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近況,以及一些讀書會和訪談的影片

      除了偶而外出演講之外,我現在每天過著日復一日的幸福生活:全天候地寫書(除了照顧身體所必須花的時間之外,其他時間全部在寫書,或者為了寫書而閱讀、思索,包括半夜睡不著的時候)。
      寫書為何幸福,後面再說。先交代篇名裡說的影片。

台北讀書會的錄影帶
      新竹讀書會已經改成兩個月一次的聚會,但是台北還有一個每月一次的讀書會,主題不一定。最近讀書會成員開始把讀書會的錄影剪接後貼在 YouTube 上面,一共四支。有興趣的人可以定期在 YouTube 上面搜尋「清大彭明輝教授讀書會」看看。

「真識」系列訪談
      「真識」是謝宇程最近創立的「事業」,業務內容可以看他的網站。我跟他約好每個月見一次面,談一些「人生感言和回憶」。之後,由他剪接成一些短片,然後再貼在 YouTube 上面。目前已經剪成兩支影片,有興趣的人可以定期在 YouTube 上面搜尋「彭明輝人生回憶 」看看。

比王陽明更幸福(1)問題意識
      前一陣子發了一個願,想要利用自己未來剩下的時間(不確知是多久),為認真求活的大學生寫一系列的書,我把它們稱為「通識系列」。
      所謂的「通識系列」,是指「本科的專業知識之外,最值得在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學習、思索」的核心問題,和回答這些核心問題所需要的觀點、能力。譬如,對科技與人文的基本認識,面對愛情與婚姻的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etc。
      會想要寫這一系列的書,是長期醞釀且一再變更計畫的結果,因此背後的寫作動機就可以寫成一本十萬字以上的書(所以,說不清楚的就乾脆不再說了)。最後下定決心,是因為去年年底寫了一篇王陽明的生平回顧(原擬作為「慾望的美學」的書稿,所以還沒發表),感慨很深,就發了這個願。
      王陽明聰明過人,但是年少時就以為學聖賢才是第一等事。十八歲那年拜訪著名的理學家婁諒,聽他說到「聖人必可學而至」時深信不移,因而更加勤奮地研讀諸經、子、史。後來格竹失敗,接著讀聖賢書的領悟總是跟朱熹的解釋牴觸,因此認定自己沒有那個天分(「聖賢有分」),就放棄心願,專心於功名。偏偏他對於「人活著,到底有什麼值得追求的」一事始終無法忘懷,因此一度想要出家去修道,還真的找了個洞窟去修煉。這樣子迂迴折騰了二十年,直到三十七歲那年的某個深夜裡,才在龍場驛第一次悟道。後來,他感慨地跟弟子說:「吾幼時求聖學不得,亦嘗篤志(仙佛)二氏。其後居夷三載,始見聖人端緒,悔錯用功二十年。」
      這一句「悔錯用功二十年」讓我感慨極深:難道每一個世代面對自己的安身立命,都一定要先「悔錯用功二十年」?或者甚至像托爾斯泰小說裡的伊凡伊列區,臨死前才發現自己一輩子都活錯了?
      遠的如「死生大事」先不說,一般人總是可望找到終生相伴的伴侶,但是在既有教育制度裡,絕大多數人甚至連「愛情是什麼」和「婚姻的實況如何」都是靠自己跌跌撞撞地去摸索,以至於很多人終其一生還是活在偶像劇的幻覺和現實婚姻的無奈(或殘酷)裡,而始終不曾從前人的經驗獲得任何啟發、教訓,也沒少走一哩冤枉路。
       Must it be so?!!!
      王陽明悟道至今已過六百年,王陽明過世到現在也已經五百九十年,難道人類在過去六百年來沒有任何可以讓後生借鏡的心得嗎?
      啟蒙運動到現在也已經三、四百年,難道我們今天還只能窮抱王陽明的「傳習錄」,而沒辦法對人性、人心有比「存天理、去人欲」更貼近人性、人心的領域嗎?

