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 星期四

遇見好書,永遠不嫌太早

高二時買的書
      最近到建國中學和新竹中學演講,講題「困境與抉擇」。剛開始的一小部分是重複三十年前在網路上被不斷傳閱了十幾年的文章「困境與抉擇」,大部分的演講內容是要解釋該文最後一段所說的:「我沒有過困境,因為我從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斷地和別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內在真實的累積。」
      用一般人的話說,我想解釋自己怎麼敢「不在乎外在的得失,只在乎內在的累積」。用《湖濱散記》裡的話說,為什麼我會聽見遠方的鼓聲(而別人聽不見),而且膽敢跟隨著鼓聲遠離群眾,走入杳無人煙的荒野,越走越遠。
      關鍵性的變化,幾乎都發生在我國中與高中的六年裡。

2021年12月2日 星期四

音樂與「慾望的美學」

      年紀越大,對人性的事實了解得越完整、細膩而深刻,我對於「客觀」的道德「律令」越是反感。我逐漸相信:公領域(涉及他人)的事件應該交給法律規範,涉及個人(私德)的事應該交給當事人去抉擇。至於個人情感與欲望的抉擇,我寧可稱它為「美學」,而不是「價值哲學」或「倫理學」,主要是得自於聆賞音樂時的啟發。
      不過,我所謂的「美學」又迥異於歐陸哲學體系的「美學」,甚至是康德與黑格爾都完全不懂,一百多年來的哲學系從來都不教(也不曾學)的那種「關於情感與可欲的品味與抉擇」——它根植於我的文學欣賞、美術欣賞與音樂聆賞的體驗裡,也跟我曾經有過的一段「禁慾史」密切關聯。

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伊比鳩魯揹了上千年的黑鍋

      伊比鳩魯(Epicurus)經常被說成是「享樂主義」(hedonism)的代表,他若死後有知絕對會嚴厲抗議。
      譬如,他在〈致梅瑙凱〉裡說:「快樂並不是無止境的宴飲狂歡,也不是享用美色,不是大魚大肉或美味佳餚所帶來的享樂生活;而是運用清醒的理智,研究和發現所有選擇和規避的原因,把導致靈魂最大恐懼的觀念驅逐出去。」
      米蘭.昆德拉也在《緩慢》裡為他抱屈:「在今日通行的語言中,享樂主義指涉對淫蕩或邪惡生活的非道德的喜好。這當然是不正確的:伊比鳩魯,第一個提出『享樂的偉大』的理論家,對快樂人生的定義是十分吊詭的:不受苦的人是在享樂。因此,享樂主義最根本的概念其實來自痛苦:如果我們知道如何避開痛苦,便會快樂;而享樂帶來的不幸往往多於幸福,因此伊比鳩魯只建議謹慎、有節制地享受人生。」

2021年11月1日 星期一

人生的困惑該問誰:「人生哲學」的疑點與困境

      許多文青的真正困擾是:「活著,為了什麼?」「怎樣才能走出虛無感,找到人生的意義與方向?」「怎樣活,才(最)值得?」連托爾斯泰跟維根斯坦都曾經為此困擾到長年濱於自殺邊緣,卡謬也在20歲左右時困擾到在札記裡寫下:「人必須生存,必須創作。必須活在濱於哭泣的情境裡。
      在中文世界裡,這些問題通常被歸類為「人生哲學」。但是這個詞一直停留在語意模糊而應用浮濫的狀態,也一直欠缺嚴謹的研究和論述,因此很難提供真正有益的指引。
      至於英美哲學界,則沒有任何哲學分支跟它對應。一個劍橋哲學系畢業的女孩曾跟我抱怨:我把人生的困惑拿去問教授,教授卻說「親愛的,這問題屬於文學(存在主義小說),而不是哲學。」
      這個現象在千禧年之後有了小小的變化,卻仍跟真正的需要嚴重地脫節。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五種告別式:誰在跟誰說再見?(答客問)

      我怕跟臨終的人告別,因為不知道該說什麼。撒手歸西可以是喜,可以是悲,因人而異;我卻通常無法研判臨終者的內心,所以即便是熟識或舊友,我通常是不去探訪臨終的病人。
      第一次打破這慣例時,臨終者已經睜不開眼,也開不了口;我默默地握著他的手,不知道該怎麼辦,尷尬得至今記憶猶新。後來兩次,都被託付遺願,卻都沒能履踐,至今始終梗阻在心頭,過不去。
      至於歿世之後的告別式,我倒是參加過幾場,自己為爸媽各籌辦了一場,也認真思索過自己的告別式。

2021年10月5日 星期二

疫苗的保護力能持續多久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說的是:醫學界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下結論。其次:美國 CDC 在 9/17公布的資料顯示,對於因各種原因而住院的病患而言,輝瑞BNT的保護效力有機會在四個月內從91%降到77%,但是也有證據說它的保護力持續維持在90%以上,因此對於美國 CDC 所公布的資料該如何解讀,專家之間意見仍舊分歧。其三,紐約時報在 9/17 發布相關報導時所蒐集到的資訊顯示: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在相同期間內只從93%降到92%。其四,9/17以前唯一超過六個月的實證研究顯示,抗體的保護力通常會隨時間下降(速度因人而異),但是 mRNA疫苗所激發的 T-細胞和 Memory B cells 則具有可持續的保護力。

