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近況,以及一些讀書會和訪談的影片

      除了偶而外出演講之外,我現在每天過著日復一日的幸福生活:全天候地寫書(除了照顧身體所必須花的時間之外,其他時間全部在寫書,或者為了寫書而閱讀、思索,包括半夜睡不著的時候)。
      寫書為何幸福,後面再說。先交代篇名裡說的影片。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萬年核電廠」與燃煤是「無能之惡」

      許多政論認定朝小野大不利於推動施政與改革,結果,馬英九與蔡英文的完全執政通通變成霸凌民意的暴政。許多名嘴認定核電與燃煤是經濟發展的「必要之惡」,其實他們只不過是執政無能的具體罪證
      由於中央獨大,一個爛總統就可以拖垮一整個台灣。我提議:中央權限部分下放,至少讓六都「首長+議會」有足夠的政策工具和資源,可以發展自己的產業策略和環境(德國模式)。
      在六都的競爭下,只要有一、兩都成功,我們就會看見產業、經濟與政治的未來,且總統大選也可以「基於過去的政績」,而不是「基於空洞的承諾」。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台中電廠真的有問題

      昨天寫「空污之迷」時,台中電廠除了一兩台「歲修」之外,幾乎都是只使用 80%的運轉容量。剛剛查了即時報告,卻顯示#1、#3、#4、#5、#7、#10 都使用了運轉容量的95%。因為台中電廠十個機組都是燃煤,所以對空污的影響以及對人體的傷害遠遠超過燃氣電廠。
      如果哪天十個機組全開到 95%,總發電量將會是 5,225MW,比「核一+核二+核三」火力全開的總容量還大(5,144MW),差不多是全台總發電量的 12%。而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更是遠遠超過「核一+核二+核三」。
      另一方面,擁核團體一直不肯面對一個事實:台灣沒有財力在蓋新的核電廠;擁核的結果並非抱著先進的核電廠,而是擁著不知何時要出問題的破頭爛鐵。

面對不確定的有限歲月,該怎麼活?

      人是必死的,只是無法預知自己還有多久。即便確診有癌症,也還是無法確知療程的發展與預後——年輕人尤然。在這種高度不確定下,該怎麼掌握活著的每一天?
      年輕的時候,我確實思索過這個問題,也曾經認真地去面對過它。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公投結果,擁護婚姻平權且反核的人想必很傷心,期待「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人也很傷心,期待「民進黨也跟著倒,台灣會更好」的人,或許還是會很傷心。
      我總記得在英國BBC廣播上學到的一句英語:「revolution through a night」意味著(政治上)不可能的妄想——就像「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台灣人要想大幅度改變社會上既有的意識形態和慣習,絕對是要有數代的漫長努力和等待。

空污之迷

      去了一趟東海大學,住了一夜,鼻腔跟喉嚨都很不舒服。這不是我所認識的東海。台中空污的元兇是誰?不搞清楚,問題永遠解決不了,永遠任隨政客和那些為特定政黨╱哄騙、擺佈。
      我找不到台中市的資料,但是從台電所提供的全台電力相關資料看來,台灣空污的惡化確實跟火力發電有密切關係;而更深層的原因則在於核一、核二無法正常運作(貢獻度67%),以及工商業用電成本有關(貢獻度33%)。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文化與文明(二版)

      很多讀者把史賓格勒《西方的沒落》簡化成「歷史命定論」,並且把湯恩比的著作理解成「證明了史賓格勒的歷史命定論是錯誤的」。於是,這本書變成不值得一讀——實際上博客來也只找得到簡體字版了。
      這本書會在我心裡留下這麼深的印象和長遠的影響,其一是他提出了「文化(culture)」與「文明(civilization)」的差異;其二是他硬把希臘數學與近現代歐洲的數學看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精神產物,而讓我了解到「數學背後的人文精神與文化脈絡」。

