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日 星期五

111入學:適性發展與高階能力發展的幾道關卡

      英、美、加近年的教育改革,都是為了因應職場趨勢變化(尤其是人工智慧、機器人與新興國家對就業市場的鯨吞蠶食),而強調「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and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等高階的學習能力,或者 Bloom’s Taxonomy 的「analysis、synthesis、evaluation」和較貼近現實世界(而不局限於筆試考題)的「comprehension、application」。
      然而我懷疑108課綱是抄襲國外教育新趨勢,卻「畫虎不成反類犬」,根本就與上述趨勢徹底脫節。
      此外,根據教育部的官方說法,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優點包含:「展現個人特色和適性學習軌跡」與「協助學生生涯探索及定向參考」。根據我所接觸的家長、學生和高中老師,絕大多數人是「依然故我」,從「處變不驚」轉為「處驚不變」。
      為何如此?本文試圖較有系統地盤點可能原因,以及排除障礙的可能手段。

一、產業政策錯誤的後果
      我的老師那一輩份,師範學校(等於高職)吸引許多頂尖人才;我念大學時,台北工專招牌幾乎快要跟成大的招牌一樣亮眼;我當講師時,電機、化工、機械的出路差距不太大;我在十年前退休時,機械與化工的出路遠比資電學院差。原因是早期大學與專科,或者大學的不同科系出路與未來發展(薪資與就業率)差異不大;而近年來大學與專科,或者大學的不同科系的出路與未來發展差異太大。
      表面上這是反應產業變遷的事實,背後的推手卻是政府的產業政策:過去20年來所有政府資源集中在資電產業,造就了資電產業的一支獨秀,甚至把整個台灣變成一個公司的武林。
      產業政策大大地影響了產業的多元化(或單一化)發展,也間接影響了一次所得分配的差距。在政府稅收困難下,所得重分配也很困難,使得一次所得分配的差距壟斷性地決定了高中生對未來職涯發展的選擇,也壓垮了「適性發展」的可能性。
      當「進入三星上天堂,不進三星下地獄」時,跟三星集團有關的院、校、系必然成為韓國人爭擠的窄門。
      相反地,當德國的產業以汽車領軍時,不管是資電或機械科系畢業生,都有機會以其創意提升工作崗位的附加價值率,並獲得對應的薪資回報;此外,因為頂級汽車需要許多工人的技藝,所以技職體系的畢業生也有機會以其專長貢獻於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並因而獲得相對應的薪資回報。緣此,德國有許多高中畢業生寧可放棄大學入學資格而選擇跟大企業有產學合作的技職體系(詳見我在「獨立評論」的專欄文章「萊茵模式(1):德國的雙軌制職業教育」)。
      產業政策會扭曲(壓抑)適性發展,可惜不只政府部門不在乎,社會大眾與大學教授們也普遍地對此無感。因此,想要改變這個現實,只會孤單、悲哀得有如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二、一階篩選+筆試,書審(學習歷程)徒具形式
      級分制、書審與學習歷程都是想要擺脫「分分計較」的陋習,以及知識傳授(transfer of knowledge)在對高中生的思想桎梏,讓他們可以發揮創意,學習(發展)更高階的知識(思想)能力
      表面上看起來,一階篩選中的「檢定篩選」最高只能規定到頂標(成績高於88%考生);實際上,後面的「倍率篩選」中只要把各科的「篩選倍率」盡量降低(最低為「2」),就會變成「一階篩選實際上是比各科級分,每科都頂標還是有可能不夠用」的現實。
      以109學年度清大一篩的結果為例,動機系甲組的「檢定篩選」很「常民化」,只要四個前標(超過75%考生,分別為13、12、13、11級分);但是在後面進行兩次「倍率篩選」後,結果卻是四科平均要14級分,也就是平均每科都達到頂標或超過頂標。同樣地,電機系乙組的「檢定篩選」雖然只要一個前標(12級分)和兩個頂標(14&13級分),實際上經過「倍率篩選」後,一階篩選通過的人卻通通都是三科滿級分。
      此外,就算你一階篩選通過了,台大還是有一半的科系要在第二階段考筆試。於是,「知識」的背誦、理解與應用還是決定一切,Bloom 分類法裡更高階的那三項能力(分析 analysis、綜合 synthesis、評定 evaluation)照樣鮮少有用武之地,連帶地,書審與未來的學習歷程檔案也鮮少有用武之地(只是粉飾「教改成功」的道具)。
      假如把最低篩選倍率規定為「3」或「5」,至少可以讓更多人有機會靠二階段(書審和學習歷程檔案)的表現爭取入學機會。雖然這會增加各校系與大考中心的作業難度和複雜度,然而卻似乎是想要落實「適性發展」必須要有的配套。
      否則,考生能做的,只是在各校系給定的遊戲規則系,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暗門」去申請。然而各校系暗門如此多,幾乎不是人工逐一翻閱所能解決,於是只能仰賴「落點預測」。

