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有錢就可任性?賓大教授團的反擊

      為了沒有「懲處」校園內少數學生的反猶言論(公開支持抵抗以色列壓迫的「intifada」,但是被國會議員(蓄意)曲解成「種族滅絕」,詳見第二節),美國賓州大學校長在捐贈者的壓力下被迫辭職。對此,超過900位的賓大教授們聯合發表公開信,譴責不具學術專長的捐贈者以不當手段及金錢壓力干預大學的學術自主,以及壓迫校園內的言論自由。
      事實上,同樣被迫出席國會聽證會的哈佛大學校長和麻省理工學院校長也在聽證會上採取跟賓州大學校長極為相似的拿捏尺度:他們個人反對敵視猶太人的言論,但是考慮到憲法對言論自由的保護,他們認為學生不該只因言論主張就被懲處,且衡量一個言論的法律責任,還得要看該言論的發言脈絡。
      結果,三位校長都被捐贈者以撤回捐款來要脅他們道歉和辭職,三位校長也都獲得董事會和教授們的支持。不同的是,賓州大學校長不僅被迫道歉,還繼而被迫辭職。
      想要評論這件事情,得要非常小心。其中所牽涉的許多線索,可能都超乎絕大多數台灣人平時的認知與思考範圍。

2023年12月15日 星期五

Joseph Stiglitz 的兩個經典演講

      YouTube 的自動推薦系統大概覺察到我很關心所得分配的不公平,所以為我推薦了一系列的節目,其中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Joseph Stiglitz 的一系列演講,其中有兩演講我很想向讀者推薦。
      本文就針對這兩個演講給予簡潔的介紹,並同我的感想,一起供讀者參考。

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市場止步

      Michael J. Sandel(邁可·桑德爾)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在台灣暢銷了好幾年,最主要的原因或許是它淺白易懂。《台灣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的中文版在台灣上市時,卻喚不起台灣讀者的熱情(與對「正義」的關心)。2021年《成功的反思:混亂世局中,我們必須重新學習的一堂課》的中文版在台灣上市,連我都沒注意到這個書訊。
      然而真正能凸顯 Michael J. Sandel 個人思想特色的,卻是《台灣錢買不到的東西》(原文直譯是《不該用錢買的東西:市場(機制)的道德界線》),以及《成功的反思》(原文直譯是《精英暴政:什麼是我們共同的善?》),而且它們都明確地在反擊 1970年代以來經濟學界對英美核心價值的扭曲。

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以巴問題面面觀〉補充

      剛貼出〈以巴問題面面觀〉,吃午飯時看了幾個影片(訪談、報導),馬上覺得必須趕快補充幾個要點,以便讓事實稍微再完整一點。
      讀者如果先讀完〈以巴問題面面觀〉一文(含其中連結)之後再來看這一篇「補充」,可能有些疑惑會略有釐清,可能對整體事件看法略有調整。總之,這個事件確實有夠複雜!

以巴問題面面觀

      哈馬斯的恐怖攻擊已經是一個多月前的事。事發前我早已從不同管道知道很多有關於該地區的事實,這一個多月來我又看了許多相關的英文報導、訪問與評論,心裡還是始終有許多未解的疑問。
      一個學者說的對:如果你只看電視新聞和社群媒體,而沒有辦法從較完整的角度去解讀以巴過去一個多月的衝突,那跟只看假消息相去不遠——因為你對新聞的解讀將會跟事實大相逕庭。

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巴勒斯坦人的痛苦與悲憤

      許多台灣人的心目中以色列是個對台灣友善的偉大國家,而以色列人是值得被同情的民族(被納粹屠殺,之前又被歐洲人歧視)。至於巴勒斯坦,則是落後、充滿野蠻、暴力的落後地區與族群。有些人甚至質疑:「巴勒斯坦人為何不立國,為何任令恐怖份子濫殺無辜」,而全然不知道巴勒斯坦人的有苦難言。
      事實上目前有136個聯合國正式會員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為一個獨立國家,她有國旗、國歌與政府,也有說不清楚的「國土」與「疆界」,卻無法反抗以色列軍隊在她的國土上恣意橫行,巴勒斯坦人更無法在他們的國土上「安居樂意」。
      許多人道團體和國際救援組織都譴責以色列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手段。我沒有空寫一篇專文介紹相關背景與問題癥結,所以彙整一些中文資訊給讀者參考。