2018年11月12日 星期一

罕有人聞問的內心世界

      2017年一月底寫完《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迄今已經過了一年又九個多月。在這二十多個月裡,一直在嘗試著要寫一本人文類的書,談慾望、心靈、人性、藝術、詩、大自然與道德的關係,想為「道德」、「美學」與「人文」翻案,談一談吻合人性事實的「道德」與「美學」,想談一談不同於千古以來「一廂情願」的膚淺「道德」和「美學」,談一談「風花雪月」以外真正值得「為之生,為之死」的人文。
      結果,一再失敗,一再重寫。歷經多次自以為「這一次應該可以寫得成了」,卻又在寫完七、八章(四、五萬字)以後再度擱筆;然後重新讀書,重新構思,重新寫綱要,重新下筆,..... 一再重蹈覆轍。
      這是不是一種必然?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手機的迷思——檔案互傳與影像品質

      坊間盛傳「蘋果系列與非蘋果系列的檔案很難互傳,電腦是蘋果,手機就一定要用蘋果」。其實用 189元買個兩用隨身碟就可以解決。
      另有一個說法是iPhone的影像品質比單眼相機好。事實是 2018年的 iPhone 旗艦機影像一定比不上 2018年的數位相機——除非你故意拿 2018年的 iPhone 去跟 2008年的超低階數位相機比。
      這一篇文章談談「其實你不需要被綁架」。

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上海圖書館的見聞與省思

      台灣人口2,358 萬,2017年GDP 5,793億美元;上海人口數2,418 萬,2017年GDP 3.13兆人民幣(約合4,613美元——2017年底匯率為6.5323RMB/US),兩者人口與總產值約莫相近。
     台灣的國家圖書館(1996年以前稱「中央圖書館」),藏書603萬冊/件(含善本古籍、線裝書近26萬冊),據說員工有 129人;上海圖書館藏書超過 5,300萬冊(將近前者的九倍),據說其中中文古籍線裝書約170萬余冊,善本2.5萬種17萬冊,員工 751人,年度預算約 7,775萬美元(2018年預算為53,880萬元人民幣,匯率約 6.93人民幣/美元)——以上數字應該是不包含上海市其他公立圖書館)。
      在上海圖書館度過兩、三天,在地下室的食堂吃了兩餐,感觸很深——尤其是「圖書館到底該長成什麼樣子」這個問題。

2018年10月3日 星期三

線上課程:研究方法精華版

      今年春天應邀到林口長庚醫院講課,把《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的內容濃縮成24小時,加上一些醫學界相關的資訊(譬如 Evidence-based medicine)和案例。聽課的人包括醫師和數位醫學院的教授,反應相當不錯。
      後來,聯經鼓勵我將課程再濃縮成三個半小時左右,不談論文撰寫等專屬於學術界的問題,以已經離校的人為主要對象,聚焦在「方法特性與問題特性」表的製作與應用,教他們「運用網路上的資訊和前人的智慧,解決日常生活要緊事人生大事職場專業研究上的問題」。
      這門課從今天中午開始在「Hahow 好學校」這個線上平台募資,課名「批判到創新:不是研究生也能學的研究方法」,課程總長>210分鐘(3.5~4小時),2019/01/01 中午 12:00上線(10/5上午已有 60人完成購課,因此確定一定會準時完成錄製並上線),預購期間特價至 2018/11/01。
      這篇文章談談為什麼要錄製這樣的節目?打算給什麼樣的人看?本文最後一節講費用與繳款方式

2018年9月17日 星期一

「轉型正義」的隱憂

      我才剛在8月28日貼出《「轉型正義」裡的仇恨、正義和轉型》一文,9月12日就傳出張天欽事件。
      「正義」向來都是說來容易做來難,而追溯歷史的「正義」更經常是價格高昂,過程艱險,結果不保證產出的「正義」必然大於被生產出來的「不義」——尤其是在台灣這種「只有統獨藍綠,沒有是非黑白」的社會氛圍裡,促轉會到底是「正義」的捍衛者或加害者,不到蓋棺不足以論定。
      張天欽事件究竟是個案?還是有結構性的因素使它(幾乎)必然要發生?在台灣的現實條件下,我們究竟該對促轉會的成立憂大於喜,還是喜大於憂?

