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 星期二

通識教育3.0:以學習者為中心,問題導向

      通識教育在台灣是營養學分,在大陸是「吹水課」,在好幾個國際學刊(J General Education)上面同樣地是「老師頭痛,學生乏味」的課。
      在我看來,它真正的困境是:還沒徹底看清楚學生和社會最急迫的需要,也沒徹底看清楚自己需要跟其他系所截然不同的教材與教法,因而也沒充分意識到自己需要截然不同於其他系所的研究,更沒意識到自己必須(且確實可以)成為一種獨特且獨立的學術專長與學術領域。
      簡言之,通識教育還沒找到自己在大學教育中最適合、最擅長且不可或缺的角色。

表錯情的通識教育 1.0 & 2.0 
      通識教育 1.0 把自己定位在「全人教育」與「博雅教育」,通識 2.0 把自己定位在各學院的導論課程,企圖培養學生「跨領域溝通的能力」。立意都甚佳卻沒能緊扣學生和社會最急迫的需要,所以很難成就任何具體的目標。
      具體而言,即便30年前那些相當優秀的清大學生也都卯足精力還往往不足以應付本科系的課業,如何有餘力奢談「全人」、「博雅」與「跨領域溝通」?至於其他學校不那麼聰明或不那麼用功的學生,更難以奢望他們「既專精且博通」了。
      然而學生真的沒時間應付專業以外的要緊事,或者對專業以外的資訊(知識)毫無興趣嗎?
      不是!他們想了解愛情,想學批判性思考,想知道「何謂正義」,想知道兩岸會不會戰爭,去大陸或東南亞求發展會不會比較好。
      大學畢業生除了專業知識之外沒有其他急迫或要緊的能力需要培養嗎?
      我看到的是:許多人畢業十年後才發現,自己畢業時學了許多一輩子用不著的專業知識,卻又嚴重欠缺很多人生必需具備的能力。
      他們沒有處理個人情感(核心價值、人生意義、面對孤單寂寞與孤獨的時刻)和家庭情感(愛情、婚姻、親子)的能力。
      他們恨房價高到使房地產變成實質上的世襲,卻不知道該恨誰或不該恨誰;他們看見大陸的崛起與台灣的沒落,不知道該不該去大陸求發展;他們看到東南亞與南亞的崛起,不知道對台灣而言這意味著什麼樣的機會與威脅;他們羨慕新加坡與韓國,卻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崛起,又付出什麼代價。他們看不到台灣的未來,卻不知道該恨誰或怪誰,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脫困,該如何脫困。
      他們想知道的事情很多,但是本科系的課不教,通識課也不教,只能在網路上被各種網紅哄騙、戲弄。

重新定位:通識教育 3.0
      馬雲說:有埋怨的地方就有商機。通識也一樣。教育的首要目標(任務)是滿足學生當下與未來的急迫性需要,行有餘力再談更高遠的目標。
      我心目中的通識教育 3.0,是「以學生的需要為中心,以問題意識的啟迪和相關線索的告知為導向,以文獻回顧與實證研究為本」。
      學生現在關心愛情,就該彙整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成果來跟他們談愛情,引導他們走出網路與社會訛傳的各種愛情幻象與迷思。學生不確知結婚的人會不會比較寂寞,或者離婚率為什麼會那麼高,就彙整相關學術領域的研究成果來跟他們談婚姻的真相,讓他們在紅坦前猶豫時知道該想清楚哪些問題,也知道紅坦後面有什麼風險,甚至知道要如何因應(或者有心理準備)。
      學生不知道大陸的實情,就該彙整國內外嚴謹的學術研究,跳出藍綠與統獨,如實地讓學生了解中國在當前的世界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他有哪些發展潛力,面對哪些難題,是不是真有餘力攻打台灣,etc。
      學生羨慕新加坡與韓國,就該彙整學術研究,讓學生了解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付出哪些代價,以及台灣該如何借鏡與警惕。
      然而這絕不意味著:通識只是虛擬平台,可以到各科系借將。任何人想要教通識課,理論上應該先「職前訓練&在職訓練」,了解通識課程在教材與教法上的獨特性,並且以嚴肅的態度進行「再生產」,之後才能算是適任的通識教師。

