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1日 星期四

努力復健中

      久未執筆,整天忙著跟復健有關的事:剛開始的時候每天花 4~5小時,後來每天要花 5~6 小時。似乎令人難以置信,卻又偏偏是事實。

四十年之病,求四周之艾
      四十年來,我每天跑步,除非大病鮮少例外。累積過許多新舊傷,從不曾去理睬。約莫在三、五年前,情況變成持續性的惡化(膝蓋加腳踝緊繃、疼痛、無法以正常姿勢站立、走路)。
      大概是在今年六月初,下定決心要積極處理。剛開始時靠的是復健診所的物理治療(熱敷+電療,每週三次)+徒手治療(每週一次,前面八次是每次一小時,2,000元;後來改為每週一次,半小時,1,000元)。
      接下來,為了靠自己的努力加速痊癒(或者改善到情況所允許的極限),自己開始找 YouTube 上面的復健影片看。

涉及到錢,通通走樣
      先是看中文的,沒多久就開始懷疑:許多 YouTube 推薦的節目都有問題(以偏概全、誇大不實,為的是讓你相信「別人說的是錯的」或「我了解的比別人更多」;最後又故意留一手,勾引你去他的物理治療所治療)。譬如隨意附會地亂解釋足弓的拱形結構、dynamic chain、dynamic stretching 等(相信我:我教過大學的力學,而且口碑非常好)。
      於是,我開始自己搜尋英文的相關節目,卻發現英文的 YouTube 節目也不乏跟中文節目類似的弊端,必須花很多時間去試著觀看、研判、篩選。最後,終於可以避開無聊的英文節目,找到比較中肯而有專業依據的節目。
      但是,自己試著練習做以後,還是一再不小心拉傷自己(我已年進七旬,又是連游泳、暖身操都可以做到受傷的那種人,毫無運動細胞)。
      你或許會問:復健科醫師和徒手治療師不是會教你相關的運動姿勢嗎?一言難盡!

奇怪的復健科
      第一次去馬偕醫院的復健科是十多年前的事,醫師做出診斷後說:「你想吃藥嗎?」「吃藥會好嗎?」「不會,只是緩解疼痛。」這種藥我當然不吃。「能治療嗎?」「我可以教你一些動作,讓你回家做。但是怕你沒抓到訣竅,一不小心就拉傷。其實,我建議你去找個運動教練,請他看著你練習。」
      啥!?醫師不負責治病,只負責介紹運動教練?
      約莫三年前,再去馬偕醫院的復健科,看膝蓋痛和腳踝。醫師測試我對拉力與阻力的反應,問我「會不會痛?」做出診斷後,他問我:「你想吃藥嗎?」我很清楚地回答:「不吃止痛藥。」「想要作物理治療嗎?」「我有別的選擇嗎?」「你也可以選擇在家做復健運動。」我選擇了後者。於是,健保給付讓我可以有教練教我緩解腰痛的運動(其實就是「橋式」),一共六次,每次半小時。三次以後我就得到教練的「滿分」評語,五次以後我就不去了。
      回家每天做橋式,剛開始似乎效果不錯,但是沒多久腰又受傷了(而且是在做橋式的時候)。
      近日我終於體會到:一個姿勢對不對,關鍵在於許多外觀上看不到的細節(該出力的肌肉沒出力,或者不該過度使用的肌肉使用過度,或者僅僅只是次數太多而自己不知道)。
      教練不是你,而你們的相處是以金錢和時間換來的,所以教練終究不會(沒辦法)在有限的相處次數裡把你該知道的一切通通都告訴你。很多細節都需要靠你的自己揣摩和嘗試錯誤(這就很自然地包含了一再因錯誤的練習而傷到自己)。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總之,到目前為止,我大概是每天上午暖身與伸展超過半小時(姿勢取自各家、各流派,再就我的體能狀態加以調整,通常是「降階」),核心機群的訓練超過半小時(中間頻頻作放鬆與伸展的動作,尤其是因為還在摸索而花很多時間揣摩自己的身體狀態,不敢操之過急)。
      有時候(經常)昨天晚上的肌肉放鬆(用按摩球)做得太不理想,所以早上要先補作,一做又是超過半小時(因為不擅長使用按摩球,所以很花時間而沒效率)。
      再加上盥洗以及晨操結束後的淋浴,早上往往從醒來到吃過早餐已經花費 2.5~3小時(剛醒來時會躺在床上作很和緩的暖身運動)。
      傍晚通常以走路的速度慢跑一小時。晚餐以後用按摩球放鬆肌肉(因為不太會用,所以往往花掉一小時以上)。睡覺前若有時間,就繼續搜尋相關的影片與文件,增加自己的知識和了解,往往因而在一天內就花掉一個小時以上。
      此外,每週三天搭公車去復健,來回就是兩個小時以上(含等公車的時間)。
      這些時間加起來,使得我每天剩下的時間很少。唯一慶幸的是:膝蓋與腳踝的疼痛已經明顯緩解,按摩球的使用技巧也開始略有掌握,早上的「暖身+伸展+核心」還在摸索,但是有機會在未來改善長期的腰酸背痛。

一點點卑微的希望
      展望未來,希望可以把照顧身體的時間逐漸降低到每天三小時以內,以便可以騰出一點時間來繼續寫東西。
      這樣的希望很卑微,然而這就是人生(生、老、病、死)。再怎麼偉大的心智,晚年年老體衰時都只能做一些很卑微的事(雖然每一個人的衰老過程與同一個年紀下的老化程度可以有明顯的差異)。
      年輕時,我很不甘心「僅僅只是為了保養身體而活著」。年齡漸長,看清楚前面的路,也只好坦然接受身體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