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從「老人」觀點看入門手機與消費模式

      3G手機的服務至少還會延續兩年,之後的服務品質也許會下降;而我手上的按鍵機已經很老舊,該換了。那麼,是要花 $1,360元買一個新的 3G MOBIA(M106)?還是用中華電信「0元購機方案」免費取得 ASUS ZenFone Live 智慧型手機,或者用 990元取得 Samsung J4?
      中文網頁上的文章幾乎是對這些千元以下的「入門級手機」一片韃伐,年輕人也都勸我「沒必要花錢找罪受」。但是國外一群 'tech experts' 把 Nokia 2 評選為「Best Android Phone Under $100 in 2018」,另一篇 "Best Cheap Smartphones for under £100" 也把 Nokia 2 評選為第四名(而中華電信的「3G升4G」方案裡功能更強的 Nokia 2.1 只要 $290元)。這讓我很懷疑中文網頁上的一片韃伐會不會只是年輕人的觀點和消費習慣?
      於是,我做了一點功課,最後放棄花 $1,360元買一個新的 3G,而選擇了用 990元取得 Samsung J4。

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從國際看「台灣地位未定論」與兩岸未來

      西班牙泰隆尼亞自治區的獨立公投和蘇格蘭的獨立公投都吸引了許多台灣人的注意,因為它們挑動台灣人的敏感神經。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國際法上母國出兵鎮壓獨立運動是依法有據的。
      因此,無可避免的,泰隆尼亞在 2017年十月一日的獨立公投變成是一場最奢華的鬧劇:極低的投票率(42%)、極高的贊成率(91%),和極高昂的代價(10億歐元)——在西班牙最艱困,最經不起浪費的時刻(GDP從2008年的1.635兆美元掉到2016年的1.232兆美元,縮水25%;失業率雖然從2013年的27%降下來,仍舊高達17~18%)。
      台灣如果以及高的投票率和極高的贊成率通過獨立公投,會不會也注定是相同下場?
      國外學者的意見有大的共識,小的歧異,和不小的模糊地帶;而且不只牽涉到國際法,還牽涉到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隱晦的外交辭令與策略。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轉型正義」裡的仇恨、正義和轉型

      在近年來的所謂「轉型正義」裡,我只看到仇恨與報復,而沒有看到正義和轉型。如果這只是少數政壇垃圾的癖好,不值得評論;然而這現象反應著許多綠營支持者的共同潛意識,而且被操作成「天然獨」世代的教材,綁架著台灣社會,使她沒辦法走出統獨與藍綠,思索自己的民主與未來。
      本文試圖用德國、日本、波蘭三個案例的作法跟台灣對比,說明一個主題:「轉型正義」是撫平傷痕,記取教訓,忘記仇恨,走向未來;而不是傷口撒鹽,記取仇恨,忘記教訓,出歷史

2018年8月24日 星期五

誰在強迫你喝水?「學術+財團」?

      你是不是還在每天強迫自己喝兩公升的白開水和瓶裝水(飲料、果汁、啤酒、咖啡、湯通通都不算)?
      你必須了解四個事實:(1)許多關於「學童水分補充不足的學術報告後面都可能有瓶裝水的企業在贊助;(2)2002年的學術研究指出沒有科學證據可以支持「一個人必須每天喝兩公升的白開水」;(3)美國 Food and Nutrition Board 曾在 1945年建議成人每天補充 2,500CC的水,不過該文接著說「這些水絕大部分可以從餐飲中取得」(“Most of this quantity is contained in prepared foods.");(4)由於蒐證與直接量測的困難,專家之間目前對於「每天該喝多少水」仍意見分歧。