2021年10月4日 星期一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第二版 10/7 上市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第二版即將上市,新增了三章,大幅改寫了兩章,同時將整本書潤稿過一次。
     這本書已經銷售近六萬冊,入選過2012年度博客來暢銷書排行榜第七十九名,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好書」,以及香港《信報》「四十歲前必讀的四十本好書」。
      台灣的媒體品質持續在下降,出版界嘩眾取寵的書越來越多,讓我擔心年輕的世代會在眾聲雜沓裡失去自我。
      很希望能藉由各位朋友的介紹和推廣,讓這本書可以像過去十年來那樣陪伴新世代找尋自己的方向:從高中生、大學生到職場新人與新婚佳偶。至於二版與一版的主要內容差異,我寫在「十週年版自序」(詳見內文)。

2021年10月1日 星期五

一部好電影:Pieces of a woman(Netflix)

      這部電影是Netflix發行的,把片名給翻譯成「女人碎片」是嚴重地辭不達意(內詳)。
      這部電影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我們可以藉著它去思索很多深刻的問題。譬如:(1)我們可以如何面對(走過或走不過)類似的悲劇?這部電影不帶批判地提供了三種方案,其中至少有一種起人深思;(2)在最需要彼此的時刻裡,一對情侶有沒有辦法相互扶持,度過生命的谷底?假如沒有做到,是誰的錯?或者,是不是非得要質問『誰的錯』?這部電影提供了許多有助於觀眾去思索的線索,但是都跳出了好萊塢的俗爛框架,更深刻,也更吻合人性的事實。
      此外,這部電影提供許多線索,讓我們清楚看見許多電影跟小說(劇場)的本質性差異,也啟發我們去思索:「作為一種藝術表現的形式,電影的獨特性與核心價值是什麼?」

2021年9月30日 星期四

突破性感染的具體統計數據

      所有疫苗都會有突破性感染(break through),問題是突破的比例,突破後的症狀是否較輕微,以及死亡率是否較低。
      Minnesota 州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州接種過完整疫苗(通常是兩劑,Johnson & Johnson 是一劑)的人共315萬人,其中染疫的有2.8萬人(佔315萬人中的0.89%),住院的有1,495人(0.047%),死亡的有160人(遠低於美國年度死亡率:每10萬人中有約867.8人死亡,因此可以視為「因COVID-19而死亡的人數接近零」)。
      此外還有很多數據顯示疫苗確實有顯著的保護作用。

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人文學科有何價值?

      在思索「通識教育內該有何人文教育內涵」時,不經意地發現英美兩國都有裁併人文科系的危機感。許多專文和專書都以「The Value of the Humanities」為題,其中一本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FBAHelen Small 所寫的,旨在回答政府與校方的質問。
      當一個系必須面對校方質疑,去回答這個系有何存在的必要時,氣氛想必是挺悲涼(悲壯)的?
      另一本書Permanent Crisis: The Humanities in a Disenchanted Age 更直接用書名點醒主題:在一個鮮少有人相信超自然力量與超驗(先驗)價值的時代裡,納稅人有何必要聘一大堆人去鑽研(寫作)他們不關心、不相信,也讀不懂的艱澀論文?封面照片也選得好:一個失去頭部的古希臘或羅馬雕像。

2021年9月1日 星期三

捍衛民主的核心價值

      絕大部分的人在捍衛民主體制時,都是靠著直覺、想當然爾的意識形態,頂多是捍衛「投票與言論自由+身體權與財產權的保障」。但是,如果政治的決策是由少數人壟斷,經濟發展的利益也是由同樣的那些少數人所壟斷,這是封建貴族制度,還是民主政治?
      當美國的經濟學者大多數(絕大多數)同意 Thomas Piketty 的研究結論(經濟成果絕大部分被頂層的1%人所攫取),且美國的頂尖學者也以實證研究證實美國政治決策實質上是由少數人所壟斷(of the few, by the few, for the few),甚至被 BBC 說成是「寡頭統治」時,你認為「投票與言論自由+身體權與財產權的保障」是否完整涵蓋了民主的核心價值?
      「民主核心的價值」是什麼?如何「捍衛」?這些問題實際上是很不容易回答!

2021年8月15日 星期日

美國為何無法消滅貧窮?

      這篇文章有兩個核心的問題意識:(1)美國的貧窮人口是否確實遠比中國多?若然,為什麼會這樣?可以用這個事實證明美國式民主不如中國式的一黨專政嗎?(2)我們有可能在台灣的頂大通識課裡講解相關理論與證據,並且讓全校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大致上理解前面這個問題,足以據此判斷要不要支持政府的相關除貧政策嗎?
      而且,我雖然也非常關心除貧的問題,但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更在於思索:通識該教什麼?該怎麼教?真的做得到嗎?
      原因是:我一直在思索通識教育改革的問題,以及自己能在這個課題上作些什麼事。其實,前幾篇文章也都是暗藏著這樣的思索(且待下文詳解)。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的困境與挑戰

      近年來歐美在經濟、政治與社會治理上出了許多重大的紕漏,不僅讓人對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起了疑心,甚至開始懷疑新加坡的「一黨政治」或「精英式威權統治」會不會比英美的民主政治更有效率,甚至更近於「均富」的理想(2020年人均名目GDP:63,545美元,新加坡59,798美元,英國40,285美元;基尼係數:美國0.39,英國0.36,新加坡0.35)。
      此外,雖然中國的基尼係數遠高於台灣(0.47:0.34)而人均名目所得遠低於台灣(10,262美元:32,123美元);但是中國國力日強而外交官鄉民們氣焰日盛,台灣則從2004年的人口統計就開始顯現出「四不一沒有:不婚、不育、不養、不活,沒有前景」的黯淡景象。
      面對這些事實,我們還要不要繼續擁抱民主政治與市場經濟?我們的問題到底是出在民主政治還是市場經濟,還是兼而有之?我們真的有機會「整修」它們嗎?

