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中國人來了!(願景書院教育篇)

        中國的崛起讓許多歐美國家的人失業,「中國人來了!」變成很多歐美人士的噩夢。西班牙人抱怨他們必須縮短午休而放棄午休時間「做最愛做的事」的習慣,義大利人抱怨他們必須繃緊神經跟中國企業競爭,而無法享受傳統的悠閒生活步調,德國人抱怨中國企業用仿冒等不公平競爭逼得德國的隱形冠軍一一破產、讓售,.....,etc。
        上海市在 2009 和 2012 年連續奪得全球 PISA 測試總冠軍,進一步引起許多歐美國家即將失去未來的恐慌,英國和丹麥都相繼錄製電視專輯探討「中國式教育」的優缺點。
         丹麥的四集「比较中国和丹麦中学教育的纪录片 9.Z mod Kina」很值得看,因為它們相當客觀而深刻地報導、分析丹麥教育體系的優點和缺點
        如果併同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楊東平教授對中國式教育的省思(〈點評中國:上海教育第一的真相〉 )一起看,更能引發我們對於「教育」這個問題深層的省思。

一、PISA冠軍的成果、成本、代價與後果——為何教育?
        丹麥的影片比較的是丹麥(人口560萬)與哈爾濱(人口一千萬)的國三學生。
        哈爾濱的學生每天上課12小時,丹麥是六個小時,相差兩倍。在丹麥學者設計的閱讀測驗裡(有機會對丹麥學生有利),丹麥的頂尖學生超越哈爾濱的頂尖學生,但是後段學生遠遠落後哈爾濱的後段學生,因此平均分數略為落後哈爾濱的國三生。
        問題是,有必要多花一倍的上課時間,結果卻在頂尖學生能力上落後,總平均只略為領先嗎?
        北京理工大學的楊東平教授在(〈點評中國:上海教育第一的真相〉 )告訴我們上海學子為了「世界第一」付出的代價:上海學生每周作業時間平均為13.8小時,高於OECD國家的平均7小時,是香港、澳門、台北的兩倍多,是韓國、芬蘭、捷克的四倍多。此外,上海學生的校外輔導和私人家教等校外學習時間每周平均為17小時左右,遠遠高於OECD的平均值7.8小時。從「投資成本效益」的觀點看,上海學子的時間成本效益是遠遠低於其他國家的。
        而且,上海社會還必須為此付出其他的代價: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因不堪學業負擔和考試壓力,學生自殺的事件不斷發生;93.9%的受訪者確認身邊很多小學生仍然在上補習班,而且「許多考試內容課堂不講,只在補習班裏講(26.1%)」。
        因此,楊東平建議的是「它證明減少一半的作業時間仍然取得較好成績是完全可能的。這便是更值得重視的中國教育的真相和基本面貌。

二、全球產業變遷與 PISA 的潛在誤導
        教育的目的只是為了在 PISA 裡拼總平均排行榜嗎?
        當全球產業競爭與創意的重心逐漸從製造業往服務業移動時,有必要為了數學與科學的平均成績而犧牲人際互動能力的學習與創意的開發嗎?
        還是說,我們只需要讓少數人去拼數學、科學與製造業,而讓更多人去拼人際互動與創意(數學與科學能力夠用就好)?關於數學與科學能力,我們是該「同時拼 PISA 的平均表現、頂尖表現和後段表現這三種指標」?還是應該拼「頂尖表現遙遙領先,平均表現跟上OECD就好」?
        我們是應該讓所有學生的數學上課時間都加倍?還是應該「讓適合往理工發展的頂尖學生數理上課時間加倍,適合往服務業創新的學生的數理上課時間合理就好」?
        網路與行動運算逐漸取代人類的記憶性知識,電腦和機器人在逐漸取代人類的勞動力、低階手藝與低階判斷力時,人類所需要的職場能力將逐漸移往人性化的「人際互動」(inter-persoanl skill)與高階判斷力和創意。
        在這個發展趨勢下,如果花兩倍上課時間而在 PISA 的數學測試裡平均分數比別的國家多60分(總分620),她的國際產業競爭力有可能反而是得不償失的——因為這種制度會排擠學生發展其他人際互動能力與創意的機會。
        此外,當全球競爭逐漸從製造業移往服務業,而且服務業的創意也越來越值錢的時候,用兩倍的上課時間來換取總分提升10%,值得嗎?還是嚴重地得不償失?