2018年8月20日 星期一

原子彈與85度C(下):85度C的事件脈絡

     我試著去拼奏「完整」的事件脈絡,卻因為個人時間、精力與能力有限,只能利用「斷簡殘篇」勾勒出一個粗疏的架構。
      從目前的線索看起來,影響最大的很可能是大陸網民的自發性行為;大陸官股的媒體《环球时报》確實介入操作,但該媒體一向帶有激進的民族主義色彩,很難說此事件是出自中共黨中央或對台單位的指示;綠營不像是有意介入操作,但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為何要強調該行程「不會是臨時起意」,則耐人玩味。

2018年8月19日 星期日

原子彈與85度C(上):真相與脈絡

      85度C事件有三種可能:大陸官方的操作為主,大陸網民的自發性行為為主,綠營的配合選舉而有的操作。事實如何,要看整個事件完整的來龍去脈。
      這就像:杜魯門為何要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2011年出版的一本書甚至稱這個決定為「最具爭議性的決定」。他自己說是要避免美軍的無謂犧牲,許多歷史學者都不接受這個說詞。史丹佛大學講座教授 Sam Wineburg 則提醒讀者評估一個可能性:為了向蘇俄展示原子彈的實際威力和駭人景象(詳下文)。
      一件事要徹底釐清真相,通常需要先掌握所有相關的事件脈絡和背景。本文先以原子彈事件為例,說明完整的來龍去脈如何影響事件的解讀,下一篇文章再回來談85度C事件。

2018年8月4日 星期六

文化的深度

      偶然看到「寻味顺德」這個節目,驚艷於它的文化深度與紀錄片的功力。想一想NGC的美食節目,想不起來有那一個會兼具文化深度與紀錄片的功力;想一想以紀錄片聞名全球的BBC,她的美食節目也很難有那一個會兼具文化深度與紀錄片的功力。
      再想想台灣,別說美食節目幾乎都嗆俗到難以忍受,各種收費的影音平台上更是充斥各種嗆俗到斃的風格。
      看著對岸的文化深度在提升,而台灣的文化深度在下降,心裡很不是滋味,卻又看不出任何改變的契機。
      台灣真的只能走一條「日趨下流」的道路嗎?

2018年7月24日 星期二

文人的怨懟——從「愛在巴黎破曉時」談起

      《愛在巴黎破曉時》(Le Week-end)是一部 2013 年的英國片,表面上在談一對花甲夫婦在婚姻中的愛怨交雜,骨子裡在談文人精英對自己際遇的怨懟——我頗訝異地發現,絕大多數中英文網頁都只看到表面故事,而沒看到深層的故事。
      對於看膩了好萊塢電影的人,或者動不動就「英美」並稱的人,這部片子很值得看,因為他會讓腦筋清楚的觀眾清楚看到英國電影和美國電影的性格、內涵有多大的差異。
      這一篇文章會談談這一部電影,不過我更想談談當代文人的怨懟。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你無法操縱 FB,但是別人可以——網路民主的假象

       MOD 第 252台「BBC Earth」剛播完一部紀錄片《BBC:矽谷的秘密 Secrets Of Silicon Valley》,接露大數據技術和臉書等社群媒體如何被結合起來,協助川普打贏選舉。
      你沒有能力操縱社群媒體,別以為其他人也做不到。就像,你沒有能力操縱股市,別因此推論其他人也做不到。
      科學家總是推託說:技術是中性的。主流經濟學者總是說:沒有人能操縱市場,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影響的能力。事實是:擁有最多資源的那些少數人總有能力在他們關注的議題上操縱科技、媒體與輿論的走向,而最後科技與媒體總是為他們服務——如果你讀過傅科(Michel Focault)的任何一本代表作,都有機會注意到:醫學(以及各種科學)總是在協助社會排除異己(other)。

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

專才與通才

      在「21世紀的弔詭:經濟發達,人性沈淪」這篇文章裡,我提到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东教授的演講稿「诸神之争与通识教育」,其中提到錢穆主張:「中国学问主通不主专,故中国学术界贵通人,不贵专家。苟其专在一门上,则其地位即若次一等。」我對此感慨良久。清末民初有中學與西學之爭,今天已經21世紀了,還要繼續這樣子地爭論下去嗎?
      錢穆甚至曾在《現代中國學術論衡·序》中說:「文化異,斯學術亦異。中國重和合,西方重分别。」真是如此嗎?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官司結束,心得分享

