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有激烈爭辯的社會議題,都會有人堅持立場而不擇手段地扭曲、抹黑、辱罵不同立場的人,也會有人在迷失在網路上各種不同聲音之間而找不到自己的立場和位置,還有很多人只能呆呆地跟著「主流的聲音」走。至於站在中間當和事佬的,通常會變成想要阻擋「火車撞卡車」的人,並且在第一時間被擠成肉醬而無謂地犧牲。而那些高瞻遠矚地從全方位角度試圖提醒兩造的人,則通常是遭兩派同時撻伐而無辜地犧牲。
看著網路上這些既熟習而又令人「嘆為觀止」的荒唐亂象,難免會讓人懷疑:「成年=有獨立思想」嗎?看這這些荒腔走板的公共討論或「評論」,你真的會懷疑:這麼幼稚、混亂的「民主」,真的會比「菁英集權」更好嗎?
「成熟、有獨立思想」就應該意味著:你有能力從全方位的視角(holistic view)看到問題的全貌,也有成熟而週延的批判能力去看到各種論點的得與失,還有能力進行自我批判而避免讓自己陷入偏視、偏聽或意識形態的牢籠。
這樣地期待大學生,會不會太苛求了?不一定!在劍橋大學,每一個學生都被要求具有這樣的能力;在台灣,連大學教授都經常嚴重地欠缺這能力。問題出在哪裡?
教育!英國與台灣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都很不一樣。
一、討論不是賣弄,不是輸贏,是「貢獻一己之見」
英國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討論問題的習慣、態度、文化與民主素養,讓學生從學會尊重異己,甚至把異己之見當作可以讓自己的想法更週延、成熟的「他山之石」來珍惜。
原圖出處 |
為了促成這種團隊合作的能力、教養和文化,從小學就會開始分組討論。
原圖出處 |
上課時每一個人都在貢獻一己之見;觀點不同,絕不表示立場或價值觀不同,而是視角(angle)不同。視角不同才能相互攻錯、集思廣益,教學相長。所以,很多同學的發言是這樣開始的:「From my angle」,「The way I see it」,「If you like」,......。他們是在 making contribution, participate,而不是在爭輸贏,鬧意氣,逞凶鬥狠。
二、大學生的氣度與「水平」
剛剛講的是小學生到高中生,大學生就得要有更高的「水平」(horizen,思考層次)。
台灣社會討論公共議題,常常是「你有你的主觀,我有我的主觀」,或者用一大堆未經證實的傳聞,或者學術的威權來彼此攻訐;在不然就是用按「讚」的次數和鄉民的膜拜來自我定。很少有人會拿出「已被反覆驗證過的證據」,很少引述學術界最新的研究結果。連大學教授和中研院院士都這樣。
討論要不要調漲基本工資時,好幾位經濟學界的教授都一付「學界早有定論」地強調「過去的實證研究都已證實調漲基本工資會拉高失業率」,並且把贊成調漲基本工資的人貶抑成「不懂經濟學就別談經濟問題」。
事實呢?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在2015年九月底針對42位美國頂尖經濟學家進行一項意見調查,關於「緩慢地調高每小時的基本工資,會不會讓低薪雇員的失業率明顯上升」這個陳述,請他們表達意見。結果,五位受訪者沒有回答,37位回答者中,5%受訪者強烈同意,21%受訪者表示同意,38%受訪者表示不確定,24%受訪者表示不同意,沒有人表示強烈不同意。幾乎是五五波,顯然還不足以下最終的結論。
然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國際勞工組織和二十國集團(G20)在2012年的聯合研討會之後發表一份共同聲明,表示適切地提高基本工資可以避免引起負面效應,並且對弱勢勞工造成正面的影響。
大學生與大學畢業生在討論公共政策時,能不能比沒念過大學的人有更高的思想水平?可不可以至少讀一下最新的研究報告,蒐集可靠的證據、分析與論證?
三、從 critical reading 到 critical writing
在英國,很多大學的課都是討論課,課前老師會發討論提綱,清列要討論的問題,還在每一個問題後面力基本參考文獻。上課時以學生討論為主,老師負責帶動唱,鼓勵不常發言的人,以及在最後補充被大家忽略的角度或論點(用問題的形式提醒同學進一步思考,或簡要摘述被忽略的重點)。
上述的「基本參考文獻」是最陽春版,內容通常是從大師的經典之作挑幾頁,或者一整篇經典的學術期刊論文,目的是引導學生粗略地看到問題的各種視角(full spectrum),有興趣的學生自己去搜尋更多文獻來豐富自己的觀點,以及思考的深度與細膩度,並且在課堂上發表。
經過上課的討論之後,學生會被要求寫報告,而且這些報告會被要求要落實所有「critical reading」(閱讀時對作者的觀點、證據、推論過程與結論進行批判)和「critical writing」(寫作時對自己的觀點、證據、推論過程與結論進行自我批判;更具體說,寫作時要主動想像各種不同立場、派別的學者會怎樣批評、質疑你的每一個觀點、證據、推論過程與結論進行批判)。也就是說,他們是通過以下過程在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全方位的思考能力:
(1)閱讀大師的經典著作,了解一個問題所涉及的各種面向(angles, aspects),並且學著從所有可能的角度去了解一個問題,以便跳出瞎子摸象的爭議,而從全視野(全觀,full spectrum)去了解一個問題的全貌,而藉此避免「以偏概全」和「意識形態」;
(2)通過大師之間彼此的批判,學習掌握看一個問題時所需要具備的各種批判性角度,也藉此培養(提升)自己跟這個問題有關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3)在大師的引導與啟發下,激發自己更多的批判性角度與思考,用來一邊吸收既有文獻的「一得之見」,也用來批判既有文獻的「一得之失」(critical reading 的核心要領);
(4)彙整以上的閱讀與自己的創意,發展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5)用自己讀過的大師觀點,一一批判自己的看法(從觀點、證據、論證過程到結論,無一漏過),並修正到自己找不出弱點,還依然有所見地。
上面這五個步驟是提升一個人思考成熟度的核心要領,牛頓的說法是:「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have seen fu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y standing up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受過學過這一套程序的大學畢業生不會只把這方法和能力用在本科系的問題上,在他們談任何嚴肅問題時,你都可以感受到他們力求「言之有據」。
四、批判性思考與人生中的每一件大事
當你最關心的人不幸罹患癌症或不常見的疾病,而你又不確知地方醫院的診斷與處方是否可信,也不知道需不需要勞師動眾地轉移到病床嚴重不足的台大醫院,或者該找台大醫院的哪一個醫師時,你要如何在網路的眾說紛紜中決定自己該怎麼辦?