三、落點預測強化「聰明人拼學測,傻瓜拼書審」的慣例
      每個考生拿到學測成績後要先填六校系的志願,一旦填錯就會一階審查全部落空,書審與學習歷程檔案淪為空談。因此,落點預測變成填寫六校系之前必經的關卡。雖然補習班、東海大學成大統計系退休教授任眉眉都有提供免費服務;然而落點分析不一定準(尤其在制度變更的前幾年),因而根據落點分析填志願還是有可能會六校系全部沒上。
      有了這一層顧慮後,除非你的六校系往年志願序差很遠,保證會有一校系,否則大家都還是等一階篩選結束後才會去思索書審的事。至於填志願的時候,只能在興趣、落點預測,以及願不願意六校系都落空之間掙扎。
      結果,大家都是等一階篩選結果公布,再倉皇提筆寫書審,最後當然品質粗劣,不足以影響二階段篩選的成績。於是,遂有江湖傳聞:書審都是騙人的,二階也是取決於學測成績和在校成績。
     在這些現實條件下, 說什麼「適性發展」,簡直癡人說夢!
     隨便用膝蓋想都知道:各科全部滿級分的,一定是「江湖任我行」,愛填哪一個校系都可以;各科級分數都只是落點預測「有機會上」的邊緣者,最有機會六科系通通落空,因而「江湖無處可行」。
      在這現實下,你是要全力拼學測,還是要分出一部分心力去拼書審或學習歷程檔案(最能表現分析 analysis、綜合 synthesis、評定 evaluation 等能力,也最有機會落實「適性發展」的)?
      我不知道「六科系」的規定是要達成什麼樣的政策目標,怕的是「想要的結果全部落空,不要的禍害罄竹難書」。
      假如把「六科系」的規定放寬為 16 科系或 20 科系,會不會好一點?我相信會改善才對。譬如改為「最多可填20校系,唯一階段篩選最多只能錄取六校系」,這樣既不會增加作業的複雜度,卻可以讓考生更加能根據自己的意願去填志願;而不需要因為怕六科系全部落空,而違背心願(或膽戰心驚地)去填。

四、劃錯重點的高中特色課程
      很多教授都強調「學習歷程檔案」就是要表現學生的個人特色,然後又緊接著罵:學生交出來的書審資料都沒有特色。他們鮮少警覺到:假如高中生在前述障礙下根本無心培養特色,怎麼有可能在書審時突然有值得寫的特色?
      所以,假如把以上的障礙都排除了,我們將會回歸到問題的原點,那就是「如何培養高中生的特色(尤其是高階能力」)?
    美國的一篇期刊論文這麼說:「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HERI) found that over 99% of faculty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felt that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is “essential” or “very important”」以及「75% of employers want colleges to place more emphasis on critical thinking, real world problem solving, communic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93% of these employers felt that these skills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major」。
     為了培養出這些能力,美國與英國的許多中學不僅從七、八級開始教 critical thinking 和 academic writing(兩者互為表裡,一個是想,一個是寫),劍橋大學的「AS & A Level Thinking Skills syllabus」更是把高中生所需要培養的高階思考與寫作能力給化為一整套標準教學課綱、能力指標,以及測驗方法。
      類似地,設址於天母美國學校旁的亞太語文思辯中心是由一個加州英語老師創辦,其課程中就有一門是針對七、八年級學生開設的「學術寫作」課,學習重點包括:批判性閱讀、以批判性角度討論問題、批判性寫作,以及「撰寫高中水準之文章報告」。
      然而在兩岸的教育體系裡,從中學、大學到研究所都不曾重視這樣的課程與教育,以至於整個社會對於「批判性思考」、「學術寫作」和「以理服人」都只有淺薄的認識。
      於是,一個台灣頂大的學生在念博一時考上公費留考,並且在秋天轉去劍橋大學念博士。結果,第一年繳交的報告全部被教授退回重寫。教授的理由很簡單:你交的報告雖然有些巧思與創意,但是充滿個人主觀意見,嚴重欠缺批判與反思,完全不合學術寫作的要求,也毫無說服力。
      此外,臺大寫作教學中心的一位研究員則說:臺灣高等教育並不重視本國語的寫作訓練,以致許多學生是在英文寫作課才體認到該如何寫作,進而認定中文寫作不重視邏輯條理。
      然而在108課綱裡,我沒有看到有助於培養這些高階能力的具體制度性安排。反而比較像是放牛吃草。
      108課綱確實讓各高中有開授選修課的空間,而並沒有給予更有利的引導或制度性安排,來讓他們知道該開什麼課,這些課該應用什麼樣的教材與教法。於是,自主學習課無可避免地淪為放牛吃草,或者各式各樣的歧路亡羊