      張景森告我毀謗和損害人格權(損害名譽)一案,昨日二審終結定讞。刑事部分,張景森自知無法勝訴,在準備庭結束後立即撤回;民事部分,一審張景森敗訴後立即上訴,二審昨日宣判,張景森的上訴被駁回(只看到判決主文,106年上字第1235號)。
      由於台灣的法官裁量權過大,官司的勝敗總有一部分要靠運氣(別碰上深藍或深綠的法官),因此要在台灣扮演公共知識分子確實要很小心。底下分享心得,給那些忍不住想批評政治人物的讀者參考——如何評論時事但全身而退。

2018年6月6日 星期三

世界不會等待我們

      台灣的護照比大陸的值錢,不是因為我們邦交國多,而是因為我們的消費能力強,社會宜居程度高,其他國家不需要擔心我們跳機、滯留。所以,經濟實力的強弱與社會宜居程度的提高,還是比邦交國的多少要緊一些,甚至要緊很多。
      然而蔡英文只想擴權、鬥爭藍營與公教,而不積極處理產業、水電、勞資關係失衡等社會問題。再這樣下去,台灣將會在世界經濟地圖上消失。
      蔡英文上台以來,最醒目的政策就是以「轉型正義」為名誅殺國民黨與軍公教,勞資一起詛咒的一例一休,以及通過「司法改革」為名為總統擴權,使蔡英文同時掌控黨、軍隊、行政、監察、立法與最高司法權,踐踏三權分立的原則,成為實質上的獨裁者。我們可以預期,她只剩一步可以走:修憲改為終身執政。

2018年5月22日 星期二

肆無忌憚的留言污辱,長遠的社會效應不堪設想

      媒體電子化後,讀者獲得史前無例的龐大自由:任意污辱他人的自由。當媒體在其電子版下任由讀者肆無忌憚地污辱作者和其他留言者時,難道他們不覺得自己有助長惡風的責任?
      鄉民縱容不得,兩岸鄉民尤甚。而且,要節制這樣的惡風,並非不可能。連 PTT 都有版主維護「尊重他人」的基本機制,為何連聯合報和天下雜誌這樣自認為有報格的媒體都沒有最基本的節制機制?難道他們已經不在乎自己的報格?

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批判性思考的養成

      在AI、知識經濟,以及急速的產業變遷下,想要保持領先優勢的跨國企業越來越重視員工的創新能力、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能力——有些研究教育的人把這些能力合稱「高階思考能力」(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而相對地降低對專業領域知識的要求。
     譬如,一份2013年的調查顯示:75%的雇主希望大學強化前述能力的養成,前者中的93%且認為上述能力比專業知識更重要。而許多高等教育從事者更把這些能力稱為「21世紀所需要的能力」。
     此外,全球四大國際會計事務所安永(Ernst & Young,簡稱 EY)就曾在 2015年公開表示學校成績無法預測學生在該事務所內的專業能力、成長與長期成就。有些媒體就把這事件當做是「批判性思考比校內成績更重要」的訊號。
      但是,在朝向這個目標邁進的路上,不只有重重難關等待克服,甚至還很可能會一再迷途,走錯方向。

2018年4月28日 星期六

氣候暖化的爭議?

      科學不是萬能,經驗科學尤其很難宣告自己擁有真理。以歸納法為例,它是實證科學不可或缺的基礎,但是 Karl Popper 這樣的哲學界大老卻認為歸納法沒有任何意義,因為「太陽每天都從東方上升,不保證它明天還會再從東方上升」。嚴格地講,科學界擁有的是「迄今為止最佳的猜測」,以及(頂多)證偽(falsification)的能力。
      經驗科學的這一項弱點經常被無良的企業和學術工作者利用。菸草商曾在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裡贊助各種願意「尋找證據以否定、挑戰、質疑『吸菸會致癌』」的研究。現在,石化業相關的企業一樣地在贊助各種反駁「人類的作為(尤其是石化燃料)導致氣候暖化」的研究和言論。
      當你在 Wikipedia 裡閱讀「Global warming controversy」這個文件時,要設法分辨各種不同資訊來源的可靠程度,而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說:「科學界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共識。」——有些意見可能是標新立異,有些可能是個性偏激,有些可能是誇大其詞,有些可能有企業在背後贊助。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氣候暖化是騙局?

