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對90%人有害的思想(2):貧富差距有益經濟成長

        根據近年來紛紛出爐的研究報告,這個經濟學信念╱教條絕對是已經過時了——但是,蕭萬長和張忠謀到2014年都還相信它。
        IMF 研究部副主任 Jonathan D. Ostry 在 2012 年對紐約時報表示:美國因為1980年代以來的貧富差距擴大,損失約 1/3的經濟成長。[1] IMF 2015 年的實證研究再度確認:所得最高的 20%人每增加 1%所得,後續五年的 GDP成長會降低 0.08%;反之,所得最低的 20%人每增加 1%所得,GDP成長會上升 0.38%;此外,貧富不均會增加經濟體的不穩定性(鼓勵經濟泡沫與經濟危機)。[2] 世界銀行也終於在 2015 年的實證研究裡確認:Gini  係數每增加 1%,在五年內將導致人均 GDP 下降 1.1%,而長期的累積總效應可能高達 4.5%。[3]  此外,世界經濟論壇,它的 2015 年報告引述 IMF、WBG,以及 OECD 的類似研究結論,並指責華盛頓共識的成長模型有問題。[4]
        其實,根據紐約時報 2012年的報導,上述看法早已是許多頂尖經濟學者的共識,同時也是 2012年美國兩大黨總統候選人的共識。[5]

一、從紐約時報管虧典範轉移的痕跡
        經濟學界的典範真的已經在轉移了嗎?讓我們看看前述紐約時報的報導(見註解 [1])摘要。
        該報導的前五段在說明美國所得差距的現況,第六段說過去經濟學家對此不為意,認為是促進經濟成長所需要的副作用,而 IMF 和 WBG 一般而言並不去處理這樣的貧富差距:
      「For years, economists have thought of such inequality in part as a side effect of policies that fostered the country’s economic dynamism — its tax preferences for investment income, for instance. And organizations like the World Bank and the I.M.F., which is based in Washington, have generally not tackled inequality in the world head on.」
        第七段用這個句子開始:「But economists’ thinking has changed sharply in recent years. 」接下來報導有關 OECD、IMF、和一大堆頂尖學者的訪問,他們都同意:「貧富差距不利於經濟成長,也不利於經濟發展的穩定性」的頂尖學者意見。
        然後,該報導在第15段寫出:「In the last few years, research by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the I.M.F. and dozens of economists at top research universities has started to coalesce into a compelling narrative.」——這個共識就是:「1970年代以來的放任式經濟政策(和主張),譬如偏袒資本利得的稅制等,導致中等收入與低收入者的所得被擠壓,使他們不得不靠貸款來改善生活,終而促成了 2007-08 的金融泡沫,並導致後來的經濟復甦無力。」
        不只經濟學界的共識已經轉移,兩大政治也不得不向這共識認同。在該報導倒數第三段裡,民主黨的歐巴馬與共和黨 2012 年的總統候選人 Mitt Romney 都同意:「restoring the middle class will be crucial to driving growth」——雖然對於該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則意見南轅北轍(這種共識是罕見的,而歧見則是政治姿態遠多於心裡的真實想法)。
        為了平衡報導,這篇文章的最後一段才提到美國保守派政黨智庫 Heritage Foundation 的保留意見:「That means redistributing income is going to restrict growth.」——然而另有證據顯示這個說法也有疑問,可能也已過時,未來我將會在這一系列裡另文說明。
        雖然紐約時報在許多人權議題上都偏「liberal」,但是經濟學者 William K. Black 認為紐約時報的財經報導立場「極端右傾」。
        這樣一個夙負盛名的報紙只用一個反對者(且放在最後一段)的意見來平衡數十位頂尖經濟專家(學者)與兩黨總統候選人的共識,應該意味著「典範已經轉移」了吧?