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社會科學足以認識╱治理當代中國嗎?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的2020年GDP已佔全球的17.4%,僅次於美國的24.7%,遠高於日本的5.97%。於是無數中國人的血液裡沸騰著「大國崛起」的亢奮與驕傲(蠻橫)。然而「大國崛起」是什麼意思?
      根據中國銀行的報告,北宋GDP佔全世界80%,而欽徽二宗被擄;南宋GDP佔全球50%,而偏安江左且亡於蒙古;萬曆年間GDP佔全球80%而國勢日衰,埋下亡國之禍根。
      「大國」與「強國」的差異在哪裡?社會科學有能力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由盛而衰或由衰而盛的關鍵因素嗎?既有的社會科學是否足以讓我們了解一個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如果我們對人類社會的了解都是典型化(簡化)的模型,如何確保我們的模型不致於過度簡化(簡化到嚴重誤導我們對事實的認知,成為意識形態的根源)?又該如何確認我們的模型確實沒有過度簡化?

2021年7月2日 星期五

社會科學與人類的未來

      古典人文與社會科學其實是兩個性格殊異的領域,卻又必須保持「既有距離又藕斷絲連」的複雜關係。譬如:我們不能用古典的人文觀念(理念)去評價涉及群體互動(公領域)的事務,否則往往禍害無窮。另一方面,社會科學的研究如果欠缺人文的關懷,不只禍害無窮,還會絕情、泯滅人性。
      此外,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本質大相逕庭,必須維持「既保持距離,又隔岸對話」的複雜關係,以免社會科學過度模仿自然科學而忘了自己是誰,結果又是禍害無窮。

2021年6月18日 星期五

康瓦爾共識將取代華盛頓共識嗎?

      七大工業國高峰會在6/13落幕,中文報導的重點多半在疫苗與氣候變遷、全球供應鏈與兩岸局勢,只有一篇FT中文網的報導把重點放在經濟政策與經濟思想的轉變,並且宣告:未來各國的經濟政策可能會從「華盛頓共識」轉向「康瓦爾共識」。
      什麼是「康瓦爾共識」(Cornwall consensus)?它對全球勞工(受薪者與自聘僱者)的處境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解迷:染疫死亡者,三成打完兩劑疫苗?

      張上淳在 6/14 的記者會上驚爆:英國所有感染印度變種病毒株的死者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已打過兩劑疫苗(BBC的報導證實這消息:42個死者中有12個已經在兩週或更早前接種過兩劑疫苗)。這個消息嚇壞很多人——包括我。
      打疫苗到底有沒有效?
      其實,在上述BBC的6/12報導中,完整的數據是:在感染印度變種病毒的33,000案例中,有 223 人最終住院;這些住院者中僅有20人打過兩劑疫苗(佔住院者的9%)。
      此外,5/28 英國釋放出的訊息是:英格蘭地區有5,599個案感染印度病毒株,其中僅177人(3%)有打過兩劑疫苗;5,599個案中有201個住院,其中只有5人打過兩劑疫苗(佔住院者的2.5%),45人只打過第一劑(22%),剩下的138人沒打過疫苗。
      針對印度變種病毒株而言,疫苗顯著地有降低感染與住院的風險,為什麼對於降低死亡的風險卻似乎不那麼顯著?

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

鏡頭的暴力:紀錄片的倫理(下)

      紀錄片《麥收》用鏡頭記錄下農村女子(主角紅苗),為掙錢替老家的父親治病,去北京從事性工作,卻被同行姊妹淘(閣閣)和男友出賣的複雜感受。導演徐童講到他想要用鏡頭刻畫底層社會生存情境時的動機:「在主流社會視野之外的一個隱性的社會存在,而且這些人是我們金字塔的底座,人數之大,他們生命的樣式之慘烈,非常的讓我覺得很有同感。」
      然而他的手段卻嚴重違背紀錄片倫理,包括不顧被拍攝者閣閣的反對,對許多入鏡者隱瞞拍攝的動機(未曾告知還在持續拍攝),不在乎主角紅苗及其家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嚴厲傷害。因此在「豆瓣」有許多觀眾留言表示憤怒,香港有團體發起抵制活動,台灣的苦勞網也用社論「《麥收》爭議不瑣碎,請不要迴避」具體指出其中違背紀錄片倫理的事實(但不完整,下詳)。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鏡頭的暴力:紀錄片的倫理(上)

      鏡頭不會殺人,卻可以造成比刀槍更嚴重的傷害!
      一部紀錄片如此結尾:年近六十的父親帶著已成年的弱智兒子,在昏暗的細雨中遠去,突然丟下一句話:「有時候,真想一刀殺了他。」我憤怒得差點用咖啡杯把電視給砸爛!
     有很多方法可以呈現獨立扶養弱智兒的痛苦,且該被探究(譴責)的是社福制度的不完善;然導演卻用一句情緒性的話當結尾,對這位父親的傷害有多深!
      紀錄片導演經常殘忍(弱智)地用鏡頭傷害他的受訪者,卻沒認真想過:當別人因為信任與情感而把隱私暴露給你看時,你對他負有什麼樣的責任?
      人類學與社會學界都知道一條學術倫理:要充分保護受訪者的隱私,絕不可傷害受訪者。紀錄片難道沒有類似的守則?