      YouTube 上面有一個影片「全球暖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宣稱:雖然地球確實有暖化現象,但它並非人類造成的,而是地球自然的氣候變化。
      這一部片子曾於2007年在英國 Channel 4 播出,Martin Durkin 編導。後來英國媒體監督單位 the Office of Communication(簡稱 Ofcom)的調查認定該片子最後的剪輯確實沒有公平地對待受訪的英國前任政府首席科學顧問 Sir David King 以及 Prof Carl Wunsch,因而違背英國廣電法「公平報導」的好幾條相關規定——事實上這兩位看到影片後都去函 Ofcom 申訴他們受訪時所表達的意見在剪輯過程中被偏頗地處理,以致觀眾從影片中所獲得的印象跟他們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有嚴重的落差。(詳情看英國 2008/7/22 各大報的報導)

2018年4月20日 星期五

我們需要的是不流血的革命——續論「通識教育」

      在知識分工越來越精細,且職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21世紀,「通識課該教什麼」這個問題,遠不如「什麼人適合教通識」以及「通識課的教法與預期目標,跟專業課程如何區隔」來得重要。後面兩個問題處理不當,開再多通識課也只是惹人厭。
      2005年高考北京理科状元田禾發表在「FT中文網」的〈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实验失败了吗?〉一文在大陸被轉貼很多次,大概是因為該文刺到很多人學生時代內心的痛點。

21世紀的弔詭:經濟發達,人性沈淪

      一向以來,經濟發展與科技發展的目的是將人類從苦勞與「不甘願」的生產活動中解放出來,以便從事「心甘情願」、「有助身心發展」的活動。
      事實呢?凱因斯在1930年寫了一篇文章,預測百年內人類每週只需工作15小時,就可以有足夠的產出,而解決基本的經濟問題。他並同時提出兩個警告:(1)如果人類無法減少每週工作時數,將會有科技性失業(因為生產效率太高,需要的勞動力太少,使得大量人口失業);(2)不懂得利用閒暇時間與「人生的藝術」的人,將會無聊到精神崩潰。
      結果呢?21世紀的人類生產力遠超過凱因斯的預期,但是經濟蓬勃發展的結果,卻是人性的普遍沈淪,以及專業以外能力的萎縮、退化——人類從多功退化為單功,使得與職場無關的人性普遍地萎縮。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深澳燃煤電廠的噩夢與解脫

      新書寫作困難重重,使我益加深居簡出地專心寫作,不出訪,也沒人來訪。
      難得來了一個長期以行動關心台灣的朋友,他很痛心地說:「詹順貴到底在想什麼?深澳燃煤電廠一旦營運,整個大台北地區都會淪陷在 PM2.5 的噩夢裡。難道除了核電和火力發電之外,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有,調整電價與產業結構,以便降低尖峰用電負載與耗電總量,同時保持經濟成長。

2018年3月21日 星期三

法律。理念。良知。社運

      法律只是形式上的公意,不必然代表正義——它有時候是外來政權假借民意遂行獨裁的工具,有時候是資本壟斷集團假借民意遂行剝削的工具,有時候只不過是集體的意識形態而已(雖然有時候它確實是吻合多數人或絕大多數人的良知)。
      理念如果與個人的良知無關就不值錢,如果與個人的良知緊密結合,放下理念的同時也等於背叛了自己的良知。
      個人的良知也不必然代表正義,因為人的「良知」也有可能是被洗腦的結果。因此,理念與「良知」必須一再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批判與檢視。
      但是,當你說出「法律高於個人理念」時,你要當心。因為,當一個人放棄良知的判斷而服從法律時,他有可能陷入跟Adolf Eichmann(納粹軍官,猶太大屠殺的關鍵執行者之一)一樣的邪惡罪行——就像 Adolf Eichmann 在法庭上一再強調的「我只是忠於我的職責」。