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

關於中國經濟的一些參考來源

      我曾在〈意見不同,能坐下來談嗎——兩岸與戰爭〉一中指出:大陸的經濟潛在問題非常多,只不過很難從中文的世界裡掌握到其較可靠而完整梗概,必須大幅仰賴國外的媒體(我仰賴的是英文的資訊)。
      有人告訴我,他的資訊來源都是英文,卻很難看透大陸的黑箱。我的回答是:只要有耐性地彙整不同來源、立場與屬性的資訊,還是有機會鉤勒出一個較不偏頗、較完整的梗概。
      本文以我的經驗為本,舉例略作說明。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鄉民的統治讓兩岸(全球)成了一個模樣

      在手機、網路與自媒體的世界裡,雖然兩岸有著些許的顯著差異(繁體 vs 简体、Google vs 百度,etc),卻都淪為鄉民統治的世界:情緒化、膚淺、易懂的論述傳播得鋪天蓋地,理性、深刻、不易懂的道理被淹沒在深不可測的謊言與垃圾之海裡。
      底下從某一篇大陸的文章裡節錄幾段關於網路現象的傳神刻畫,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兩岸的網路文化有多像。

2023年10月16日 星期一

以巴邊界的悲劇

      10/7 在以巴邊界發生的悲劇有很多值得我們省思之處,但是我看到的幾個媒體報導都太偏向具有刺激性(較能引發情緒反應)的部分,還沒看到能從較整全的角度引導觀眾去思索的報導。
      這種類型的報導會將選民與整個社會弱智化(不管媒體自己是不是已經先弱智了),不只會因而降低民主的實質內涵使它庸俗化、情緒化,引導選民做出違背自身利益的決定(典型如英國脫歐,川普當選),還有可能給這個社會帶來難以承受的災難(譬如這一次事件中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我因為時間有限,無法撰為文仔細探討。本文只能略提一、二重點,想盡一步了解的人請等待 10/15 台北讀書會的錄音、錄影上網

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民主政治的危機與 Martin Wolf 的轉向

      關於我「想看什麼,不想看什麼」,YouTube 一直深感困惑——我的選擇與偏好似乎很難被歸類。最近它終於覺察到我喜歡較嚴肅、深入地探討經濟與社會議題的演講和紀錄片。
      結果,它陸續給我推薦一系列 Martin Wolf 的演講。而我則不無驚訝地發現,這個我一向很喜歡的《金融時報(FT)》首席評論員竟然開始憂心:1980年代(雷根與柴契爾夫人)奠定的經濟政策可能會導致民主國家的崩解。
      那些至今仍盤佔主流言論地位的市場教教徒們,應該要好好聽一聽  Martin Wolf 苦口婆心的警告。可惜,以這些教徒們的英語能力和理解能力很可能不足以引領他們走出教科書與意識形態的困局。

2023年9月25日 星期一

巧逢良醫,復健有成

      碰到一個台大物理治療系畢業的學士後中醫,才兩次針灸,加上一個他教的拉筋動作,累積數年的頑疾大幅改善:慢跑速度在三天內迅速地恢復到十幾年前的水準(因為不會痛了)。
      原本在台大腎臟科花了很多錢做各種檢驗,就是找不出小腿水腫的原因。但是三次針灸加五天拉筋之後,竟也大幅消解。
      同等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三次針灸一共只花了 50元。而他教我的小腿後側拉筋方法,每次只要一分鐘,效果遠超過按摩球一小時,甚至遠超過徒手治療。

2023年9月20日 星期三

影響全球經濟走勢的三大關鍵:一部紀錄片

      在 YouTube 上面看德國之聲(DW)的英文節目已經有一段時間,原因是它對俄烏戰爭的分析與報導較周延而不偏頗。後來發現它有好幾部紀錄片的品質相當不錯,就開始看它的紀錄片。結果,不知不覺地看到 Moconomy® 的紀錄片,卻還誤以為是在看 DW 的紀錄片。其中有一部引起我的興趣與關注,它訪問數位財經專家,談三個影響全球經濟走勢的三個關鍵因素:人口老化、貧富差距,以及太陽能源與全電式電動汽車。
      本文將簡略介紹其內容,順便帶上幾段我的感想。