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文革,有什麼好懷念的?

     二戰期間被納粹殘殺的猶太人約400~700萬人,史達林集中營(古拉格)迫害過的人可能有2,000萬人左右,死亡人數約150~170萬人。但是蘇揚教授估計,文革期間慘死的人有150~300萬人,被迫害的人至少3,600萬人;而紐約時報引述的最新研究說死亡人數50~800萬,被迫害者數千萬人。
      文革是二十世紀下半頁人類最殘暴、血腥的記憶,不只是因為受害者為數最多,更因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約20萬)與猶太集中營是迫害異族,文革迫害的卻是自己的鄰居,甚至師長。人性之黑暗、猙獰莫此為甚。
      這樣的年代卻仍有人懷念,還拿法國1968學生運動與美國「垮世代」與嬉痞的作為來合理化其暴力面。這不只是在顛倒黑白在粉飾曾有過的戾氣,也反應出論者的膚淺,為文革的復活製造危險的沃土。

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入戲》:迫於淫威,還是真的入戲?

      董雪瑩的《入戲》是紀錄一部懷舊電影的拍攝過程。這部懷舊電影是導演葉京對文革時期的青春回憶,主要演員是一群80後和90後的青年。該片高潮是:拍片過程中有演員想請假回家見外祖父最後一面,卻被其他演員絕情地兇狠批鬥,有如文革復活。
      很多觀眾以為紀錄片《入戲》讓自己見證了人性與魔性的一線之隔,以及文革的鬼魂有多麼容易復活;眼尖的觀眾卻認為批鬥大會根本就是被導演葉京一手操弄出來的。
      事實呢?事實往往並非如你所見的那樣!這是我們在看紀錄片時要極端小心的!

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防疫作戰裡的傳聞與政治操弄

      年輕時,我以為政治充滿無法查證的內幕,一般人不可能了解;整天捕風捉影地讀報紙、看雜誌,只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後來我發現:只要你用盡自己最卑劣、齷齪的念頭,進行最嚴謹的推論(兵推),再跟媒體的線索(證據和傳聞)相印證,大概就可以掌握住政治內幕的十之七八。
      問題是,一個可以讀詩、看畫、聽音樂的人,何苦用最優美、深刻的心靈去揣測政壇(最齷齪的人)最齷齪的念頭?
      本來很想勸讀者:認真想想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別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追逐政壇內幕和各種難以證實的傳聞。然而「要不要打疫苗?哪一種?」乃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問題,而決定前又得解讀各種矛盾的專家證詞和傳聞。
      猶豫再三之後,終於決定寫這篇文章跟讀者分享。

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防疫雜感 & 心情速寫

     四月中旬在寫一本專書:《精準表達,以理服人的技藝——從論文寫作到會議簡報》,為了研究108課綱與111入學方案而擱置;然後是清大圍牆事件,耗費了我許多精神。
      緊接著疫情惡化,認真研究疫情的結果,看到的是台灣政治人物空前絕後的齷齪、噁心、不要臉和冷血。勉強貼出「疫情延燒,疫苗沒影,你可以這樣保護自己和家人」後,只想再度躲回到歷史、精神世界與未來(寫作),只想認真保護自己和家人,而不願意再去了解疫情背後台灣政治圈的醜陋與惡毒。
      這篇大略勾勒我的心路歷程。

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

疫情延燒,疫苗沒影,你可以這樣保護自己和家人

      陳秀熙教授在 5/26 上午進行直播,指出三級警戒只有將基本再生數 R0 減少75%(NPI 75%),變成 5.78x0.25 =1.45,因而疫情仍將持續惡化;唯有進一步強化防疫措施,使 NPI 達到 90%(R0 =5.78x0.1 =0.58 <1),才能讓疫情逐漸降溫(摘要報導在此)。
      為了避免停班(四級警戒)對經濟與升斗小民的嚴重衝擊,談話節目聚焦在「何時可以打到疫苗」。然而線索顯示:疫苗問題牽涉到複雜的兩岸角力、台灣政商利益的合縱與連橫,以及2022縣市長卡位戰與2024總統卡位戰。人命總是不如政治人物的私慾,結果65歲~75歲的人不一定能在七月底以前打到疫苗,65歲以下的人更難以預期要等到何時。
      在這背景下,本文的主題是:不靠疫苗,如何為自己和家人建立起一個 NPI>99%的「防疫小泡泡」

