情、婚姻、道德、人生的意義等問題。
        為了讓他們可以在上課前仔細閱讀,以便上課時能有較充實的討論與發言(上課幾乎都是學生在討論,我只在學生發揮不足時加以補充),我為他們設計了一整套的討論提綱。
        這些討論提綱的設計與用法是:(step 1)每一個大題(譬如 Q1)分解成數個小題(譬如 Q1-1、Q1-2),學生先讀完一大段落(譬如【安娜 •卡列妮娜】第一部),建立起該大段落的整體印象;(step 2)試著回答一各大題內的所有小題(譬如 Q1-1、Q1-2;它們都較易懂,只要找到與問題對應的小說段落,應該就可以找到答案),然後再彙整這些答案去回答大題(譬如 Q1)。             ---------------------------------------

安娜 •卡列妮娜為何那麼迷人?

        一個已婚的貴婦人,被一個好賭、膚淺、品味低俗的軍官誘惑,而生下自己不喜歡的女嬰,卻為此拋棄摯愛的兒子,和道德、能力、地位上無可挑剔的丈夫。這樣的女人,有什麼好同情,喜歡,捍衛的?
        要創造出一個這樣的女人,打敗社會公認的道德、宗教觀念,就是文學家托爾斯泰最大的挑戰。他的勝算在哪裡?道德、宗教觀念太抽象而蒼白,但是文學家可以用豐富的故事脈絡去創造出一個情感豐富、行為動機複雜,因而極端迷人的角色——不是蠱惑我們迷戀上低俗品味的價值觀,而是引導我們去擁抱更深刻、細膩的人性與價值。

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妮娜》的寫作背景(2)

        有關《安娜‧卡列妮娜》的評論與討論中,最常被討論到的議題是:安娜一定要死得那麼悲慘嗎?托爾斯泰是否有譴責安娜的意思?

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妮娜》的寫作背景(1)

        根據托爾斯泰的兒子 Ilya 轉述,托爾斯泰曾經在這本小說出版後說:「要描述一個軍官如何跟一個婦人糾葛在一起,這有何難。這不僅沒有任何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它根本就不值得。」[1]
        他要寫的並非「任何一個」拋夫棄子的外遇婦人,而是一個「獨特」(unique)的婦人,一個能讓保守的東正教讀者忍不住同情、憐愛、捍衛的「敗德」女子。他靠的不是嘩眾取寵的技巧,顛倒是非的能力,而是用故事說出比抽象道德觀念更深刻、更貼近人性事實,更值得人們珍惜與擁護的價值——雖然這些價值無法被抽象化、概念化的語言掌握,因而「只能意會而無法言傳」。
        但是,要了解這一部小說,恐怕還是有必要先了解作者創作期間的心路歷程。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剛剛鐘聲敲了幾響?

        假如你不知道剛剛鐘聲敲了幾響,是因為太專注地活著,以至於沒覺察到鐘聲?還是不知不覺地活著,無感到近乎一個植物人?
        你不願意成為植物人,為的是什麼?美食的樂趣?逛街瞎拼的樂趣?炫耀配偶和子女成就的樂趣?妝扮嚴整,一身名牌,自以為路人都在看你的樂趣?自滿而寂寞地在豪宅中,等待夜歸或不歸的人,又為的是什麼?
        忙亂了一天,深夜上床卻睡不著,回憶白天的經歷,單調到跟已經逝去的上百個日子沒兩樣,以至於跟過去的記憶模糊成一片的蒼白;有些浮現在腦海裡的片段,甚至不確定是今天發生的?昨天發生的?還是過去近百個日子裡的某天發生的?
        這樣的日子,為的又是什麼?這就是你要的「人生」?