2023年9月3日 星期日

一個便當,一餐 buffet,一個總統府顧問

      住在台灣,即便不看新聞,也會從日常生活裡感受到社會的變化,甚至憂心不已。
      顧炎武在東林書院外題寫下一付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一朝書生,一世書生。不是不關心,而是「世事不堪聞問」。

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努力復健中

      久未執筆,整天忙著跟復健有關的事:剛開始的時候每天花 4~5小時,後來每天要花 5~6 小時。似乎令人難以置信,卻又偏偏是事實。

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失控的地表溫度:溫室效應的臨界點

      「多子多孫」是所有民族古老的願望:石榴在中國和印度都被視為吉祥物,象徵著多子多孫;平安朝的日本人喜歡紫籐,也是因為取義「子孫累累,有如花絮」;而《舊約》裡的耶合華則許諾亞伯拉罕「我必多多降福你,使你的後裔繁多,如天上的星辰,如海邊的沙粒。」
      但是,溫室效應將會使地球溫度持續升高,很多人可能不會想看到自己的後裔活在22世紀的烤爐裡。
      有些人或許以為:只要我們及早降低碳排,也許就可以避免這個厄運。但是,只要你真懂「暖化臨界點(tipping point)」這個詞,或許就會再也樂觀不起來!

2023年7月22日 星期六

網路世界: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民主政治不必然優於精英統治,還經常主動「讓賢」給威權統治(希特勒、普丁)。民主政治能靠制度確保的內涵極其有限,其品質的良莠主要取決於選民的素質(知的能力、管道與意願),而選民的素質則取決於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
      然而在當今的台灣,由於媒體的沈淪(淪為政黨的打手,充斥鄉民的霸凌,以及名嘴與網紅的恣意妄言),社會教育不僅淪為反教育,甚至足以抵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全部努力。再加上民進黨長年深入大學校園以及操弄教科書,連學校教育都快要變成民進黨置入性行銷的專屬管道。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立場超然(超乎統獨與藍綠)的知識分子注定是蒼白的。

2023年7月20日 星期四

意見不同,能坐下來談嗎——兩岸與戰爭

      民調顯示:台灣人絕大多數認為兩岸開戰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是,談話節目跟暢銷書喜歡談戰爭,鄉民們不但喜歡談戰爭,還喜歡炫耀自己如何地備戰(鍛鍊體能、溫習刺槍術和徒手攻擊、學習製造汽油彈)。問題是,假如台海戰爭的風險主要是「封鎖台灣」,前述「備戰」將純屬枉然。
      藍營威脅選民:「選民進黨就等於是選擇戰爭」。綠營則亂扣帽子:「積極備戰就是避戰,否則就是投降主義、賣台。」然而「備戰而不積極對話」(甚至蓄意挑釁)可能是下下策,還有可能成為國際社會都厭惡的「麻煩製造者」。
      偏偏,網路上「非藍即綠,非戰即降,非統即獨」的聲音壓倒一切,想要理性地討論兩岸關係與戰爭,簡直不可能。

2023年7月16日 星期日

意見不同,能坐下來談嗎——經濟問題

      台灣人談起跟經濟有關的問題時,很容易就窄化(退化)為經濟學課本的知識及其應用,並以此為憑將他人的論述分類為「對的」和「錯的」。
      我在談經濟相關問題時,關心的話題非常地窄:(1)當我們用芝加哥學派的經濟學觀念去合理化社會現象時,經常是用過時的經濟學教條在捍衛不正義,而罔顧最新的經濟學實證研究。(2)雷根和柴企爾夫人所倡議的許多經濟相關制度嚴重地偏袒資方而剝削勞方,從政治與經濟的角度看,其作法都是不公不義,並且成為今日世界上眾多政治、經濟與社會問題的禍源。
      2012年以後,許多科普級的大師之作被發表後,我覺得:與其讀我的文章,不如去讀大師的著作(《全球化矛盾:民主與世界經濟的未來》、《21世紀資本論》、《拯救資本主義》、《不公平的代價》、《經濟學好厲害:如果沒有誤用的話》等)。
      現在,我實在沒興趣跟任何人談經濟相關的問題了。

