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 星期一

一場精彩的辯論

      這一場辯論的主題是「太多數學,太少歷史:經濟學的問題」,地點在倫敦政經學院(LSE)的經濟史學系(Economic History Department),時間是2015年。YouTube 上有錄影
      主持人 Professor Foreman-Peck 是 LSE 博士,曾在牛津大學任教(1991-98)。四個主講人個個大有來頭。重要的是,他們各用15分鐘的時間就很精彩地凸顯了經濟學的特性、經濟歷史與數學在經濟學中的重要性(與角色)、1980年代(芝加哥學派極盛期)遺留至今的禍害、近年經濟學發展的趨勢(越來越重視經驗研究),以及當今大學部課程依舊太偏重抽象理論而太少事實(經濟歷史及經濟學思想史)所造成的遺毒。

2024年9月15日 星期日

看「不懂」畫,不一定沒「藝術細胞」

      在藝術中心期間,很多人跟我表示過他(她)「沒有藝術細胞,怎麼辦?」我的回答乍聽很制式:「你(妳)從來沒學過如何看畫,當然看不懂畫。既然沒學過如何看畫,那會知道自己有沒有藝術細胞?」
      我自己就曾經問過自己的老師:「我完全看不懂油畫,是不是表示我這輩子不可能看得懂畫?」後來,我不但學會看畫,還拿過兩個藝術評論獎。
      等到我自己懂得如何看畫之後,才驀然驚覺:從小到大,我的美術課裡從來都不曾教過如何欣賞繪畫(通常發一張紙給你,隨便給個題目,老師就走出教育去遛達了);而美術課本和美術雜誌(譬如當年的《雄獅美術》),竟然可以用黑白照片和極端劣質的彩色印刷介紹印象派的繪畫,其誤導與荒唐真的匪夷所思!
      當我擔任清大藝術中心以後,花了很多心血去思索:怎樣才能夠引導美術系以外的學生培養繪畫欣賞的能力。
      這篇文章裡,我先簡略地交待自己的摸索過程。

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理工學生需要懂藝術嗎

      約莫在1994-95年的時候,清大的一級行政主管會議曾討論過一個問題:「理工為主的大學需要有藝術中心嗎?」結論是:「我們不需要!」外加一個重要附註:「學藝術的人跟我們無法溝通,只會給學校惹麻煩。」會議的決議:廢掉藝術中心!
      剛上任的校長沈君山割捨不得已有五年歷史的藝術中心,就說:「讓我找找看有沒有能跟我們溝通的主任人選。」
      最後,一個說客找到我,兩度冗長的遊說都推不動我的鐵石心腸。反而是系上一個同事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心意。最後,我終於決心走出書房,承擔起這個責任:說服理工學院的教授們:「我們確實需要藝術中心」。
      此後三年的任內,充滿戲劇性的轉折。

2024年8月20日 星期二

通識教育3.0:以學習者為中心,問題導向

      通識教育在台灣是營養學分,在大陸是「吹水課」,在好幾個國際學刊(J General Education)上面同樣地是「老師頭痛,學生乏味」的課。
      在我看來,它真正的困境是:還沒徹底看清楚學生和社會最急迫的需要,也沒徹底看清楚自己需要跟其他系所截然不同的教材與教法,因而也沒充分意識到自己需要截然不同於其他系所的研究,更沒意識到自己必須(且確實可以)成為一種獨特且獨立的學術專長與學術領域。
      簡言之,通識教育還沒找到自己在大學教育中最適合、最擅長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

賞櫻,緣何?

      有人問我:有必要每年都去日本賞櫻嗎?也有人問我:日本人好像都很愛櫻花,為什麼?後面這個問題比較好回答:日本人口從 1968年以後就超過一億,一億人對櫻花的想像絕對不會只有三、五種,每一種人看待櫻花的態度都可以不一樣,甚至有著天壤之別。
      至於我去日本賞櫻,也有我自己的理由,不必然跟別人雷同,甚至或許往往大異其趣。

2024年8月1日 星期四

找一份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

      曾經當過文青的人,畢業後往往想找到一份能發揮理想,富有意義與價值,能讓人滿懷熱情地幹下去的工作。
      在目前的台灣社會裡,這樣的工作可能很稀有,即使看起來好像有那一點點像,也往往是朝不保夕的工作(有今朝,不一定有明日,就像那些不知道能撐多久的非營利組織)。而且,待遇方面往往只夠自己勉強糊口,連積蓄養老都不必然夠,更別奢想養家。
      其實,有意義、有價值的工作往往不是現成的,而是自己想辦法創造、賦予的。所以,當我現在在看一份工作時,我看的不是它有沒有現成的意義與價值,而在於它能否允許我從中創造意義與價值。