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被遺忘的情感與情操+清華的核心價值

      如果你從正門進入清大,會在車道左側看到一排榕樹,其中一株盤根錯節地抱著一塊石頭(左圖偏下方),它記載著清大一段可貴的精神傳承。你能從這照片裡悟出那是一段什麼樣的精神嗎?
      其實,校門口附近的草地上到處散落著這樣的石塊,只不過左邊這張照片裡顯示的是這石塊的背面(多年來它一直背對著路人,不是我刻意去把它翻轉來拍照的),而且它不是唯一背對行人的「勒石」。
      這些石塊就是我在《清華園裡的老寶貝與歷史文化長廊(2/2)》提到的:清華曾有許多松樹,樹前各安置一個刻有各屆校友級別的大理石,寓意「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它們還有另一個寓意:「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老校友們送這些勒石時情意深長,寓意深遠,期待後人秉持老校友們最珍惜(感動)的清華核心價值,以栽培後進為職志,而不是以蓋房子、擴張校地與經費為職志(這是大陸土豪的專長,不該是清大的職志)。

2021年5月11日 星期二

清大是自私的既得利益者,威權體制的遺緒?

      清大總務長與主秘對「光復路綠門戶計畫」案的說法彼此矛盾,主秘自己的說法也是前後差距甚大,使這計畫的真相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我因長年的社會改革運動而認識一些綠營政治人物,以及跟新竹市府、內政部營建署、宜蘭縣府淵源甚深的朋友。當我從這些管道去多方面了解整個案子的相關事實時,也聽到了一些綠營(&親綠人士)對此案的看法。
      其中最讓我震撼與不平的是,有些人認為:清大是自私的既得利益,威權體制的遺緒,因此樂於看到清大的圍牆被降低或透空,象徵推倒威權體制的高牆。
      這種看法有太多對清大的誤解和扭曲,甚至污衊。

2021年5月8日 星期六

清華園裡的老寶貝與歷史文化長廊(2/2)

我的偶像與神級老寶貝
      我在許多清大學生和學運學生眼中是神級的老師,而清大東院與西院宿舍裡則有許多我從高中時就崇拜的偶像與神級的老寶貝。
      因為仰慕他們的人品、學問與風骨,聯考成績出來時我堅持要把清大物理填為第一志願。為此,我跟媽媽吵了許多天,媽媽請舅舅來勸我,我又跟他大吵一架。最後吵輸,按照媽媽的要求,填了最容易賺錢的系。
      我會認識這些老寶貝,是因為哥哥(清大物理系校友)的傳述,以及他拿回家的《清大校友通訊》。裡頭記載著許多發生在東院(最早的學人宿舍)的感人故事。

清華園裡的老寶貝與歷史文化長廊(1/2)

      清大與新竹市政府的「光復路綠門戶計畫」讓我想起許多往事:陳其南推動的公共藝術與社區總體營造,黃武雄的社區大學,清大的歷史與台灣的科技、產業史,以及上海市徐家匯地鐵站裡的文化與歷史長廊。在回憶中我有感慨與悲憤,有自責與愧疚,和一絲不肯死心的期待與妄想。
      數年前我曾走在徐家匯地鐵站裡那座一公里長的文化與歷史長廊,無數的舊照片引領我穿越時光,重新經歷發生在這裡的重大歷史。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徐家匯的歷史就是明清兩朝的西潮東漸史!模糊而抽象的文字記憶突然變得栩栩如生。
      其實,清大校園裡也有一段攸關台灣民主與自由的歷史;其實,沒有清大就不會有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其實清大宿舍裡就藏著許多值得台灣人感恩、驕傲與敬重、呵護的老寶貝們——沒有他們就沒有原子爐、半導體產業與護國神山。
      其實我們也可以在清大附近的人行道上建立一座文化長廊,用舊照片重現1956年以來的清大歷史和台灣的科技、產業史,讓路人驚覺:原來這是台灣當代史上最重要的地標之一,原來台灣是這樣子建立起原能科技和傲人的高科技產業!

2021年5月4日 星期二

用9,700萬造福廠商與偷窺狂?

      如果我提案:「把新竹市長林智堅家的圍牆全部拆掉,改裝成透明玻璃,讓所有市民都可以隨時去看他家後院晾曬的內衣褲是什麼顏色、款式。」你一定會說我神經病、偷窺狂。
      如果我還建議:這一筆工程費(將近一億)要由納稅人買單,你一定會罵我浪費公帑,不知人間疾苦(新竹市的貧富差距是全台最大的,為何不去補助中低收入戶,因疫情而被放無薪假的底層勞工,或者用來強化防疫措施)?
      或者,假如縣市政府要強拆你家後院圍牆,移除你用來屏蔽大馬路上PM2.5的竹林,目的只是「讓路過的人都可以看見你家的後院晾曬什麼樣的衣物」,你會不會認定這是「借勢借端,嚴重侵損個人隱私權與健康權」而「無助於公共利益」?
      這種情節太誇張、荒唐、白目,根本是無稽之談?事實上它卻是今天報紙上新竹市政府大聲張揚的「德政」!!

