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3日 星期六

婚鞋與人生的抉擇

        一個女孩挑好婚紗後,在未婚夫陪伴下走遍台北市,想要找到一雙可以跟婚紗完美地搭配在一起的鞋子。大熱天裡在台北鬧區走了將近四小時,光是一條沅陵街就來回走了不下三趟。未婚夫累得不肯走,準新娘氣得想取消婚約:「陪我一個下午就喊累,憑什麼說要陪我一輩子?」
        可準新郎也有他的道理:「光是這條街你就已經來回走過三趟,你要的款式沒有就沒有,不會因為你多走兩趟它就奇蹟般地冒出來。何況鞋子被婚紗遮住,別人根本看不到。為什麼妳就不能死心地換一雙,而堅持要那一雙根本不存在的鞋?假如連一雙鞋你都想不開,那我這輩子還要陪妳走多少冤枉路?」
        準新娘可以為了一雙鞋而走遍台北,你願意花多少時間去尋找自己一輩子的理想?

一、理想不是與生俱來的
        真正的理想通常都不是生而知之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你越用心去尋找,就越有機會找到真正值得以一輩子去追求的目標或理想。
        路邊隨便挑也是一雙鞋,人群中隨便撿拾也會有一個「理想」,問題是值不值得讓你用一輩子去追求?為了一個更高、更有價值,也更適合你的人生,你願意花費多少心力去找尋?一天?30天?不斷地探索與更新?
        為了一雙鞋,準新娘走遍了台北的大街小巷;然而人生的目標該去哪裡尋覓?打工聖地澳洲?冥想者的故鄉印度?人跡罕至的南極?兩千年的中西歷史?還是藏在你的內心深處?
        梭羅(Henry D. Thoreau,1817-1862)在《湖濱散記》裡嘲諷人類克服萬難去探索非洲與月球,卻從來不去探索自己內心那個「比山更高,比海更深」的世界。
        但是,很多人在用心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後,可能會找不到梭羅敘說的那個遼闊、寬廣而淵深的世界,反而只看到俯拾皆是的荒涼與黯啞。
         佛家說人的內心是一切俱足的,不假外求。問題是,人心的萬象不經「啟發」就什麼也看不到,什麼也看不懂。
        人心是被感動照亮的:當你被湖濱公園的彩虹感動時,它也同時照亮你內心一塊神聖的角落;當你讀懂華茲華斯的詩時,同時也看見自己內心那塊崇高的角落;當你進入托爾斯泰的內心世界時,也會同時看見自己內心的愛、悲憫與虔敬。
        人是靠著感動去認識自己內心的世界,以及因為那個內心世界的美好與莊嚴而肯定了作為人的價值和理想的:每一次在大自然裡的感動,或者面對歷史上的偉大人物而被感動時,你就對自己內心世界多一份認識,你對自己的人生就多了一個選擇,你就多了一個理想。
        梭羅的內心世界「比山更高,比海更深」,因為那是一個被啟發過,被無數次感動照亮過的世界——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
        當你被歷史上所有偉大心靈感動過,你的內心世界將燦爛有如繁星遍佈的銀河,你將會看見不下千萬個人類曾經擁有過的理想,每一個都足以讓俗世的一切黯然失色。
        教育的首要目的,遠本是為了打開一個人的心,讓他從各種感動裡認識自己內在世界的寬闊、恢宏、燦爛與美好,從而看見人生各種最好的意義、價值和選項,以便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且最值得活的人生。這才算是「教養」,「人文素養」,「人生的品味」。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理想」,只不過未經教養的「理想」通常太淺顯、廉價,甚至粗鄙而俗不可耐,不值得用你寶貴的生命去換取。
        尤其在這「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時代裡,教育已然退化為「升學競爭」和職場的卡位,人們失去了教養與人生的品味。很多人甚至於一輩子活在15歲時對人生的幼稚、粗鄙想像而不自覺,卻自以為了不起地說:「我很幸運,我15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要的是什麼。」