三、為何教育為誰教育?
        「比较中国和丹麦中学教育的纪录片 9.Z mod Kina」的第一集裡,一方面公布「閱讀能力」的比賽成績,一方面比較了丹麥和哈爾濱的教育理念。
        細心的觀眾可以看到丹麥的教育理念是「人盡其才」、「相互扶持」、培養「公民」,他們不只是在教競爭力,不只是在培養「世界工廠」的勞工,不是把「人」看成全球經濟體系下為了爭一口飯吃而犧牲人類基本價值的,他們是在開發受教者的潛能,「為國養才」。
        影片特地訪談丹麥制度的捍衛者、批評者,以及未表明立場的專業教育工作者。立場夠客觀,探討問題夠深刻。

四、浪漫與現實之間的拉扯
        「比较中国和丹麦中学教育的纪录片 9.Z mod Kina」的第二集裡,一方面公布「數學能力」的比賽成績,一方面比較了丹麥和哈爾濱的教室秩序。

        數學考卷有兩份,一份出自哈爾濱的「中式考卷」,一份出自丹麥的「丹式考題」。丹麥的數學成績不但在兩份考卷都一蹋糊塗,而且連丹麥教育專家認定鐵勝的「丹式考題」裡都敗得鼻青臉腫。
        從紀錄片裡你可以看到,丹麥對「適應不良」的學生確實尊重到過頭,連妨害上課秩序與上課學習氣氛的人都沒人拿他們有辦法。
        捍衛丹麥體制的教師工會主席也承認這個問題應該要想辦法解決。
        前後兩集合併起來看,讓我們看到這一系列紀錄片製作上的認真、客觀與深刻。

五、教育面面觀
        我還沒看「比较中国和丹麦中学教育的纪录片 9.Z mod Kina」的後面兩二集,後面還要比較創意和合作能力。
         至於 BBC 製作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也很值得看。

六、從台灣看全球(教育篇)
        雜誌談教育,喜歡嘩眾取寵、聳人聽聞、誇大渲染,被體制榜死的老師、家長與學生談教育,往往浪漫到不顧現實、一廂情願。
        看透上述弊端的人,卻又往往太固執而欠缺想像力。
        如何以務實的願景來解放台灣的教育,真的做到「為社會而教」、「為國養才」、「為人盡其才而教」、「為21世紀的台灣社會發展願景而教」?
        我們不能只有浪漫到不切實際的幻想(妄想),也不能老是被過去的台灣經驗所困而無法看見更好的可能性。為了平衡兩種弊端,最好是借鏡國外嚴謹的研究成果(而不是誤信雜誌或商業媒體的誤導)。
        網路上有很多好的影片(紀錄片)和研究文獻,有沒有可能把關心教育的人聚在一起,
(1)彼此推薦、票選網路上好的影片(紀錄片)和文獻(文章),並且將它們有條理地匯聚在一個「台灣教育願景與資源」的網路平台,讓關心這議題的人可以輕易地找到值得讀的文件和影片(紀錄片),而不要被淹沒在 Google 大神推薦的「鄉民最愛的垃圾」裡?
(2)以上述網路資源為基礎,各地方(城市)組「教育願景小組」,每週聚會討論一部影片(紀錄片),交換彼此的心得(and/or 請有一得之見的專家講評),以及探討「務實的台灣教育願景」?
(3)以這樣的網路與實體聚會所形成的人際網絡和共識,進一步串連所有身體力行地推動教育改革的朋友,並且組成志工團來當第一線教改朋友們的後援會,讓他們的成果(成本效益)可以被放大?
(4)以前述的網路與實體聚會所形成的人際網絡和共識,形成推動教育改革的全國性與地方性 NGO(立法、改變制度、教材,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