2023年7月15日 星期六

意見不同,能坐下來談嗎——核電

      「你贊成核電嗎?」對我而言,這是一個白癡問題。就像「三角形ABC的三個心(重心、外心、內心)會不會交於一個點?」這個問題,前提不清楚,根本就不該有答案!
      三角形ABC的三個心(重心、外心、內心)會不會交於一個點?如果它是正三角形,答案就是「」;如果它是正三角形,答案就是「會」。結論是會跟著前提而改變的,所以,如果你沒有能力完整地敘述問題的前提(假設與證據),我不會給你答案。
      我支持核電嗎?要看是哪一種核電廠,蓋在哪裡,有沒有處理核廢料的相關配套。我支持廢核嗎?要看有沒有完整的替代能源方案、時間電價方案,甚至還要看有沒有配套的產業政策。

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

意見不同,能坐下來談嗎——學界篇

      學術界與成熟的民主社會都有一個特點:意見不同的人可以坐下來理性地討論。不過,這只是一種理想;在台灣這種極端不成熟的民主社會裡,意見不同的人很難坐下來討論公共政策。
     根本原因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根本沒有能力理性地討論
     這一篇文章先談學術界的案例。

2023年6月26日 星期一

總結一段心路歷程:2011-2023

      我在 2011年建立這個部落格時,原本只是要把放在實驗室網站的文章搬過來,以便退休後這些文章還可以被找到——其實它們泰半早已在海峽兩岸到處被轉貼,只不過每個網站都只是「各取所需」地零星轉貼,無法取代一個文章齊全、完整且屬於原作者所建立的網站。
      後來,純屬意料之外,我因為一些廣泛流傳的文章而成為學生口中的「第一代網紅」。我猜,那是因為當時網路上的優質寫手較年輕,且偏文青類,可以用淺白、精簡的語言道破社會問題核心的網路寫手還少之故。
      2011年建立部落格並出版了第一本書《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以後,我在演講的場合裡經常被稱為「台灣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今天寫這篇文章,既是回顧,也算是在告別「公共知識分子」這個角色。

2023年6月20日 星期二

關於「優質小眾媒體」

     6/17 的「我不看台灣新聞:無奈的事實+徵友」貼出後,收到一些回應。除了感謝這些熱心的讀者之外,想在這篇文章裡釐清我所謂的「優質小眾媒體」,以及「徵友」時心目中的人選(7/13 起已停止「徵友」)。

2023年6月17日 星期六

我不看台灣新聞:無奈的事實

      我不看台灣的新聞:不讀報(網路版+紙本),不看電視新聞,更加不看談話節目。其實我很不喜歡自己處於這樣的狀況!
     我經常試著看電視新聞,但是受不了它的無聊、以偏概全、誇大不實,etc,很快地就關掉或轉台。我經常試著看談話節目,一樣地因為受不了而很快地放棄。
      演講的時候我常說:「台灣人有知的權利,只是沒有知的管道;大陸人沒有知的權利,只是有知的管道(翻牆)。」

2023年6月15日 星期四

部落格是不是過時了?

      我打算放棄「定期刊載」的部落格經營模式,改為隨性的寫作:不定期、不規律,不再有特定風格、主題,接近「雜感」式的發抒,甚至只有「不吐不快」的時候才記上一筆。
      這個新的模式會延續多久?我不知道。
      退休以來我一直在做「願意做、值得做」的事情,並且從中挑選「最樂意 and/or 最值得」的先做。然而社會的變化持續在加速,使得很多過去「值得做」的事情變得「無足輕重」。

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人類學在 1960s-70s 的巨變

      1960s-70s的反戰、反威權與各種人權運動不但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價值觀與社會秩序(性別、家庭分工、性傾向、婚姻觀念、弱勢關懷,etc),還徹底顛覆了學術界對「學術」、「客觀」與「科學」的基本看法。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改變)遠遠超過2008年的金融風暴,甚至也超過進行中的俄烏戰爭。
      然而許多台灣人對 1960s-70s 的認識卻止於刻板的負面印象:反戰、嬉皮、性解放、吸毒、道德淪喪、人慾橫流,etc(至少我的這個世代是如此,後面的世代我不確知事實如何)。
      事實上,如果不對那個時代有扼要而基本的認識,我們就無法理解我們今天何以會有如此的言行與思想。
      這一篇文章將以人類學的劇變為例,「以小見大」地勾勒這個劃時代的思想巨變。