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21世紀資本論》——正在改變21世紀的一本書

        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著作《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帶給世人兩個鮮明的訊息:(1)除非有大規模戰爭或政府政策的介入,資本的年報酬率(r)的長期趨勢非常穩定,約是4%至5%,而經濟年成長率(g)僅1.5%左右;(2)如果一直維持資本的年報酬率大於經濟年成長率(r > g),貧富差距將會持續擴大,使富者越富而貧者越貧。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對90%人有害的思想(3):如何衡量一個人的貢獻

        看過這一系列前兩篇文章的人可能會問:如何衡量一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如何計量?
        在這不完美的世界裡,我們只能有不完美的答案,甚至籠統的答案——而這個事實就讓許多人有可乘之機,用合法(合理)管道所取得的財富去遮掩通過不合法(不合理)管道所取得的財富,然後自欺欺人地說:「我的財富全部來自市場競爭,我的財富等於我的能力(以及神對我的恩寵)。」
        巴菲特、戰士、老師的貢獻該如何衡量?很難。
        不過,我們不需要鉅細靡遺地去精算每一個人的貢獻,也不需要錙銖必較地把所有人的不勞而獲全部拿來重分配。務實的第一步只需要問:合理的貧富差距大約如何?然後據此定下合理的租稅制度,把可能涉及不勞而獲的一部分財富給拿來濟貧,和創造整體社會的公共福祉——能做到這一部,真的就已經是「完美」的 social democratic society 了。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對90%人有害的思想(2):貧富差距有益經濟成長

        根據近年來紛紛出爐的研究報告,這個經濟學信念╱教條絕對是已經過時了——但是,蕭萬長和張忠謀到2014年都還相信它。
        IMF 研究部副主任 Jonathan D. Ostry 在 2012 年對紐約時報表示:美國因為1980年代以來的貧富差距擴大,損失約 1/3的經濟成長。[1] IMF 2015 年的實證研究再度確認:所得最高的 20%人每增加 1%所得,後續五年的 GDP成長會降低 0.08%;反之,所得最低的 20%人每增加 1%所得,GDP成長會上升 0.38%;此外,貧富不均會增加經濟體的不穩定性(鼓勵經濟泡沫與經濟危機)。[2] 世界銀行也終於在 2015 年的實證研究裡確認:Gini  係數每增加 1%,在五年內將導致人均 GDP 下降 1.1%,而長期的累積總效應可能高達 4.5%。[3]  此外,世界經濟論壇,它的 2015 年報告引述 IMF、WBG,以及 OECD 的類似研究結論,並指責華盛頓共識的成長模型有問題。[4]
        其實,根據紐約時報 2012年的報導,上述看法早已是許多頂尖經濟學者的共識,同時也是 2012年美國兩大黨總統候選人的共識。[5]

對90%人有害的思想(1):貧富差距是必要之惡

        貧富差距主要有兩種:當市場處於完全競爭的完美狀態時,「所得=貢獻」,貧富差距是必要且對大家都好的(因而是善的);當市場不完美時,有些人「所得>貢獻」(並且因而造成另一群人「所得<貢獻」),放任這種貧富差距的擴大會對總體經濟和90%的人都不好(因而是惡的)。
        以前很多人認為「貧富差距是必要之惡」,因為他們把前兩種不同的貧富差距混為一談。
        最有趣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WBG)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原本都是積極捍衛「貧富差距是必要之惡」這個教條的,近年來他們卻又紛紛發表新的研究報告,宣稱「貧富差距會損及經濟成長」。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托爾斯泰的愛與非暴力

        近代史上第一個倡導愛與非暴力原則的,是托爾斯泰(1928-1910)。而甘地(1869-1948)則以具體的方式向人類展現出它的驚人力量——它足以摧毀大英帝國對印度的殖民,威力絕不下於任何武裝的獨立戰爭;但是,它還能解除許多敵對者心裡的仇恨,這可就不是武裝的戰爭所能做到的了。
         後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原則啟發了美國的人權領袖金恩博士(1929-1968),而在美洲再度展現這個原則驚人的力量。
        托爾斯泰對甘地的啟發始於一本書,但大家最愛傳頌的卻是《一封給印度人的信》這一篇文章。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托爾斯泰短篇故事:《義子》