比王陽明更幸福(2)21世紀的通識教育
      其實,西方在啟蒙運動以後有許多重要的心得和累積,絕對足以讓我們遠比王陽明死的時候更知道該如何安頓自己的身心。尤其是今天的行動運算和數位資料庫之完整龐大,更是讓我們在任何一個人生重大問題裡都輕易可以找到許多前人的智慧可以借鏡。
      就像我在台大演講時說的,人類若是每一代都只靠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人類早就已經停止進步——人類不可能一代比一代基因更「先進」;真正讓人類持續進步的,是因為每一代都可以借用前一代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前一步。
      那麼,面對愛情、婚姻、人生意義等重大問題,難道我們沒辦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認為有可能,而且通識教育就是一個執行這個計畫的最佳平台。問題出在目前的通識教育是由一群只有專業知識的人拼湊起來的,很像瞎子摸象,沒有整體性。更嚴重的是,通識的教法仍舊依循華人「傳授知識」的老路,以及沒有借助於21世紀的行動科技和龐大的數位資料庫。
      我曾想過要結合仍舊在職的通識教育老師們一起研發一套適合 21世紀的通識教育,從教育理念、目標、教材與教法一體打造,使它可以擔負大學畢業生專業知識以外所需要的能力,讓他們能個因稟賦地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在做過一些嘗試和接觸之後,很務實地體認到:我心目中的通識教育離目前通識中心教師們的想像和經驗太遙遠,要跟他們合作,恐怕遠不如自己關起門來動手作。
      我猜,只有先把教材給寫出來,這些只受過專業訓練且還在拼著寫論文的老師們才有機會知道我在講的「通識教育」到底是什麼意思。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至今已經印了 1.75萬冊,電子書也擠入博客來電子書排行榜前十名。這讓我相信:好書不一定好賣,但是總會有被發現的時候。

比王陽明更幸福(3)或許是最後一個心願
      人生最難得的,是找到一件值得作,且約莫是你的能力與人生際遇所許可的諸事中最值得做的事,然後死心踏地的日復一日地做——這就是真實人生裡的「安心立命」,或者「the calling」。
      我現在就過著這樣的生活。
      因為一些偶然的際遇和長期的思索、累積,我目前選定了「科技與人文——爭議與迷思」為題,作為這一系列著作的第一本。
      我大概是在今年十月下旬開始構思這一本書,之後就把所有的時間都投注在寫這本書,幾乎除了吃飯、睡覺、運動以外的時間都在這本書,以至於無法(捨不得)擱下這本書的寫作去理睬現實的事務,也無法擱筆去寫部落格。
      這本書(和這一系列的書)將會是由淺入深,淺到大學生就可以讀懂一大部分,深到可以值得大學畢業生一輩子反覆回想與反芻裡頭的問題和線索;它預設的知識很少(有點像 textbook),但是每一章一個主題,每一章後面附有最新的期刊論文與專書當參考文獻,可以讓讀者循線找到進一步的文獻去深化閱讀與思索(有點像 source book)。
      每一章的主題都是攸關人生的重大問題(譬如:有沒有「愛情的科學」、「結婚的人是不是比較幸福」),但是讀完全書後你會對大學的每一個科系可以如何協助你回答人生重大問題有一個概略而相當完整的了解。
      這一套書想要培養讀者一種能力:「跨領域視野,系統性思考,結合21世紀的數位科技和批判性思考,汲取前人的智慧,開拓自己的生命廣度、深度與價值」。
      一共要寫幾本?有能力寫幾本?老天爺給我的時間一共能寫幾本?我不知道,也不掛意。我猜這是我人生最值得走的最後一段路,也許很長,也許很短,「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以後
      以後如果我又很久、很久沒寫部落格,應該就是專注於這一套書的寫作。
      No news is goo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