你需要有能力釐清研判資訊的可靠性;即便資訊來源可靠,你需要有能力研判這些建議是根據什麼樣的前提而下的結論,這些前提是否吻合你的處境;你需要分析、彙整不同來源、觀點、結論的資訊,以便藉著這些資訊回答你自己的問題「我該怎麼辦」。
或者,當你擔心英國退歐可能會影響你的某一檔基金時,你如何在股市分析名嘴與各種基金發言人、操盤人的紛亂意見中決定自己該怎麼辦?你會再度發現,自己必須有能力分辨資訊來源的可靠性,有能力搜尋出各種角度的可靠分析與觀點,你必須根據自己的情境與需要去彙整上述資訊,決定最適合自己的答案。
你在為自己的一個嚴重問題尋找答案(answer)或解決辦法(solution);而你所需要的能力是
(1)搜尋(search)既有文獻的能力,
(2)評估(evaluate)文獻的價值與適用性,
(3)分析(analize)文件所提供的證據,論述過程,隱藏的假設與前提,結論的嚴謹性與是用條件、範圍、情境,
(4)批判地閱讀與彙整的能力
(5)根據自己的情境去活用的能力
這些是什麼能力?從何學來?對於英國大學生而言,他們交的每一篇報告都在反覆練習這個能力——他們的每一篇報告都被要求必須落實「critical reading」和「critical writing」。而這些能力不只是念研究所的時候有用,還可以用在生活上每一件不可以犯錯的決定裡。
五、尋找可靠的答案
三位美國文學院的教授說的好,研究(research)的目的是為一個你關心的問題尋找出可靠的答案。所以,面對任何一個你真的很關心的問題而尋找可靠的答案時,你都需要批判性思考,你都是在做「研究」,你都會經歷文獻(literature)的搜尋、閱讀、評價、篩選、分析、比對、彙整、活用等步驟;這些動作合起來叫做「文獻回顧」(conducting literature survey),而這樣的文獻回顧能力可以用當作學術研究的第一步,也可以當作你為人生重大問題尋找答案的第一步。
絕大多數研究生都知道,念研究所就是為了要學習「做研究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你如果回顧前幾段英國教育的過程,就會發現:從我們念小學的那一天開始,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這個最終的目的:學習「找答案」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文獻回顧 What, Why, How
「研究」就是為問題尋找可靠的答案——不管那是一個學術問題,職場上的一個問題,或者人生中的一個重大問題。
此外,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文獻回顧」,包括搜尋、篩選、分析、比對、批判、彙整。假如既有文獻就已經有可靠的答案,你就不需要再閉門造車(re-invent the wheel);假如既有文獻仍有疑點,這才是你的研究起點。
所以,文獻回顧就是「用前人的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以及「用前人的智慧,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文獻回顧明明是「佔盡前人便宜」,解決人生重大問題,為什麼念過碩士的人很少再去碰文獻回顧?為什麼念過碩士的人都把「文獻回顧」當作是莫可奈何的工作?
我懷疑他們都誤解了文獻回顧的精神,或者停留在一知半解。
很多人誤以為「文獻回顧」是學術界「裝模作樣」的八股,那是不懂「文獻回顧」的人說的!
文獻回顧是為了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利用前人的智慧與引導,讓你看一個問題時更整全而避免偏視、偏聽與意識形態,也培養你的批判精神而免於太一廂情願,太輕信太,太天真無知(naive),太自以為是。
沒有人是完人,沒有人毫無盲點與偏見。文獻回顧的目的就是主動走出自己的狹隘視野(與「閉門造車」),擁抱所有可能的角度與觀點,以便從最完整的角度(full spectrum)和最挑剔的自我批判去形成自己對任何問題的看法。
很多人誤以為「文獻回顧」是研究生的專屬功課和能力。事實上「文獻回顧」是英國學生從高中(菁英學校)或大一(每一個學校)就開始學習的能力。
為什麼?因為文獻回顧是批判性思考的基礎,也是創新前的準備。而批判性思考和創新的能力絕對是大學時期就要開始培養的能力。
七、熱血公民的第一課
只有熱情不足以解決社會的問題,你必須先找到可靠的答案或解決辦法,你必須要能擺脫偏視、偏聽與意識形態,培養你的批判精神,設法自免於一廂情願,輕信,天真無知(naive),自以為是。。
通過文獻回顧,才能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前人的智慧看見完整的視野和完整的答案。
然後,你才有值得去付諸行動的答案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