2024年7月16日 星期二

有質感的簡約生活

      一對從事建築設計的年輕夫妻合力經營著 YouTube 上面的頻道「建築家二人暮らし」,還為這頻道取了個英文名字「My minimalism」。關於這個頻道的說明是:他們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物件、事件與空間」去省思對於他們而言「何為富足」,並且通過影像嘗試去呈現它們。
       我從他們的片子裡感受到的是:很多人所謂的「富裕」其實是很沒質感(甚至庸俗)的奢華;對比下,「儉樸」不一定就粗鄙,還反而可以很有質感。
      與其讀一堆學究的文章談日本美學的「侘寂」、茶道中茶碗的拙趣,以及聽僧人裝神弄鬼地談禪與「侘寂」,不如靜下心來看看這對夫妻用影像默默訴說的真實感受。

2024年7月1日 星期一

「經濟學去政治化」的後遺症

      有些人喜歡對其他的學術領域說三道四,我不是那種人,卻老是在批評經濟學界。關鍵原因是:今天這個世界上的許多苦難是源自於某些著名經濟學家(譬如 Milton Friedman)的誤導,和許多人在言談間自以為是地為這些經濟學理論(口號)推波助瀾。
      除非我們(所有人)在談總體經濟問題時警覺到狹隘的總體經濟學視野會如何禍害今日的世界,否則這些禍害只會持續加深,而不會自行緩解。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三種好書

      好書有很多種,跟這篇文章有關的至少有三種。
      年輕時聽說過:好書就是能讓深思的人得到深刻的洞見,而常人則得到樸實的啟發。還說,《新約聖經》和《論語》就是這樣的典範。我一向熱愛這兩本書,卻又深知有多少冥頑不靈的人用它們當迫害異己的藉口,因此不得不時時警惕自己。
      維根斯坦的著作則是另一種好書,它表面上淺白,實則晦澀難解,卻又激發後世無數靈感,以至於很多學者有不得不讀的心理壓力,卻又經常百思不得其解。不過,它終究還是難能可貴的好書。

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

隨筆:日本美學二三事

      關於日本文化中的獨特美感,眾說紛紜,經常充滿矛盾。根本原因恐怕就在於:「日本」的種族與文化本來就是歷代外來民族與外來文化一再衝突、對抗、混雜與融合的結果,因此不只族群多元,文化源頭多元,文化的表現也多元。[註一]
      況且日本人口眾多,2020年達到 1.2億人。在這麼龐大的人口中,其美感偏好的差異與敏感度的差異必然多元,也使得「日本人的美學」一詞變得言人人殊。[註二] 
      我在 2022年底意外地感受到日本紅葉之美,之後開始追索日本自然之美對其精神與文化之影響。兩年來多方摸索的過程中看到一本有趣的書、一個有趣的攝影家及其作品,和一些有趣的居家空間,它們的對比為我揭露了日本人某種獨特的美感,本文將概略介紹它們。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閱讀小說的一種方法

      讀小說的目的因人而異,不同目的所需要的閱讀方法也不盡相同。這篇文章要談的是如何從閱讀小說的過程增進個人對人性的了解,以便進而將這些了解轉換為跟自己、跟家人相處的能力。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不義之戰:沒被聽見的另一種聲音

本文在 5/5 加入一段「後記」於文末

      1968年的學運是抗議美軍在越南的不義之戰,今天蔓延全美的學運也是在抗議不義之戰: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戰爭罪行,以及「軟性的種族滅絕」。
      當下難以確知以色列如此囂張跋扈的真正理由,但是以色列有一大堆人主張驅逐巴勒斯坦地區的所有巴勒斯坦人。所以我只好揣測:以色列的目的是讓巴勒斯坦地區的所有巴勒斯坦人都在故鄉活不下去,因而被迫離開家園,設法衝破周邊國家的邊界重圍,以謀生路。埃及與約旦政府很可能也作此揣測,故嚴密封鎖邊界,不讓任何巴勒斯坦人進入,以防他們成為社會問題。
      如果巴勒斯坦人被迫悉數遷離故鄉,「巴勒斯坦人」將徹底消失而成為歷史名詞,其效果有如「滅族」。這個過程將導致數萬(乃至於數十萬或上百萬)巴勒斯坦人死於以色列的砲火或飢餓,然而終究不同於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所以,我稱之為「軟性滅族」,而學運學生則直接稱之為「種族滅絕」。
      就像哥大歷史學者 Mark Mazower(猶太裔)說的,這些學生不是「挺巴學生」,不是在鬧「反閃運動」,因為他們的訴求是「反對以色列政府的不義之戰」,而不是反對猶太人。