通識教育的獨特性
      通識不該是各個學院的導論課,而是各學院既有研究成果的再生產,而非移植或簡化。且讓我以人類學導論為例。
      在人類學系開授人類學導論,目的是要讓學生認識這個學術領域的精神、方法、分支與主要內涵。它是知識導向、專業導向。
      在通識開人類學導論,它需要先思索「人類學界的研究成果如何可以有益於其他科系的學生」。譬如,人類學擅長擱置自己的主觀,盡可能排除預設成見地去理解異文化的核心價值、思考邏輯,之後(或者同時)看見自己預設的成見、歧視與偏見等。如果可以把這種核心能力加以轉化,至少可以在三個方面有益於非本科系的學習者:(1)我常說婚姻是兩個不同價值、文化的個體的結合,他們的歧見往往不是理性溝通(其實是不自覺地硬要把自己的成見、價值套到對方頭上)可以解決的,必須要有人類學的基本涵養,才比較能同情地(如實地)理解對方,有了理解才會有真正的尊重與彼此的疼惜;(2)當台商前進大陸或轉戰東南亞時,他們不只是需要了解當地的語言,更需要了解當地的核心價值與政商邏輯;而人類學不只擅長認識異文化,同時還擅長從整體觀點(Holistic view)去了解一個社會體系的實際運作(相較之下,Robert K. Merton 的社會體系觀點比較像物質科學的機械論,而人類學的社會體系觀點比較像生物科學的有機觀點),因而可以提升理工與管理學院學生開拓國際市場(從設計到行銷)的能力;(3)可以提升學生「文化旅遊」與「社會考察」的能力。
      假如以這三個核心能力的涵養作為通識教育的目標,它所發展出來的課綱、教材與教法就會截然不同於人類學系適用的導論課。
      其次,人類學系的學生要麼有志於認識人類學,要麼認命地必須了解人類學,他們原本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學習意願,很清楚人類學導論跟自己的未來有何相關性(relevance)。
      然而通識教育的每一堂課卻都必須先思索課程內容跟學生(學習主體)的未來有何相關性,並且在前幾堂課迅速告知學生,啟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建立起該課程跟學生的相關性;並且在課綱、教材、教法與現場教學的過程隨時保持著這個相關性。這樣才有機會擺脫「營養學分(吹水課)」的宿命。
      因此,通識教育的每一堂課都是對於其他專業領域既有研究成果的彙整、遴選、轉化與再生產。在這過程中,不管是課程目標、課綱、教材與教法都需要紮紮實實的研發,而不只是轉借或移植。也因此通識教育是一種獨特的專業,想要好好地教通識課的老師都應該先接受通識教育相關的職前訓練與在職訓練。
      不過,為了避免重蹈自以為是的覆轍,我們必須先循實證研究的方法去回答:既存的「好的通識課」在題材、教材與教法上需要具有哪些特質?

從既有的通識課借鏡與學習
      基本上,好的通識課應該是既叫好又叫座。其次是叫好且有一定的接受度,但不夠叫座。
      我心目中出色的通識課至少有三門。Michael J. Sandel 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和《不該用錢買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What Money Can't Buy: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是其中兩門。Robert Reich 的大學部跨系課程「Wealth and Poverty」是第三門。細節暫時無暇細說,也許以後另文詳談。
      有趣的是,好的通識課本通常有很大的機會在出版後成為優質的暢銷書(Michael J. Sandel 的兩本書都是實例)。反之,優質的暢銷書也都值得通識教育取材和取法。因此,只要是國內外內容可取暢銷書,都有機會當作通識課教材設計的重要參考。
      至於既存通識中叫座的課程也值得參考與研究,以便具以分析(佐證)學生能接受的通識具有哪些特質。這些課中有些是嘩眾取寵,有些僅只是上課輕鬆而給分甜,因而不見得有參考價值。然而有些是上課的技巧與議題的設定貼近學生想了解的問題或能力,同時又上課輕鬆給分甜,這樣的課程也有助於我們回答「好的通識課程需要具備什麼要件」這個必須先回答的問題。

通識課的選題與取材
      粗略地說,通識課主要是培養學生處理個人問題(情感、核心價值與他們在社會上的角色定位)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能力。
      在這兩個範疇內,有些是大學生已經具有足夠的問題意識且急於求解的,針對這樣的問題去設計通識課比較有機會「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最容易想到的是愛情、婚姻、兩代溝通(與父母溝通)的問題等,他們一向是許多大學生會關心的問題,但是回答的方式(具體事實)卻與時俱遷(離婚率、離婚的理由、婚與不婚的理由、維持與傷害兩性親密關係的因素等)。坊間也有許多相關的暢銷書,然而十之八九是違背社會科學界相關的研究觀察,純屬個人的以偏概全或一廂情願。
      學生對時事、世界局勢、台灣現況與困境等議題的關心往往會反應在社群媒體上,國內外相關的學術界對這些議題也可能已有一些研究。此外,國外較優質的媒體(譬如我常看的 DW)往往會針對值得關注的全球發展趨勢製作深入報導,譬如 AI的發展趨勢和隱憂、社群媒體對青少年的負面作用與傷害、AI與深度偽造的假消息、ChatGPT 的近況與未來等。這些都是通識課選擇課題時的啟發和參考。

從教育領域借鏡與學習
      在教材與教法方面,教育領域其實有許多研究和心得都值得參考與借鏡。譬如 learner oriented teaching、Inquiry-Based Learning 等,以及許多關於學習意願與學習興趣的研究等。

建立通識的專業與尊嚴
      通識教育唯有建立起自己的專業性,吻合學生和社會的需求,才能獲得學生和其他系所教師的肯定與尊重,也才能有尊嚴地在校園內立足。
      唯有當通識建立起自己的專業性與尊嚴之後,才有機會吸收更多優質且有理想的教師,一起提升大學部的教育品質,讓更多人可以帶著面對人生與台灣社會發展困境的能力離開學校,展開他的終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