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如何利用108課綱培養未來職場所需能力

      「108課綱+111入學」是抄襲歐美的教改,卻抄得含糊壟統。唯有回到問題源頭,我們才能徹底釐清教師、學生、家長該如何面對(因應)這一波教改。
      歐美教改的主題是:教孩子們未來社會所需要的能力。由於新興國家持續地在吞噬中低階製造業,且自動化機器和機器人在鯨吞蠶食國內的中低階服務業,歐美(以及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未來必須仰賴高階的能力(批判性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意,etc)去就業,因此不得不積極推動教改中小學的教改,強調自主學習與終生學習的意願和能力。
      另一方面,因為IT技術與行動上網的發達,使得知識的細節隨手可得而不需要過度熟練;而職場的迅速變遷則使得知識的細節有效期太短而不值得過分熟練。因為,未來的教育也必須更重是視野的開拓與高階的思想,培養駕馭人工智能、使用數位資訊、跟電腦一起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工作習慣。這個因素也使得教育必須往高階思考、自主學習、終生學習的方向大步移動。
      這些能力至少需要從高中開始積極培養,但是有些頂大科系至今沒看清世界潮流,還想靠筆試(謹小慎微的知識細節)「提高鑑別率」。拼命擠這樣的科系,會不會把大學四年浪費在跟未來社會脫節的知識細節裡?轉個身去念排名相近而更能吻合社會未來發展方向的校系,不是更好嗎?

2021年4月14日 星期三

大學為何存在?為誰存在?

      2010年夏天我開始休一年長假,準備在一年後離開自己最愛的工作,原因是台灣的大學已經在許多方面背叛了我所相信的核心價值。次年4月我寫了「學術自由的本意與淪喪」和「亡台從五年五百億開始」等文章,那時候的心情很像陶淵明說的「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從沒想過有人能理解。
      沒想到事隔十年,竟然有倫敦大學的教授願意用一整本書去論述英美的高等教育如何深入歧途,背叛了她的學生和應當肩負的社會責任,成為一個自我複製(自閉)的龐然怪獸。同時,他在一個牛津大學的網路會議裡指出:納粹的崛起,跟德國學術界開始背棄其社會責任是同時發生的。

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教改為何老是失敗

     不能說幾十年來的教改一無所成,畢竟髮禁沒了,制服多元且活潑了,威權體制也廢了,還有很多國中、小學生已遠離惡補了。如果家長觀念不改而硬是要小學生去補習、課輔,那是家長的問題而不能怪教改;如果家長沒空或不知道要如何帶孩子,而送他們去安親班、才藝班,安親班與才藝班反而是在發揮正面的社會功能,不該被責怪。
      然而建構式數學確實是失敗的;廣設大學毀了許多原本辦得很好的專科學校,也是對社會的嚴重傷害;五年五百億沒有讓台灣的大學更卓越,反而讓許多大學教授更卑劣、不擇手段、急功近利且無益於產業升級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從四小龍之首變成一條魯蛇)。教改不只絕大部分是失敗了,而且其後遺症是罄竹難書。
      108課綱+111入學方案呢?正在重蹈覆轍。如果沒有幡然悔悟,只怕又是「未蒙其利,普受其害」。
      教改為何老是失敗?有一大堆這個社會獨有的理由。

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

111入學:適性發展與高階能力發展的幾道關卡

      英、美、加近年的教育改革,都是為了因應職場趨勢變化(尤其是人工智慧、機器人與新興國家對就業市場的鯨吞蠶食),而強調「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and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等高階的學習能力,或者 Bloom’s Taxonomy 的「analysis、synthesis、evaluation」和較貼近現實世界(而不局限於筆試考題)的「comprehension、application」。
      然而我懷疑108課綱是抄襲國外教育新趨勢,卻「畫虎不成反類犬」,根本就與上述趨勢徹底脫節。
      此外,根據教育部的官方說法,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優點包含:「展現個人特色和適性學習軌跡」與「協助學生生涯探索及定向參考」。根據我所接觸的家長、學生和高中老師,絕大多數人是「依然故我」,從「處變不驚」轉為「處驚不變」。
      為何如此?本文試圖較有系統地盤點可能原因,以及排除障礙的可能手段。

2021年3月17日 星期三

理性也能讓人更殘忍:一部必看的電影

      十八世紀的理性主義興起之前,歐洲早已在聖奧古斯丁「原罪」觀的影響下對感性(以及不吻合社會規範的個人情感)戒慎恐懼。理性主義興起之後,更亟欲將感性與個人情感置於理性的管理之下。即便是漢娜·鄂蘭這樣在存在主義哲學中成長的人,也認為納粹的殘忍暴行是因為「思想上的平庸、無能」所造成。
      事實呢?理性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時能破除中世紀的意識形態與教條,從而凸顯獵巫的荒謬、殘忍;然而當理性也可以被用來鞏固意識形態與教條,振振有詞捍衛令人髮指殘忍迫害
     週末將在MOD 頻道 CinemaWorld 重播(3/19,週五,20:00~22:00;3/20,週六,12:20~14:15)的電影《擊出自由夢》(Indian Horse),就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例證。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英國的補習教育與台灣的教改成效

      我在劍橋大學兩年,常常騎著腳踏車四處探險,從來沒有看到過「補習班」。然而這並不表示英國學生沒有「補習」。
      教育部電子報刊載了駐英國代表處教育組提供的文章「英國補習(輔導)教育的現況」介紹了的英國的各種「補充教育(Supplementary Education)」,幾乎都是針對特定族群所需的補充教育,且泰半免費,迥異於台灣所謂的「補習教育」。然而這並不表示英國學生沒有「補習」。
      如果你 Google「uk paid-private tutoring」,就會找到一大堆私人家教的廣告。根據私人基金 Sutton Trust 的調查報告「Extra time report」,「倫敦地區 11~16歲的學生大約有一半有請過私人的付費家教」。
      英國當然有補習,當然有升學競爭,只不過他們的「補習文化」跟亞洲不同而已。