        托爾斯泰的所有短篇故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這一篇。它以童話故事的形式陳述了托爾斯泰「愛與非暴力」的思想,卻沒有議論文的生硬,只有文學帶給人的感動。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網路民主的警訊

         Wael Ghonim 是 Google 在埃及的行銷經理,他曾在 2011年用匿名的臉書網頁促成了《阿拉伯之春》的革命。這個成功,讓他曾經誇口:「如果想要解放社會,你只需要網路。」
        在 2015年底的 TED 演講裡,他的觀點丕變,並且很遺憾地說出:「阿拉伯之春展示了社交媒體巨大潛力的同時,也暴露了它最大缺點:這個讓我們團結在一起,推翻獨裁者的工具,最終也將我們撕裂。」他終於警覺到:在中東,網路撕裂族群的力量遠大於結合與溝通的力量。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人靠什麼活下去?

       不同的生物靠不同的食物活下去:蝴蝶靠花蜜、果汁和草木的汁液,黑鮪魚靠各種小型的魚蝦、樽海鞘和海棉。那麼,人靠什麼活下去?食物和飲水。這樣就夠了嗎?
        美國小兒科醫師亨利•薛平(Henry D. Chapin,1857-1942)在1915年提出報告:許多孤兒院為了避免接觸感染而規定不可以碰觸嬰兒,結果院童在欠缺母親和照護者的擁抱和愛撫下,存活率非常低,兩歲以下的嬰兒只有一個倖存。而後來的研究進一步發現,欠缺母愛而倖存的孩子,有很高的機率會有精神上的永久性傷害,甚至人格的畸形發展。此後醫護界認識到:人不只需要食物和飲水,也需要愛。
        小孩需要愛才能活,成人也一樣嗎?托爾斯泰在一八八一年寫了一篇非常美麗、動人的短篇故事〈人依何為生〉(原文在此),訴說他在五十三歲時對這個問題的深刻體認。
        讓我先講這個動人的故事,再講我如何揣摩托爾斯泰的邏輯。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互為表裡的理性與感性

        托爾斯泰的著作裡,我最愛的是他晚年的短篇小說。但是,有些人卻認為他的短篇小說都是一廂情願地在宣揚基督教的愛,非常地「教條」。會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可能都不了解托爾斯泰的生平,也沒看過他的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復活》)。
        如果跟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的《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比起來,佛洛姆的著作直接在呈現他的思辨過程與內容,所以讀起來很理性而富有論證的線索;而托爾斯泰則是通過他的人生實踐和自省來進行思辨,通過一系列小說來呈現他對人性的觀察與思辨後結論(摘要),所以不容易從表面上直接看到他內心複雜的思辨過程,而需要讀者自己進一步去玩味與揣摩作者背後隱藏的思辨過程。

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人類共有的基督教遺產

        在歐陸,基督宗教(天主教與新教)的神學、哲學與文學深刻地影響了俗世的哲學、文學,人性論、人生哲學,乃至於社會科學與社會發展願景,教會內的思想與教會外的思想盤根錯節地共生,有共同的根部與枝葉,難以分割。因此,如果完全不去理解基督宗教有關的人文精神,就很難理解歐陸文化的精髓。
        然而,台灣的基督徒與俗世的文青往往互不往來,很多教會外的文青對基督宗教或者陌生,或者排斥,這是非常可惜的事。而台灣的基督徒也往往只讀聖經,不去涉獵歐陸精粹的人文精神,這同樣地是非常可惜的事。

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網路民主的期待與隱憂

        當實體世界的不平等讓人徹底失望的時候,很多人不免對網路上「任何人都可以發言,任何人都可以製作媒體」的「新民主」形式抱著期待。不只一般人如此,政治學者亦如此。
        然而,網路的活動到底是在改善實體世界原本的不民主(不平等)?還是在複製,甚至放大實體世界原本的不民主(不平等)?是在促進溝通與團結?還是在製造仇恨與對立?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經濟成長了,為何現實壓力卻更大了?