二、貧富差距如何影響經濟成長和穩定性
        IMF 2015 的研究報告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ncome Inequality: A Global Perspective 中,總結前人的研究而指出了幾個貧富差距負面地影響總體經濟的方式(管道):
(1)貧富差距的擴大往往來自於有礙經濟發展的「經濟租」
        人的能力與貢獻差距不可能太大,因此過高的貧富差距一定是來自於「所得>>貢獻」的「經濟租」。
        理論上經濟學家都一致認為該抑制的經濟租,應該已經都獲得可觀的抑制,因此過高的貧富差距應該是來自於有爭議的「經濟租」——通常就是主流經濟學教科書認定「無害」(或「有益」),而「非主流經濟學」不以為然的那些「經濟租」。
        這些經濟租雖然在主流經濟學的捍衛下被容許,實際上卻會扭曲競爭因而誤導資源分配,傷害總體經濟。
(2)貧富差距會造成教育機會的扭曲,妨礙「人盡其才」
        當貧富差距存在且高等教育朝向「使用者付費」的方向發展之後(基於主流經濟學的主張),低收入戶中學習能力較強的孩子往往無法獲得足夠的教育資源,而高收入戶中學習能力較差的孩子卻獲得多餘的教育資源,這等於是教育資源分配的扭曲與浪費。它同時也產出一個壞的副作用:妨礙階級流動,破壞民主國家應有的「機會均等」。
(3)貧富差距會抑制有效需求,因而妨礙經濟成長
        把財富分給有錢人,他們不太會去花費,因而乘數效應低;把等額的財富分給越窮的人,他們不但越會去花費,而且會花在基本生活消費上,因而乘數效應越高。因此,貧富差距會抑制有效需求,妨礙經濟成長。
(4)貧富差距會傷害社會的彼此信任,因而妨礙經濟成長
        一個社會的互信程度會影響其組織運作的效率,一旦互信程度(不管是對政府的不信任或對企業經理人的不信任),都會導致社會運作的無效率,因而傷害經濟成長。
(5)貧富差距會製造經濟泡沫
        貧富差距會強化股市的操作槓桿,逼迫(誘使)收入較低者擴大借貸,同時鼓勵金融機構的浮濫信賴授權,鼓勵金融機構買通政府以遂行減少必要的管制,因而導致金融泡沫與經濟危機。
(6)其他更完整的觀點與論述
        IMF 這一份 2015 的研究報告,基本上是在用各種不同來源的研究報告在複述諾貝爾經濟講得主 Joseph E. Stiglitz 在《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這本書裡的觀點。或者說, Joseph E. Stiglitz 在《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這本書裡的觀點並非他的一偏之見,而是彙整經濟學界許多研究成果而寫出來(只不過沒有按學術界慣例引述文獻來源而已)。
        所以,如果想對這問題有更深入而完整的認識,不如乖乖地去讀《不公平的代價:破解階級對立的金權結構》這本書。

三、改善貧富差距的辦法
        造成貧富差距的因素有些來自外部競爭(全球化),有些來自政府政策;重新調整政府「嫌貧愛富」的政策是最重要的改革起點。
        政府能作的很多:稅負改革,有利於創造多元就業機會的產業政策,控制房價,強化工會組織等。以下先簡略概述,未來再一一譬專文探討。
        在這之前,願意讀英文文件的人,可以先讀兩篇文章:"When Rising Tides Only Lift Yachts: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 of Inequality"(企業領袖的觀點與憂慮)和 Robert Reich  的 "The Political Roots of Widening Inequality"(學者兼良心閣員的觀點和憂慮)。
        更認真的,可以去 Robert Reich 的網站看看(一個過去 30年來致力研究分配不均的政治經濟學學者;柯林頓第一任勞工部長,被選為美國史上最傑出的50個閣員;目前是 Chancellor’s Professor of Public Polic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3-1、稅負改革
        過去的稅負「嫌貧愛富」,嚴重地偏袒富人。陳水扁和馬英九第一任期間也都積極推動稅改,最後也都逼迫推動稅改的財政部長下台,你就可以知道台灣頂尖富人對政治的操作能力有多強。
        林全就是因為稅改而下台,仔細搜尋、彙整他在1990-2015的相關論述,就會知道台灣稅改該走的方向與艱難:1990-2000 的論述是書生論證,學理多於實務;2000-2008的論述兼雜實務與學理,但也因民進黨執政而難免「換了位置就換腦袋」;2008-2015 期間的論述兼雜實務與學理,也應該是最有可行性的,至少他應該要致力推動。
        至於他會不會真的餅學術良知去作他認為該做的事,大家等著看。