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高中生的科系選擇

      好像又到了高中生選系、選志願的季節。總覺得這是人生兩大難事:(1)要一個不了解自己、不了解社會,也不了解大學科系的小孩憑想像選一個會影響未來四年(甚至更久遠)的科系;(2)要一個二十出頭的選一個終生伴侶(三十出頭也一樣難),偏偏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更遑論對方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這中間雙方又會不會遇到彼此更加動心的動象。
      總說「世事難料」,卻要人們在難料中決定長遠的未來,真的是「強人所難」。

2024年4月13日 星期六

綠能車競賽:鹿死誰手,言之過早

      2023慕尼黑國際車展上比亞迪(BYD)席捲歐洲人的目光,連德國之聲(DW)都有一系列的訪問與報導在談「歐洲汽車是否即將(或已經)失去領導地位」,充滿「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憂慮。緊接著,消息傳出比亞迪的汽車銷量超越特斯拉。於是,許多媒體又開始大談「中國的『舉國體制』是否優於歐美的市場機制」。
      沒多久,消息又傳出電動車的二手市場削價嚴重而使消費者與汽車製造廠對電動汽車信心動搖。最近,我看到的一則消息說,豐田認為過去一年來電動汽車的銷量劇昇是短暫的利多與消費者的過度樂觀期待所致,實際上電動車的現成技術還無法滿足消費者的許多需求(一旦消費者充分了解事實,對電動車的熱潮就會逐漸消退)。
      事實呢?

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追櫻: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東風容易別

      過去八天(3/27-4/3)我在日本名古屋附近賞櫻,雖然從3/31 才開始看到初綻的櫻花,4/1 和 4/2 才看到接近盛開的櫻花,卻充分體會到「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東風容易別」的不捨,還真差點不想離開。
      底下是其中一景:
岐阜縣,養老公園一景

2024年4月4日 星期四

親子教養:比成不成才更重要的一件事

      很多人在教養孩子時只想要他們成才,卻因而毀了親子關係中更重要的一件事,後悔莫及。 
      許多年輕夫妻在初為人父母時不僅興奮,而且充滿幻想和遠大的抱負,期許自己好好地培孩子長大,把孩子教養成讓自己感到驕傲的人才。
      然後他們買了很多本親子教養的暢銷書,學習每一種「科學證明必然有效的教養術」,戰戰兢兢地避免犯錯,滿心雀喜地觀察(搜索)每一個看似「偉大稟賦與潛能」的線索(並且立即將它們放大一百倍)。
      週歲的「抓周」儀式當然不能放過,其實還沒週歲夫妻倆就已經幻想過無數種孩子的未來。
      然而似乎沒有那一本暢銷書曾經告訴過他們:親子教養最首要的是成為「孩子面臨無法解決的困難或苦惱時,第一個想要求助的對象」。

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自我突破與邁向未知

      一個建築系的男孩來信問我:面對多個申請到的建築研究所,是要繼續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與朋友圈內念碩士,還是要到另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念碩士?是要一再走出舒適圈去挑戰自我,還是要在選擇過的既定道路上持續累積?
      我看了,不禁莞爾。
      就算是走在熟悉的道路上,不也是在邁向未知嗎(戀愛是一場冒險,婚姻是航向未知的更大冒險,人生沒有那一件重大而持久的決定不是在冒險)?就算是走在選擇過的既定道路上,不也是隨時會面對瓶頸,而需要努力地突破自我嗎?
      問題不是那一種選擇比較好,而是你懷的是什麼樣的理由?

2024年3月12日 星期二

我所厭惡的「應該」

      我很討厭中文的「應該」一詞,因為它們通常是違背人性、強人所難,卻被包裝成「天理」與「應該」。偏偏,隨便哪個字紙簍裡翻一下,都會找到一大堆的「應該」。
      尤其是在中文世界的親子教育裡,悖逆人性的「應該」四處存在;明明是殘忍,卻被說成「我一切都是為你好」。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關於 Tinder 的性愛神話與妄想