2021年3月8日 星期一

異國與詩人

      年輕時我瘋狂地愛戀上古典的詩詞,甚至把它們看得比聯考還重要,只因為他們幫我打開心靈裡一扇又一扇的窗,讓我看見大自然和自己內心世界廣闊、淵深的情感世界——一個遠比功名利祿更讓我著迷、心醉的世界。
      詩人有著敏銳的眼睛和心靈,可以看透事物的表層;他們有精鍊的語言,可以訴說難以言傳的體驗。如果可以任挑導遊,我希望在李白引領下遊唐初的長安,請歌德導覽狂飆年代的德國,讓華茲華斯陪我漫遊浪漫時期的英國和他的故鄉(湖濱國家公園)。
      不過,在這僻遠的海島上,在豐富的被殖民史與中西文化的激盪裡,我也不時地陷入多重身分的困惑與糾葛――我們到底是台灣,還是中國?是神祕內省的東方,還是在好萊塢電影裡「娛樂至死」的群眾?

2021年3月7日 星期日

學習歷程重要資訊(網頁)總整理

      近年來台灣的媒體(報紙、雜誌、網站)資訊品質日益低落,更嚴重的連專業的媒體都充滿嘩眾取寵、斷章取義的報導。因此,本文篩選出可靠的網站和資訊,並且盡可能有組織、有條理地呈現,以供讀者參考。也希望可以藉此稍稍緩解「多元入學之資訊公開≠資訊透明」一文中所提到的數位落差。

亮眼的學習歷程長什麼樣子?

      關於這個問題,網路上的資訊都太簡短、模糊,因而必須靠自己的想像去捉摸。然而這也就造成許多誤解,甚至會讓很多人走上徒勞的冤枉路。
      有兩份具體的文件可以突破這種捕風捉影的瞎猜:韋詠祥的書審資料,和台大數學系「學習歷程自述(撰寫提示)」
      台大數學系的文件寫得很用心,精簡扼要卻意思明確,不需要瞎猜;此外,這份文件應該是該系系務會議通過的,因而代表該系所有老師的最大共識。
      韋詠祥在2020年春天以48級分的學測成績進了交大資工,然而有人學測57級分卻僅只備取上清大資工。因為這兩系的師資、設備、志願序排名與業界聲望都相近,因此意味著韋詠祥的書審資料至少等於9級分的加分效果。

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關於網站「透明度」(usability)的有趣案例

      為了瞭解學習歷程檔案執行過程每一個環節的落實程度與盲點,我瀏覽過「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數個大學(校方與科系)官網,以及數個高中的官網。總體感受是:所有網站都似乎嚴重欠缺「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簡稱 UI)」的專業性考量,因而「透明度」(usability)嚴重不足。
      底下舉一個美國AT&T無線通訊(AT&T wireless)著名的案例來說明它的重要性,以及專業性。文末並附幾篇文章的連結談如何進行專業化的「使用者介面,UI」設計以便改善網站內部資訊的可見度(透明度,usability)。

2021年3月5日 星期五

多元入學之「資訊公開≠資訊透明」

     你知不知道:想要在110學年度循申請入學管道進台大法律系的人,根本就不需要送書面審查資料(因為甄選總成績裡,學測成績佔甄選總成績的40%,審查資料佔0%,口試佔60%)? 
      你知不知道:想要在110學年度循申請入學管道進台大外文系的人,基本上幾乎只考英文實力(佔甄選總成績的88%=審查資料10%+二階英語口試25%+二階英文作文筆試25%+英語聽力測驗筆試20%+學測英文2x4%)?
     這兩個系在111學年度的申請入學管道裡,會不會再採取類似的作法?假如他們又採取類似的作法,忙了三年的學習歷程檔案豈不是根本就瞎忙一場?

2021年2月25日 星期四

學習歷程檔案是「說帖」,而非「軍備競賽」

      因為發現「學習歷程檔案」怨聲載道,所以最近頗花了一些時間去彙整、了解、剖析背後的原因。
      許多埋怨的聲音集中在:(1)不相信書審的公平性;(2)大學端的需求人云云殊,根本摸不著頭腦,讓人無所適從;(3)這樣的多頭馬車與沒有頭緒讓「學習歷程檔案」變成盲目的軍備競賽,高中生三年不得安寧,且最後很可能是白忙一場。
      造成這些怨言的原因之一,是媒體記者報導失真,甚至斷章取義以嘩眾取寵,使得受訪學者的真實意見被扭曲成看似彼此矛盾。
      但是,當你認真地從較可信的既有資訊(大學官網與招聯會公布的大學端需求)去尋找大學端的「最大公約數」時,就會發現這個「最大公約數」不但極其清晰、可信,而且在大學端具有極高的共識。