二、我15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要的是什麼
        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以研究人的需求(慾望)和需求的層級(hierarchy of needs)而著名。但是他卻這麼說過:「我們通常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那是一種很罕見的心理成就。」('It isn't normal to know what we want. It is a rare and difficult psychological achievement.')
        不過,如果一個人從15歲以後就再也不成長,或許他真的會誤以為自己一輩子要的都是15歲那一年就已經知道的。
        理論上,一個心智隨著年齡而增長的人,三十歲的時候會比十五歲的時候知道更多人生的選項,更懂得分辨人生目標的好壞,也更知道可能與不可能的分際,和自己的要與不要,因而可以做出比十五歲時更好的選擇。
        然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選擇持續不斷地成長。成長需要克服成長的瓶頸,成長可能意味著活出自己的特色而遠離群眾。有人怕艱難而無法堅持到通過瓶頸的煎熬,有人怕孤單而寧可跟群眾在一起。
        所以,馬斯洛又這麼說過:「一個人可以選擇退回到安全的地方,或者(勇敢地)往前成長。成長必須一再地重複被抉擇,恐懼必須一再地被克服。」(One can choose to go back toward safety or forward toward growth. Growth must be chosen again and again; fear must be overcome again and again.)
        他也曾這麼警告我們:「如果你打算活得比你潛在的可能更遜色,你可能會終生都不快樂。」("If you plan on being anything less than you are capable of being, you will probably be unhappy all the days of your life.")
        然而言者諄諄而聽者藐藐,很多人的理想從小到大都不曾改變,因為他們的自我從來不曾長大,唯一長大的是虛榮心和誤判自己的能力。
        或者說,他們害怕長大,害怕孤單,而選擇了人群最熱鬧的地方——他們選擇了放棄自己的判斷。

三、最多人的方向,不必然是最清醒的方向
        人潮最多的地分,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嗎?
        去西門町的人潮裡走一遭,仔細看一看人們的表情和眼神。鬧區的人潮洶湧,每一個人都很 high,都好像都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其實他們只是很篤定地要去某個地方排遣無聊與寂寞,而不是真的已經找到人生的方向。
        人潮最多的地方,往往是最熱鬧、最茫然而寂寞的。不信,你去夜店狂歡一夜看看,或者跟著人潮走上一整天,看你會得到什麼。

四、最多人的選擇,不必然是最合適的選擇
        最多人的選擇,通常不會是最壞的選擇;然而,最多人的選擇,通常也不會是最好的選擇;更別說,最多人的選擇往往不會是適合你的選擇——不信,去點閱幾篇「今日最夯」的網路文章,看有多八卦,有多無聊。
        最好的選擇往往是寂寞的,高處不勝寒。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更往往是最寂寞的。你必須選擇跟自己的內心要好,還是跟群眾要好。
        跟著群眾一起取暖,可以熱鬧,可以忘我,卻無法面對夜半獨處時的寂寞、空虛、恐慌,乃至於虛無。
        跟自己相處,探索內心的憂喜、煩惱、寂寞,你有機會慢慢學會降服內心的無明與恐慌,慢慢地知道哪些事可以帶給你內心持久的喜悅,哪些事可以充實你的人生意義。
        跟著群眾,外在的成就越來越高,內在的寂寞、空虛、恐慌、虛無一成不變。
        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外在的成就一成不變,寂寞、空虛、恐慌、虛無逐日遞減,內在的喜悅與意義感逐日增添。
        你可以偶而跟群眾在一起,排遣寂寞;你不可以永遠跟群眾在一起,否則將會一點一滴地逐漸失去自我。

五、傾聽內心的聲音
        好幾位年輕人問過我:如何才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持續一週不要去聽現實世界裡別人的喧囂(離開所有人,離開電視,離開網路,離開暢銷書,離開殘留在你腦袋裡的現實世界和各種聲音),專注地去聆聽歷史上真正偉大的聲音,他們就有機會敲響你心裡的響板,讓你聽見心裡的迴聲。
        或者,持續一週不要去聽別人的聲音,到看不見別人的大山、大海或大自然裡去,聽風聲,聽鳥聲,聽到你徹底忘記現實世界了,自然就會開始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所以,到大自然裡去吧,關進書房裡去吧,或者帶著一本詩集到曠野裡去。去尋找真正的靈感,去尋找真正可以照亮心靈的感動,而不是那些撩撥你的慾望、無明、煩惱的愚蠢聲音。
        關掉電視,關掉網路,關掉智慧型手機,關掉隨身聽,關掉你跟這個現實世界的所有連結,開始傾聽你自己的聲音吧。那些聲音遠比這現實世界裡虛假、錯亂、顛倒的聲音更值得聽。
        就像馬斯洛說的:「別讓他人『不錯』的意見牽著鼻子走。」("Become independent of the good opinion of oth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