2023年5月15日 星期一

《單向度的人》與 1960s-70s年代的學生運動

      為了瞭解《源氏物語》,我找了些與「訪婚」、「走婚」有關的文獻,無意間發現 Geertz 對北大教授蔡華的書評。為了增進讀者對 Geertz 書評的理解,我著手開始寫人類學在 1960s 年代的巨變。然而寫到一半卻不禁停筆,開始寫這一篇文章,企圖扼要介紹《單向度的人》與 60s-70s年代的叛逆。
      原因是,如果這本書沒有在 1964年出版,如果作者馬庫色Herbert Marcuse)沒有因這本書的暢銷(第一版賣了30萬冊)而被當時大學校園內的許多學生視為精神導師,1960s-70s年代的各種社會運動可能會淪為各別獨立而零星的活動,難以串連成對「發達工業社會」的全面性反叛,而人類學在1960s-70s年代的演變也或許不會那麼劇烈。
      如果沒有美國(與歐洲)的 1970年代,我們今天視之為天經地義的多元價值或許根本就很難順利地誕生。
      一個人怎麼會對整個歐美社會(至少是美國的大學校園)有如此「既深且鉅」的影響?

2023年5月2日 星期二

越戰、反戰與1960-70年代的美國學運

      1960-70 年代的學運延燒遍及歐洲與美洲、澳洲的各個大學校園,甚至跟其他的社會運動(法國的工運,美國的黑人人權運動)相結合,最後成為顛覆一切既定社會價值、秩序(刻板的性別規範與性別歧視,資本主義消費社會裡的生產與消費模式,中產階級的道德觀與價值觀,etc),最後才有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習以為常)的多元社會。
      然而這種天翻地覆的價值革命絕非「經濟發達社會必然的現象」,經濟發達僅僅只是為變革提供了物質基礎,思想(精神)革命還需要學術界的參與與引領(譬如《單向度的人》的出版,以及社會學和人類學界的反思與變革)。
      此外,法國學生運動(革命)的外貿與後果酷似美國的學生運動(革命),然而他們的社會背景與導火線則有鮮明的差異。
      這篇文章先談談越戰、反戰與美國學運的關係,下一篇文章再來談 1960-70 年代美學人類學界的劇烈改變。

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追櫻:錯過繁花似錦,迎來閒情逸致

     我在4/6搭上華航去京都,4/14返國,八個晚上都住在京都,原本的旅遊目的只為賞櫻,卻因為櫻花的花期一再提前,一度考慮過已訂好的旅館和機票,改成直奔東北。
      猶豫再三之後,心理上還是難以適應太突然、太劇烈的計畫變更,只好硬著頭皮維持原定旅館和機票,試著以京都為中心尋找周圍較高處、晚開的櫻花。然而仔細查索花期與交通後,發現花期較晚的地點都太偏僻,不自己開車很難到達(或者迂迴而費時)。
      最後,懷著沮喪的心勉強安排了一個行程。沒想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卻有了原本意想不到的收穫。

2023年4月1日 星期六

納人的訪婚與峇里島的鬥雞:表象與意義

原出處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的〈附錄二、文化人類學的兩難〉討論紀爾茲(Clifford Geertz)的代表作 〈厚描:朝向文化的詮釋理論〉,並以他的〈深層遊戲:關於巴厘島鬥雞的記述〉 為例進一步闡述他的論點。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原本企圖將每一章的字數控制在七千字以內,而〈附錄二〉最終卻將近萬言,因而關於〈深層遊戲:關於巴厘島鬥雞的記述〉的討論極度壓縮,每每因而感到遺憾。
      這篇文章將以紀爾茲對巴厘島鬥雞的解讀為例,談談納人「訪婚制」中的表象,以及「認識另一個文化」所涉及的深層問題。這篇文章既是〈附錄二〉(《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的補充,也是在接續〈《源氏物語》:中文讀者的陷阱與對策〉中未竟的討論。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源氏物語》:中文讀者的陷阱與對策