2018年3月19日 星期一

三十年來的致命傷:沒有產業政策

      企業聯誼磐石會舉行會長交接時,新任會長說了兩句我很中聽的話:「當全世界都需要我們提供的零件時,台灣的安危就是世界的安危。」「西進、南進,不如精進。」
      只要產業升級,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不可一日無台灣」的關鍵角色,台灣就可以走出「眾人騎、沒人疼」的弱勢島國悲情和油麻菜籽的命運,讓全世界擁抱台灣、關心台灣、力挺台灣。
      這遠比沒事在網路上爭論統獨、愛台或耍廢、嘴賤、當酸民更有價值。

2018年2月25日 星期日

沮喪乎?樂觀乎?

      我在 2011年3月貼上第一篇網誌,四月份的兩篇文章出乎意料地吸引了數十萬人點閱,使我誤判形勢,以為有機會通過網路為台灣的社會發展培植新的優質力量。於是,當年六月份倡議「台灣關鍵數據網」以及「台灣民主3.0版」。然而,2015年十月我離開農陣,接著在2016年二月宣布凍結(結束)「台灣關鍵數據網」,三月份又宣布關掉舊的網站,最近我又決定以寫專書(而且重點在人文書)為優先考量,盡量不讓其他事務(包括網誌的寫作)影響專書寫作。
      這些轉折,對於那些曾經被我喚起過希望的年輕人(尤其是那些迄今仍不願意放棄希望的年輕人而言),可能大到讓他們難以接受。於是,我又收到一封讀者來信,勸我別沮喪。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不懂塞尚,是人生憾事

      看懂塞尚,就會在他晚年(1900-1906)的作品裡看見莊嚴、崇高、神聖之情,人性的尊嚴,以及人與大自然結合時莊嚴與幸福。如果看不懂塞尚也看不懂范寬,恐怕靈性(spirituality)一詞很容易變成空洞的口號,毫無意義的贅詞,或者(宗教的與政治的)神棍詐欺信徒最常用的廣告詞。
      塞尚和范寬讓我相信:我不只是動物,而是比動物本能更多一點點可貴的東西。

2018年1月30日 星期二

我的眼裡只有人

      我不是基督徒,卻真的相信神曾經在人的心裡吹了一口靈,讓他有能力在內心深處聽見莊嚴、崇高、神聖的聲音。因此,對我而言,「人」比他所造的一切(名稱、地位,etc)都更尊貴、更有價值。
      據說:維根斯坦對人的最高評價是:「這是一個真正的『人』。」
      可是,台灣人眼裡沒有「人」,只有名牌、顏值、頭銜,統獨、藍綠,etc。每次見到陌生人,我只想通過談話去知道他是怎樣的「人」,可是每一個人都遞一張名片給我。我常是拿到手上看也不看就收進口袋,到了高鐵站就丟進資源回收桶。

百姓無能,累死百姓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政府無能,累死百姓。
      我每天的午餐都從一個巷口麵攤子買回家吃。今天老闆滿臉歉意地跟客人說:「很抱歉!辣椒小魚乾以前都是每罐一百五,今天起要賣兩百。物價一直漲,我們實在莫可奈何。」

細論共同作者的責任

      這兩年來我沮喪到等效於「非典型憂鬱症」,除了家人之外誰也不想見,不想知道台灣社會的事,不想評論台灣社會的事。螢火之光,只能照亮自己,照亮家人,不足以照亮黑夜籠罩的大地。
      一位法學界的朋友來信,說最高行政法院曾經參考我的一篇文章,審定一件涉及「教授掛名論文之學術倫理」的案件。剛收到這信時,絲毫影響不了我長年的沮喪。幾天下來,終於覺得:也許還是可以偶而講一點大是大非,為台灣社會點亮一點微光。
      底下闡述劍橋大學醫學院的共同作者規範,把內蘊的道理講更透徹點,讓關心是非的人參考。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國家是誰的?愛台怎麼愛?

