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底去京都和大阪賞楓,驚嘆於日本秋葉之美,不禁好奇這樣的美景會如何影響其精神與文化。
恰巧行前讀過一些關於物哀、幽玄與侘寂的文章,回來就借了大克西禮的日本美學三部曲來讀,邊讀邊一再油然孳生「不以為然」的感受。我因而忍不住在讀書會裡再三提醒:美感經驗與美學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範疇,絕不可混為一談。
在這個搜尋「日本文化獨特性」的文獻與資訊過程,意外地發現近年在抖音上爆紅的「成都鍋莊舞」,既可以用來說明「藝術的精髓盡在細節」,又可能以此為例闡述「美感經驗與美學概念的先後、異同」。
因此,在這一篇文章裡,我將先以「成都鍋莊舞」幾個代表性人物(雍吉、青措、西饒)的舞姿為例,說明「藝術的精髓與良窳盡在細節裡」。接著,我將順勢約略說明「美感經驗與美學概念的先後、異同」。先有這篇文章的鋪陳之後,我將會在後續文章裡討論我對大克西禮的不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