      《源氏物語》是日本「物哀」文化的源頭,影響日本千年來的文學、戲劇與藝術,想認識日本文化就必須讀它。
      譬如,川端康成在諾貝爾獎頒講致詞的演說稿裡就說:「《源氏物語》可以說是日本自古至今最優秀的一部小說,就是到了現代,日本也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和它媲美。」「《源氏物語》深深地滲透到我的內心底層。在《源氏物語》之後延續幾百年,日本的小說都是憧憬或悉心模仿這部名著的。和歌自不消說,甚至從工藝美術到造園藝術,無不深受《源氏物語》的影響,不斷從它那裡吸取美的精神食糧。」
      然而中文讀者讀後往往誤會遠多於認識,甚至以為這是充滿亂倫與不倫戀的淫書!因為,中文讀者閱讀《源氏物語》時很容易掉入一些陷阱而不自知。

2023年3月11日 星期六

不讀可惜的另一篇論文

      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是戰後社會學界最受關注的學者之一,且被學界許多人視為「社會學界最有機會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在 1985年發表的〈鑲嵌的問題〉奠定了經濟社會學,並且導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奧立佛‧威廉遜(Oliver E. Williamson)修正了他對市場機制的看法。
      底下的文章其實是《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的〈附錄一、質性研究的經典,小蝦米挑戰大鯨魚的傳奇〉。它一方面介紹這一篇論文的背景與主要內容、架構,也同時分析這一篇論文的寫作技巧,以供從事質性研究者參考。
      然而不管是它的內容或寫作技巧,其實都很值得社會科學領域的人參考,尤其是對「經濟學帝國主義」的反感者與擁護者,以及贊成與反對把「市場機制」視為一切社會問題(甚至包括大學的運作)之解方的人,更是「不讀可惜」。

2023年3月1日 星期三

日劇「四重奏」與本居宣長的「物哀」

      有人說,正在 Netflix 上演日劇《四重奏》只有兩個主軸:所有的人都在說謊,而且所有的人都在單戀。還有人說,它是在刻畫四個魯蛇的晦暗人生。這似乎吻合劇中的兩句經典台詞:「比起藍天,我更愛灰暗的陰天。」和「懷抱理想的三流人物,只能算是四流。」
      但是,如果你能從本居宣長的「物哀論」去審視這一部日劇,將會有更深層、細膩的體驗,因而相信:它確實有資格榮獲24項日本與國際的大獎
      底下我將直接利用本居宣長的「物哀論」分析這個日劇的一些精華,以後再另文說明本居宣長的「物哀論」。

2023年2月21日 星期二

科學與人文:「必讀」的紀爾茲觀點

      國內所謂的「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幾乎都是外行人的連篇鬼話,無助於溝通,反而平添彼此的誤解與刻板印象。關鍵在於:對話雙方沒有任何人真的認真跨越藩籬,去深刻地認識另一岸的文化與精髓。即便是英國 C. P. Snow 著名的演講 "The Two Cultures",也是充滿膚淺的鬼扯,因而招惹來著名文學評論家 F. R. Levis 的激烈抨擊。
      對比下,紀爾茲(Clifford Geertz)的經典著作 “Thick description: Toward an interpretive theory of culture” 截然不同充滿「不讀可惜」的洞見,可惜卻常被國內外的學術界誤讀。
      底下我將仔細地介紹這篇文章,並以他的另一篇經典 “Deep play: Notes on the Balinese cockfight” 作為輔助說明(兼佐證)的案例。

2023年2月11日 星期六

「物哀」:評大西克禮的美學

     不知「物哀」,難以了解日本的文學及其美感經驗。它看似漢字,實為日文,有著不同於漢字的意義。此外,它是「物哀、幽玄、侘寂」的核心:一個創作者如果對「物哀」欠缺深刻的體認,「侘寂」很容易從「樸拙之趣」淪為「拙劣而無趣」,「枯山水」則很容易變成刻板、制式的模仿,以及空洞、充滿意識形態的儀式性重複。
      我買不到也借不到本居宣長的《日本物哀》,姑且借大西克禮的《物哀──櫻花落下後》來讀,卻大失所望。
      在底下的文章裡我將先摘述《物哀──櫻花落下後》的主要內容,以及全書的論述架構與核心原則(Part 1);接著再提出我的質疑與評論(Part 2-4)。