        換算成 2011年的購買力之後,2014年台灣的人均實質 GDP 是台幣 69.1 萬,而30年前(1985年)的人均實質 GDP 是台幣 15.8 萬,成長了4.37倍 。
        然而,現在 30 歲的年輕人所感受到的現實壓力,卻很可能超過上一代的年輕人,因而「不婚、不育、不養、不活」的現象比 30年前更嚴重。
        三個問題:(1)為何經濟成長了,現實的壓力卻更大了?(2)這種惡劣的現實處境未來有希望改善嗎?(3)假如現實的處境無法改善,談理想有什麼用?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你在找的是工作?職業?生涯?志業?還是天職?

        在中文裡,職業、志業與天職是三種涵義截然不同的詞,有著截然不同的訴求。但是在很多人的字典裡,job=career=vocation=calling=職業,好像沒什麼差別。
        其實,在較講究的英語脈絡裡,job、career、vocation 和 calling 這四個詞也有很嚴肅的差異,反應著一個人面對「職業」時所懷的宗教信仰、哲學(價值觀)與人生觀,也反應著西方文化傳統的深刻度與豐富的層次性。
        哈佛大學的 Timothy Butler 博士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曾很認真地說過:vocation 和 calling 遠比 job 和 career 更重要。
        這裡頭到底有什麼值得認真分辨的?Timothy Butler 到底在意的是什麼?

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我們能從別人的後悔學到什麼?

        許多年輕人怕做錯決定而終生後悔,因此「如何抉擇」變成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而網路上也應運產出一堆「X 歲之前必須做的 Y 件事」等文章,以及「臨終病人最後悔的 N 件事」。
        這些資訊會不會是以偏概全?它們真的能幫我們減少後悔的機率嗎?
        心理學界也頗關心「人為什麼事後悔?為何後悔?」這些相對地「客觀」的研究成果,是不是比較能夠幫我們減少後悔的機率?
        還是說,人與人的差異(價值觀的、能力的、機緣的)遠大於統計數字所能告訴我們的,因而我們得用別的辦法來面對「抉擇」這一件事?
        先讓我們看看同一個心理學家的兩份實證研究報告。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人生真能永遠無悔嗎?

        托爾斯泰晚年寫了一部很薄、也很感人的小說《伊凡‧伊列區之死》,探討一個問題:「 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麼?」
        伊凡‧伊列區是個高等法院檢察長,有一個人人羨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彼得堡的上流階級和貴族。他從小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也善於應對逢迎。因為出身貧苦,所以從小就力爭上游,立志要出人頭地。
        他順利地拿到人人稱羨的大學文憑,進入法院後比別人更用心辦案,也擅長交際,所以就比同事更快地獲得各種升遷的機會。在人生最高峰的中年時,他和愛慕虛榮的太太搬進了彼得堡寬敞的豪宅裡,開始用心佈置這個家。就在掛窗簾的時候,他從高高的梯子上摔下來,從此臥病不起。
        他終於開始有時間去深思:「活著,為了什麼?」卻因而發現他的一生都只是在按照別人的期待而活,而從不曾想過自己能否有更值得的選擇。最後,他認定自己的一生不值得,卻已經來不及後悔了!

托爾斯泰小傳(5)

1-8:托爾斯泰的悲劇
        對於托爾斯泰而言,信仰就是生活中的一切:從醒過來到入寢,有時還包括睡夢之中的時間。對他太太 Sofya 而言,信仰只是生活中的小插曲,只佔她一週生活中的一小部分(週日上教堂,每天固定的時間祈禱)。教徒托爾斯泰想要放棄他所有的財產(他叫它們 nonsense),但是伯爵夫人想要為孩子保留他們清清白白賺來的家產。

托爾斯泰小傳(4)