      我們對愛情、婚姻有許多違背人性事實的迷思。譬如,明明知音難尋,我們卻抱怨枕邊人「每天跟我睡在一起,怎麼就沒辦法懂我的心。」
      因為嚮往著不可能的婚姻與愛情,結果反而對自己婚姻裡「平凡,但是難能可貴」的部分不懂得珍惜。譬如,你明明相信「不管哪天的半夜需要去急診,有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會陪我去。」卻誤以為這是「天經地義」的「夫妻義務」。可是你認真細思:如果哪天半夜真的需要去急診,除了「他」之外,真的還有誰是隨時都會想辦法陪你去的嗎?
     我們對愛情與婚姻的想望經常是毫無事實根據的「一廂情願」、「想當然爾」。我們對約會網站的想像也經常是毫無事實根據的「想當然爾」。《愛無能的世代》的作者說:約會軟體讓他的朋友「在最近幾個月裡跟127個女人上過床」(大約等於每天換一個性伴侶,連續四個月內不曾重複)。我在〈富裕社會裡的愛情、自我與婚姻〉一文的第三節裡駁斥它的荒唐,卻有人很認真地說:她相信這是真的!
      事實呢?

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

不知道要不要繼續寫下去的一本書

      世界衛生組織在 2023年底宣告:孤獨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健康殺手。而美國公共衛生署總署長(Surgeon General)則引述學術界的研究結果:孤獨的致命程度約等於每天抽15支煙
      然而台灣的出版界卻出了一系列歌頌孤獨的書,其中還不只一本進入暢銷書排行榜。
      很多時候我都不免懷疑:台灣書市的主要讀者群只想要美麗的謊言,而不想面對真實的人生(真實人生裡的孤獨感舉例:之一之二)。
      每次這麼想的時候,我就會把那本關於婚姻的書稿給再度擱下來,認真細思「是不是有更值得我去做的事」。

2024年2月10日 星期六

七十古來稀

      按傳統習慣,過了除夕我就算是「虛歲七十」了;甚至一個多月前的冬至裡,吃過湯圓就已可勉強號稱「虛歲七十」。想到這一點,一時愕然。
      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突然」變成老式散文裡說的「七旬老翁」。面對未來,更是從沒認真盤算過七旬以後要怎麼過。仔細想想,又真能有什麼盤算嗎?
      我又到底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

世局詭譎,白雲蒼狗

      直到2020年底,我還自以為略知這個世界的大局(一個美國獨霸的後冷戰世局)。從2022年的俄烏戰爭起,我逐漸醒過來,日益感受到世局詭譎,不只是迥異於過去,甚至已經複雜到常人難以知其梗概。

2024年1月20日 星期六

日本原版超慢跑大大不同於台版

      日本原版超慢跑是以每小時五至八公里的時速在跑,而不是原地跑。而且,跑步姿態有三個原則:(1)腳前掌先著地;(2)小步幅(小到覺得自在而不痛苦);(3)高步頻,但不一定要維持在每分鐘 180(以自己覺得自在而不痛苦為原則),更不會追求「步頻越高越好」,而是追求「自然、笑得出來而樂意跑,不會痛苦到不想跑」。
      而且這些原則有其運動科學的實證研究依據,且能彈性調整來吻合自己的體能狀態——因為它原本就是為各種不同體能狀態的銀髮族研發的。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復健+減肥」心得 & 影片介紹

      我以七旬高齡在半年內體重減少了11公斤,體能明顯提升(單腳橋式從0次上升到20次,深蹲從10次變成30次),且肌肉的彈性大幅改善。家醫科醫師連呼「太厲害了!」
     過程很辛苦,看了很多 YouTube 相關影片(跑步、滾筒按摩、伸展、核心訓練),走了很多冤枉路(反覆受傷)。
      首要的心得是:70 歲以前一定要學會一套適合自己且有當代醫學根據的「肌力訓練+伸展+按摩+有氧運動」,而且越早越好(越晚學越痛苦,成效可能也越差)。
      本文是一點心得,以及我為自己篩選出來的相關影片,未來會再介紹日本原版超慢跑(有科學根據,不同於台版)。

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

不聽可惜的一堂課

      我常感慨:台灣的頂尖學生絕大部分在浪費青春,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有什麼值得學的,以及去哪裡學。
      譬如,YouTube 上面有那麼多精采絕倫的演講與課程,很多頂大學生還是在忙著學一堆幼稚、膚淺的東西而且洋洋得意(譬如,把備受學術界質疑而無法進入學術主流的「非形式邏輯Informal logic)」看成了不起的「哲學」)。
      尤其是在看過 Robert Reich 的大學部跨系課程「Wealth and Poverty」之後,感慨更深!於是,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地硬要一個大一新生看這個柏克萊著名的大學部課程。沒想到,看得津津有味的卻是一同來訪的社會學博士和建築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