論文致謝詞與學界推薦信

      一位謹慎的讀者來信問及:「學術界的論文致謝詞有何慣例和應注意事項」?我直接聯想起:「造假是學術界大忌,即便是客套也使不得!」
      於此同時,我也不禁聯想起華人的「推薦信」造假之風有多嚴重,使得整個社會對「推薦信」的認識到了「積非成是」,「指鹿為馬」的程度。所以,這一篇文章把兩件事拿來一起談談。
      此外,造假之風之猖獗早已讓多元入學的書審備受質疑,可能還會讓「學習歷程檔案」淪為整人大賽,使得考生、家長與高中老師「未蒙其利,備受其害」。所以,第三節也談談這個問題,並且會在未來連續寫一系列的文章來回顧教改覆轍,以及建議高中端師、生、家長應對之策。希望可以逆轉「未蒙其利,備受其害」的趨勢。

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

人聲音樂與器樂:差以毫釐,失以千里

     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花一小時去聽完 Puccini 的歌劇 《賈尼‧ 斯基基》(Gianni Schicchi),不過喜歡義大利歌劇的人很可能都聽過該劇裡著名的詠嘆調「喔!我親愛的爸比!」(O mio babbino caro)。  
      這支歌通常會在兩分半鐘唱完,但是著名的希臘女高音 Maria Callas(卡拉絲)卻在約莫 2:15左右唱完,而且深得我心。  
      樂譜與歌詞都已經固定,快慢只差15秒左右,能有多大差別? 差以毫釐,失以千里!而且,相同的曲調,一旦用器樂取代人聲,精髓盡失,只剩糟粕。音樂就可以是這麼敏感的東西。
      讓我們先看看歌詞與劇情背景,再來比較幾個不同的版本,用以鍛鍊音樂聆賞的敏銳度。

2021年2月1日 星期一

從何辨識歌曲的情感?詞,曲或兼之?

      如果你在唱歌,想要為它「注入感情」,你怎麼知道自己注入的感情「對不對」?譬如,挪威作曲家葛利格(Edvard Grieg)著名的蘇爾維琪之歌(Solveig's Song),唱它的時候是該帶著惆悵,還是稍帶一點感傷?還是像一個癡情的少女企盼情郎那樣地略帶著回憶中的甜美?還是不喜不悲地穩定表達堅定不移的似海深情?
      一個朋友曾不以為然地批評挪威籍女高音 Sissel Kyrkjebø 唱得太輕快、喜悅,他堅持:「她唱錯了!那是一首哀傷的歌,不是甜蜜、喜悅、輕快的歌。」當一個女高音的音準和節拍都對的時候,你可以說她「唱錯了」嗎(尤其當她是挪威人,而你是個根本不懂挪威語的台灣人時)?
      讓我們先聽一聽 Sissel Kyrkjebø 唱的蘇爾維琪之歌,再來進一步談談這個問題。

2021年1月17日 星期日

美的發現、創造與失落—從日常到美術史的滄桑

      我們身週的景物經常是平淡無奇、乏善可陳的,而我們日常所見的樹,也通常是毫無姿態之美可言。
      於是我們養成了一個習慣,不去注意身週的景物,只想去看與日常景物不同的「奇觀」。於是,旅行成為一種必要,出國更是人生的必須,而日常生活成為乏味的負擔,景點與景點之間的行程變成無聊的等待。
      結果,我們既沒有能力從日常中發現美,也沒有能力從尋常中創造出美,甚至不知道美是被發現,而不是被給予的。
      譬如,左圖和下圖就是我每天進出宿舍區必經的路邊景色,而院子裡的人從來沒人看它一眼。這種「視而不見」的習慣,使我們失去了許多日常的樂趣。

2021年1月13日 星期三

音樂與慾望的另類美學

      年輕的時候我誤信了一句話:「假如人活著,不能純然而成聖的話,那麼——所有人都是在墮落中的。」於是,我開始很認真地勵行「存天理,去人欲」。
      我從佛經和粗淺的禪修經驗裡學會覺察自己內在的虛妄心緒(驕傲、自滿、貪奢、嫉妒等),並且逐漸鍛鍊到可以在動心起念之際迅速將它們化解。直到今天,虛榮心對我的影響仍舊極其微弱且不持久,物慾和名利對我的誘惑也還是相當淺薄。對於這樣的成果,剛開始的時候我頗感欣慰。
      但是時間久了,卻不禁開始問自己:如果人生的目的只是為了消除妄念與慾望,而沒有其他更值得追求的歡愉,那樣的人生真的值得嗎?

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哲學到底是什麼?還剩下什麼?

      哲學曾是「一切科學之后」(queen of the sciences),為歐洲今天的一切知識奠定了基礎,包括宇宙論與物質科學(本體論)、倫理學(價值哲學、幸福學)、神學、美學、知識論、科學的哲學,etc。
      自然科學興起之後,與人無關的物質世界逐漸成為科學的耀眼舞台,哲學則開始退守到跟人類心靈有關的領地裡(知識論、美學、價值哲學、倫理學,etc)。
      然而今天的腦科學(腦部化學與MRI掃描下的腦部活動)逐漸地在取代過去的知識論與各種關於心靈與精神的人文領域,而心理學也開始侵入人的潛意識,AI 更已經打敗西洋棋王,會作文從醫學影像進行診斷,etc,甚至自稱「愛情的科學」、「幸福的科學」等。
      於是,科學與哲學(價值學)的劃界問題又開始成為一小圈知識分子極端焦慮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