1-7:沒有個人的幸福,只有全體人類的幸福
        1881年2月9日,跟托爾斯泰並列俄羅斯兩大文豪的杜斯妥也夫斯基(Fyodor M. Dostoyevsky,1821-1881)過世,Sofya寫信給她妹妹:「列夫工作過度,他老是頭痛,但是卻無法放下工作。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死亡對他和對我們都產生很大的影響:那麼有名,那麼受到普遍的愛戴,最後卻還是要死亡。這使得列夫一直在思考他自己的死亡,也變得更內向而沈默。」[1]

托爾斯泰小傳(3)

1-5:婚姻與文學的救贖──道德時期
  1860年托爾斯泰經歷了大哥尼可萊的死亡。三哥Dmitry死於1856年,據說那時托爾斯泰忙著去參加社交活動。但是,這一次死亡的恐懼結合了人生終歸虛無的惶恐,強烈地震撼了他,猶如被死亡吞噬的是他自己[1]

托爾斯泰小傳(2)

1-4:不可自拔的酒色與賭博
        但是,年輕的托爾斯泰有求好的心,卻完全沒有自制能力。雖然他晚年對性與性的慾望極端嫌惡,他年輕時對性生活與賭博的沈迷程度,連他在克里米亞戰爭時的部隊同袍都感到震驚。根據他的懺悔錄,從離開學校到婚前的這一段時間,托爾斯泰跟其他年輕貴族一樣地賭博、酗酒、決鬥、生活放蕩,引誘婦人,並且為虛榮心與驕傲而寫作。

托爾斯泰小傳(1)

        托爾斯泰(Lev Nikolayevich Tolstoy,1828-1910)的一生充滿著熱情、懷疑與與自我搏鬥的艱苦歷程:他從一個對人生感到惶惑的孤兒,成長為虛無、縱慾而無法自拔的敗德者,終而成為一個信仰堅定、禁慾的耶穌信徒。一路上他從不曾自欺,不曾稍微鬆懈過嚴苛的自我檢視與鞭策,也不曾放棄過追求最真實而有價值的生活與生命。在這個充滿困惑、墮落與自責的過程中,他以一系列的小說引導我們去管窺他血淚斑駁的搏鬥過程與內心世界,也從而為讀者打開遼闊的人性空間與想像,並提供讀者最接近真實的「人性發展史」紀錄。
        我相信,每一個懷著熱情、困惑與懷疑而認真地活著的年輕人,都可以從他的小說受惠。我自己在生命的信念最脆弱的那將近10的歲月裡,就是仰仗著托爾斯泰無欺的生命記錄而走過來,並且在後來印證了他的指引的確信實可靠。

困境與抉擇

        許多同學應該都還記得聯考前夕的焦慮:差一分可能就要掉好幾個志願,甚至於一生的命運從此改觀!到了大四,這種焦慮可能更強烈而複雜:到底要先當兵、就業,還是先考研究所?我就經常碰到學生充滿焦慮地問我這些問題。可是,這些焦慮實在是莫需有的!譬如,我的兩個孩子國中成績都沒有到「就算失常也穩考得上」的程度,但是我和兩個孩子就都不曾在聯考前夕真正地焦慮過。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二度啟航,回歸初衷

        過去六年來,我在舊的部落格「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裡發表了很多文章,很高比例是有關公共議題,期望盡一己之棉薄,為弱勢發聲,揭露這個社會裡被隱藏的不公不義,以及使這個社會變得更好的可能性。
        在這個新的網誌裡,主要的話題將是科學、藝術、人生抉擇、自我成長等人文性議題與個人性的抉擇。即便是談到公共議題,也只是旨在釐清自己跟社會的關係,或者陳述自己對台灣社會未來發展的願景與憂慮,而無意跟社會大眾對話。
        也就是說,這網誌是專為少數志趣相投的朋友而設,談的是我個人的生命經驗、主觀的價值抉擇與願景,只對少數有緣人有參考價值,而無心說服任何人,更不想跟任何人進行無謂的爭辯——我只想以「自說自話」的姿態,敘說自己有過的理想、掙扎、釐清與堅持,供尚在思索與迷惘著的年輕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