五、沒有雞,哪來蛋?
      其實,更根本的問題是:假如果現任的大學教授與高中教師都不曾學過有關「高中階段批判性思考」的「教材與教法」,甚至連老師對「批判性思考」的認識都極其狹隘或模糊、凌亂,他們有能力引導學生去發展出「批判性思考」等高階能力嗎?
      事實上,美國的實證研究便發現:連大學的老師都需要被培訓,之後才能有效率地提升大學生的「批判性思考」等高階能力。大學甚且如此,高中豈非更加如此?
      因此,英國幾個著名的大學都在近年為高中教師開授課程,培養高中教師教授「批判性思考」。然而在台灣,「批判性思考」卻往往被狹隘地理解為「非形式邏輯」,甚至是由一群專業素養與眼界都有問題的「網紅級名嘴」到處嘩眾取寵。
      再加上自稱專業的雜誌也對國外實證研究與教育新趨勢一知半解,卻為了銷路而到處亂找名嘴去嘩眾取寵,使得「自主學習」與「學習歷程檔案」變成是一大堆望文思議,噱頭兜售的商品,離開真正的「高中階段的高階能力」與「適性發展」就更加地遙遠。
      這樣先天不良的「教改」,注定成就不了有意義的變革,反而會帶著一群焦慮的教師、家長、學生瞎忙,耗竭他們的心力卻一無所成。
      而大學端的教授們則繼續重演「四月口水季」,每年噴一大堆苦水,罵學生交出來的是「罐頭文章」,卻不去思索問題的癥結與源頭,也無助於改善現況。

結語   
      108課綱如果要落實「適性發展」與「培養高中生的高階能力」需要做的改革很多:
(1)要有人認真去研究國外近年教改的真正問題意識與背景,高中端的解放(各校選修與自主學習)才會有值得追求(能呼應職場與社會未來挑戰)的目標。
(2)要有人認真去研究國外近年教育界的實證研究成果,才不會讓108課綱的實踐淪為「望文生義」、「土法煉鋼」、「機智比賽」,甚至淪為網紅們瞎掰鬼扯與雜誌(補習班)嘩眾取寵的競技場。
(3)要有人認真地把上述研究成果轉化後,為高中教師(甚至還包含大學教師)設計進修課程,提升他們的批判性思考與高階思考能力;同時培養他們設計教材與教法的能力(不是土法煉鋼,而是有國外實證研究的成果當參考起點)。
(4)要有人向大考中心(教育部)遊說(施壓),請他們把前文(第二節與第三節)所說的障礙給鏟平或降低高度(從高欄、撐竿跳變為低欄)。
      這四個工作中若有任何一者執行得不理想,適性發展與高階能力發展的目標將很難有成效。結果則是網紅與雜誌(媒體)繼續相互勾結來賺取家長、學生的錢,而認真的老師、家長、學生的努力枉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面瞎忙),名嘴級的教授們繼續在每年四月狂噴口水。

附錄:通往理想校系的密道
      有能力分析並彙整以下三項資料的考生(家長),在去年11月份就已經有機會(甚早一、兩年)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在校成績(補習班模擬考)與興趣,粗估並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申請入學校系,據以作為準備學測與書審的努力目標。最後再根據學測成績所做的落點預測,微調六校系的志願序。最後就有機會用「一階入圍最後一名」的成績,靠著書審(未來的學習歷程檔案)而在二階變成「正取」,甚至「一階入圍的最後一名,正取第一名」。
      懂這訣竅的家長(考生),等於是為自己開闢了一條「通往理想校系的密道」。而且,懂這訣竅的家長往往就是高社經地位(尤其是擅長數據分析)的家長。
      麻煩的是,其背後所牽涉的原則依個案而定,且個案與個案間差距可以很大,因而不容易被歸納為具有高度適用性的通則。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用較高階的程式(譬如整合大數據與AI)將這些原則變成具有普遍通用原則的工具。若有,或許有助於突破第二節與第三節所說的障礙。
(1)107-110學測五標的級分數,其中110學年度如下
(2)109學年度申請入學各校系一階篩選最低級分表
(3)110 學年度申請入學各校系一階篩選標準
       台大各系入口在這裡,進去後再選最右端「詳細資料」
       清大各系入口在這裡,進去後再選最右端「詳細資料」
       交大各系入口在這裡,進去後再選最右端「詳細資料」
       成大各系入口在這裡,進去後再選最右端「詳細資料」
       政大各系的入在這裡,進去後再選最右端「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