2023年2月1日 星期三

藝術的精髓盡在細節:兼論美感經驗與美學概念

      去年11月底去京都和大阪賞楓,驚嘆於日本秋葉之美,不禁好奇這樣的美景會如何影響其精神與文化。
      恰巧行前讀過一些關於物哀、幽玄與侘寂的文章,回來就借了大克西禮的日本美學三部曲來讀,邊讀邊一再油然孳生「不以為然」的感受。我因而忍不住在讀書會裡再三提醒:美感經驗與美學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範疇,絕不可混為一談。
      在這個搜尋「日本文化獨特性」的文獻與資訊過程,意外地發現近年在抖音上爆紅的「成都鍋莊舞」,既可以用來說明「藝術的精髓盡在細節」,又可能以此為例闡述「美感經驗與美學概念的先後、異同」。
      因此,在這一篇文章裡,我將先以「成都鍋莊舞」幾個代表性人物(雍吉、青措、西饒)的舞姿為例,說明「藝術的精髓與良窳盡在細節裡」。接著,我將順勢約略說明「美感經驗與美學概念的先後、異同」。先有這篇文章的鋪陳之後,我將會在後續文章裡討論我對大克西禮的不以為然。

2023年1月21日 星期六

學位╱期刊論文的評量指標

     我在劍橋念博士時,一位哲學所的朋友說:「博士論文很簡單,找一個話題,把你想說的寫清楚,就這樣而已。」這當然只是一句玩笑話,否則在國外的頂尖名校裡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論文口試沒通過,還有人因而輕生。
      但是國內學術口試浮濫放水的結果,已經鮮少有人認真問過「怎樣是一篇好的學位(期刊)論文」和「怎樣是一篇好的學位(期刊)論文」。
      問題是: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怎樣才是一篇好論文」,你的整個研究過程和論文寫作過程會不會根本就是在瞎忙?更重要的是,你會不會是在枉費寶貴的青春,除了一張文憑之外,根本沒有學到任何值得你花費兩、三年(三、五年)的本事?

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為誰寫——幕後故事

      我寫書的時候,總是期望能書的內容能對廣大的讀者群具有長遠的用處。簡言之,協助他們培養出「終生受用」的能力。當我在構思《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時,心裡就懷著幾個跟這能力有關的經典案例。
      因此,當一位已經離校多年的人問我:我有必要買《論文寫作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嗎?我幾度欲言又止。
      論文寫作涉及四項能力:批判性思考去蕪存菁精準表達,和以理服人,它們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場合,因而是值得每一個人都用心去學習的「帶得走、終生受用的能力」——至少是在念研究所的時候,甚至是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就開始(尤其是那些想出國留學,或者不想在批判性思考與精準表達上嚴重地落後歐美大學生的頂大學生)[註一]。
      絕大多數人在離開學校後一輩子都不會再去寫論文,然而他們的生涯裡可能隨時都會用到上述四項能力;即便他們再也不寫論文,但是在試圖進行高階的溝通與遊說時,經常都暗合著論文寫作的模式與技巧。
      底下這些案例就是經典的證明。

2023年1月1日 星期日

「著作原創性比對」的鬧劇

      當紅政治人物的論文抄襲變成寶島大話題後,許多人跳出來從不同角度指控、批評學術界的抄襲之風。包括台大清大在內的著名學府也紛紛備置 Turnitin 與 iThenticate 等「著作原創性比對」的軟體,供指導教授使用。台大甚至修正博、碩士學位考試規則,要求研究生繳交「論文學術倫理暨原創性聲明書」,註明比對相似度的百分比,經指導教授檢視後,才能離校。
      這些舉止不只荒誕,甚至有污辱教授、學生的人格,以及侵犯智財權之嫌,因此美國好幾個大學都表示不足取法!
      事實上,只要指導教授願意,防範論文抄襲易如反掌;如果指導教授想放水,再多的「著作原創性比對」軟體都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