3-2、產業政策
        朱立倫批評「兩兆雙星」是浪費資本而沒創造就業機會,他是對的。把國家龐大資源(頂尖人才、租稅減免、低利貸款、工研院負責前期研發、央行匯率政策偏袒出口,etc)用來支持資本密集、高度自動化、作業員己乎都是外勞的代工產業,不只無助於創造就業,更會排擠其他產業的發展(缺資金與人才),使得勞動力需求不足,從而把勞動力市場變成極端嚴重的「資方市場(買方市場)」,而使得工資下降,非典就業上升。無怪乎,台灣雇員的薪資只有韓國的一半(以美元計)。
        另一方面,兩兆雙星中極少數廠商的 CEO 雖然總愛誇耀繳稅總額,但不必然抵得上社會對他們的付出(機會成本);而以龐大社會資源(包括間接壓低其他產業的工資)所創造的財富卻絕大部分進入極少數頂層富人口袋(大股東、CEO),更是貧富差距擴大的元兇。
        未來必須像陳冲、朱立倫與監察院建議的,在產業政策上「以創造就業機會優先」,來間接激勵工資的提升;並且以大量培養中堅企業的「創新與技術升級」為優先,不要再獨厚少數明星產業。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見我在「獨立評論@天下」專欄中一系列各國產業政策剖析的文章,尤其是 2015/06/04 至 2015/12/14 期間的文章。

3-3、控制房價
        關於這個議題,可以參見我的兩篇文章「經濟成長了,為何現實壓力卻更大了?」和「柯P有沒有賞味期?

3-4、強化工會組織
        美國有位大法官說過,民主有四根支柱:分立的三權,加上媒體監督。但是,我越了解萊茵制度,越是認定「勞資共治」才是真正落實「經濟民主」(以及政治民主)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但是這個話題需要另闢專文討論。

四、跳脫「認知俘虜」,需要一大堆團結的白色公民
        要落實上述策略之前,必須有一大批人數可觀的白色公民先從過去綁架台灣人達40年之久的過時的經濟學信念╱教條。
        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台灣的政治與企業領袖仍舊沉迷在舊信仰裡,除非有龐大的白色公民團結起來,否則根本不可能讓他們醒過來。
        還記得嗎?蕭萬長在2014年一月四日說:「弄好經濟,再談公平正義。」又說:「太過強調公平正義,會讓經濟雪上加霜。」而民進黨對此並沒有任何異見或批評,足證這是過去藍綠一致的主流論述。
        接著,Thomas Piketty 在2014年底來台,據說同台的張忠謀表示:「我認為只要有公平的稅制、公平的教育、社會安全網,貧富差距並不是問題,甚至我們應該要追求。例如我覺得CEO 的薪水高達基層員工的好幾百倍並沒有甚麼問題,這都是市場決定的。」「太高的累進稅率會削弱人類努力工作的動機」。2015年柏南克來訪時,據說張忠謀還不死心地問他對《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看法(因為他不相信資本報酬率真會持續高於經濟成長率)。
        雖然今天已經是 2016/4/22,我相信台灣絕大多數的政治和企業領袖還是沈迷或陶醉在經濟學的舊信仰裡——因為那一套論述╱信仰對他們太有利了!

註解與參考文獻
[1] 根據紐約時報 2010/10/16 的報導,標題 "Income Inequality May Take Toll on Growth"。
[2] Era Dabla-Norris, et al. 2015,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ncome Inequality: A Global Perspective,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3] Markus Brueckner and Daniel Lederman, 2015, Effe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Aggregate Output, World Bank Group,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7317.
[4] Richard Samans, et al., 2015, The Inclusiv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Report,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5] 紐約時報 2010/10/16 的報導,標題 "Income Inequality May Take Toll on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