      三個陌生的年輕人寫了三篇文章批判徐世榮的《土地正義》一書,希望我代為推廣。我早已決心引退,不捲入台灣社會各種齷齪的社會現象與評論,因此極端不耐煩地略讀了一下。沒想到三篇都有一些切中時弊且值得深思的論點,因此還是寫下此文。

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網上學園:確實只是個妄想

      在「網上文青學園——或許只是另一個妄想」一文中曾透漏想要跟付費的寫作平台合作的構想,目前這計畫已經胎死腹中,放棄了。
      另一方面,面對高教知識破碎化與職場技能破碎化所造成的「生命與存在的破碎、窄化與沈淪」的趨勢,我正在彙整自己過去的所有研究、閱讀與思考(哲學、文學與藝術中所展現的人性、科學與人文的方法論、經濟與社會發展),試圖建構出完整的圖像來呈現其機制,並思索破解之道(一系列的「生命導向的通識教育」課程與課本,正在寫作的新書即其總綱與導論)。
      此外,新書的寫作越來越需要專注,才能突破「深入」與「淺出」這兩個原則之間的矛盾。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遠離塵囂的孤寂與幸福

      我很喜歡華茲華斯的詩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而且我很懷疑心理學家馬斯洛有沒有能力讀懂這篇英國與愛爾蘭人在學校裡必讀的詩。
      很多人以為這詩是在讚美水仙,我以為是在描述(活在精神界的)詩人跟大自然(水仙)之間的深層情感,而且這種情感高度與深度僅僅只有在獨處而心中了無塵想時才會出現——詩人是在刻畫他內心的世界,而不是視覺所見的水仙。
      我想用這詩來說說我最近的「孤寂」,以及想要「邁向遠方」的那種心情。但是你別誤會,我不是「失意」,而是想要追求更高的幸福。如果我有機會成立網上的文青學園,我想要訴說的就是那種遠離群眾與塵囂的幸福。

網上文青學園——或許只是另一個妄想

      想停掉新竹的讀書會時,我捨不得在網路上下載聆聽的人,其中有些人真的把聽這些錄音當作人生的一件大事。想停寫部落格的時後,會捨不得那些認認真真地讀每一篇的人,其中有些人想從中找到提升自己生命的線索。
      然而網路傳播對我而言真的是一件不勝其擾的事,甚至讓我在寫作時不得不投鼠忌器,難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近日在思索一個折衷辦法:通過「付費」的機制在網路上成立一個「文青書院」,專門談一件事:如何善用自己的稟賦(不管那是什麼),通過閱讀與藝術欣賞等手段,去提升自己(和身週親友)的生命層次和生活品質(精神的、情感的、思想的、靈性的)——也就是說盡可能深入且盡可能淺出地談論、介紹人生哲學、探索人生真諦的經典小說、以及探索人性與情感深處的藝術品。此外,當人與現實世界已經通過全球化和科技失業而盤根錯節地糾葛在一起時,適度理解現實(從社會科學的角度)變成是支持一個人去追求精神性理想的必要性支援能力。因此,也會從這角度去談一些必須談的社會議題和結構性問題。最後,如何進行跨領域的閱讀與思索也將是能力較高者最終必須面對的事(為了自己的理想,也為了提升別人的生命)。

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遠方的鼓聲

      我在新竹帶了一個持續將近二十年的讀書會,昨天我終於宣布停課一年。原因之一是我的時間不夠用。
      同樣地,一直在考慮要停止寫部落格,卻又猶豫不決。以後也許會時斷時續,直到閱讀人數夠少的時候就擱筆不再寫了。
      我從十來歲起就認定:我活著,是為了提升自己和旁人的生活品質——情感的、思想的,而不是物質的(除非它匱乏到拖累或拖垮人的精神與情感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