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哲學不是真理的代言人

      蘇格拉底(Socrates)的哲學始於質疑希臘人普遍堅信不移的各種信念,他為此留下了一句名言:「未經審慎檢視過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他也因而經常被視為歐洲的第一個哲學家、智者與真理的代言人。
      然而他不但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智慧的象徵或真理的代言人,反而至死堅持自己是一無所知的。根據柏拉圖對話錄《答辯篇》,當他面臨雅典人的死刑公審,並且進行最後的一次答辯時,他說:「德爾菲神諭說我是希臘最有智慧的人,因為全希臘只有我一個人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一無所知。」反面的意思是:如果在場有任何人自以為知道任何真理,他就是在自欺欺人。
      蘇格拉底以他的無知自豪,並且認為那些自以為有所知的人都比自己更無知。所以,他絕不認為哲學家是真理代言人。那麼,假如哲學不是真理的代言人,那麼哲學是什麼?用康德的話說:「哲學可以回答什麼?不可以回答什麼?」

2020年12月12日 星期六

「你應該」vs「我想要」:倫理學的千古難題(下)

不可企及的「心理學的哲學」:浮沙建塔的希臘「美德倫理」
      許多當代的倫理學者接受 Anscombe 對功利主義倫理學(結果論)的批判,力圖建立關於行為本身的價值判斷(而不是從結果去判斷);他們同時接受 Anscombe 對康德道德哲學的批判,放棄倫理學的超然性規範(律令)地位。他們選擇了第三條路:把道德抉擇(價值抉擇)的基礎建立在對於「何謂美德」的分析——倫理學從「你應該」轉為「我想要」和「為什麼這樣的抉擇是值得的」,並且自稱「美德倫理學」(Virtue ethics)。

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你應該」vs「我想要」:倫理學的千古難題(上)

     倫理學探討行為的對錯、是非、善惡,在很多人眼中是評價欲望的唯一依據。但是維根斯坦最具影響力的學生兼遺囑執行人 Elizabeth Anscombe 卻在1958年發表一篇論文 Modern Moral Philosophy,指出「國王從來都沒有穿衣服」,而劇烈地震撼倫理學界,餘波至今未平。
      該文一開始就直陳三大結論:(1)除非先有「心理學的哲學」,否則研究倫理學沒有益處;(2)倫理學必須廢棄道德上的「義務」與「責任」概念,因為它們在當代俗世社會裡只會製造觀念上的混淆;(3)功利主義(結果論)的英美倫理學既膚淺且鮮少重要性。這三個結論等於是從根本上依序否定亞里斯多德與希臘倫理學、康德哲學(義務論)和功利主義倫理學(結果論),使得倫理學變得無立足之處。
      其實,維根斯坦早已在《邏輯哲學論》明確地說:「不可能有倫理學的命題」,「倫理學是超驗的(transcendental)」,「倫理學無法被表述」。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鐘鼎山林,各適其性——六朝人物的生命美學

      中國人並非一向都很鄉愿,不敢活出自己。在魏晉南北朝這兩百年的期間裡,隱居以全其志的人受到社會主流的敬仰,名士們更是不受俗世價值與規範的綑綁,在繁華都會裡自在地活出自我,而無視於別人異樣的眼光,甚至還鄙視滿身銅臭、徒有權位而沒有才華的人。他們在亂世裡展演出各種活潑的生命風格,也展現出價值的多元性。
     在《世說新語》裡,我們看到很多活潑、有趣的人物和言行,他們活在禮教之外,卻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和秩序,而不落於虛無。逯耀東說:「《世說新語》代表魏晉時代清談家所做的人物評論,已與兩漢儒家道德規範下所做的善惡是非之評斷無關,它完全依被品評人物的個性所表現的特質,而予以簡潔而抽象的品評。」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價值倒錯的紅樓夢,殘忍絕情的程朱理學

      康熙皇帝崇尚理學,還把朱熹靈牌抬進孔廟,讓他跟孔門十哲並列。然而他也曾多次公開譴責理學家的表裡不一:「自有理學名目,而彼此辯論。朕見言行不相符者甚多。終日講理學,而所行之事,全與其言背謬,豈可謂之理學?」「凡所貴道學者,必在身體力行。見諸實事,非徒托之空言。今漢官內有道學之名者甚多,考其究竟,言行皆背。」「使果系道學之人,惟當以忠誠為本,豈有在人主之前作一等語,退後又別作一等語者乎?」
      然而最令人感到震撼的,卻是《紅樓夢》裡「只許長輩作奸犯淫,不容子女真情流露」的價值倒錯:成人世界的淫亂邪僻、貪墨弄權、刻薄下人都能得到彼此的包容與體諒;反而賈寶玉和林黛玉的真情至性卻屢遭物議,不被容許,以至於一個出家,一個殞命。

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跳脫「好死與賴活」的陷阱

      父母老的時候,醫生可能會問我們要不要給他們插鼻胃管;等我們老的時候,又要為自己或配偶做這個決定。
      根據「Heho健康」網站上的一篇報導,鼻胃管灌食不只剝奪患者的飲食樂趣,還帶來各種痛苦;為了避免患者自行拔除鼻胃管,又往往將他們的雙手綁住,進一步摧殘他們的尊嚴。
      「要」或「不要」插鼻胃管的抉擇往往變成「好死」與「賴活」的兩難——不要鼻胃管=有尊嚴地慢慢死去;插鼻胃管=沒有尊嚴地苟活。
      然而這個「兩難」純屬抽象思考和語言概念的虛構,生命的現場實際上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欲望的美學》開始徵求讀者提問

      2020/10/24 台北讀書會2020/11/06 新竹讀書會上兩次導讀《欲望的美學》的錄影已經 PO 到 YouTube 上面。這兩講的錄音檔也已經同時 PO 到五個 podcast 平台上。欲知詳情,請造訪「小說 電影讀書會」部落格。此外,11/21 的台北讀書會將會繼續講完 11/06 沒講完的投影片。
      12/04 的新竹讀書會將開始講解《欲望的美學》第一章,12月中旬在台北讀書會講解第二章。實際進度未來將會公布在「小說 電影讀書會」這個部落格上。想提問的人請在各章講解前逐章詳細提問,並將問題寄到我的 Gmail 帳號
      未來關於《欲望的美學》的導讀錄影、錄音,也會繼續公布在「小說 電影讀書會」這個部落格上——該部落格上同時有過去台北和新竹兩個讀書會的歷年錄影、錄音。

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自我實現:一個盤根錯節的謎題(下)

      真正的宗教可以引導你去覺察內心的活動,確實感受到精神與情感的昇華,體驗到內在持續的、真切的莊嚴、崇高、乃至於神聖,因而獲得遠高於「飲食男女、聲色犬馬、功名利祿」的可欲和滿足。迷信則是給你灌迷湯,給你一個無法證實也無法否證的許諾,背後總是藏著一個「我有超乎常人所能理解的智慧與神通,你不需要懷疑,不需要用自己的拙劣方法去求證,聽我的話絕對不會錯」。
      簡言之,宗教讓你親自體會到比本能慾望更深層、更可貴的自我,因而有能力抗拒俗世的誘惑和本能慾望的耽溺,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同時展現出最高度的意志自由。而迷信、神通、密教、自稱靈修大師的印度神棍則是教你放棄自己的抉擇與判斷,相信他比你更有智慧,更接近真理與生命的道路。

自我實現:一個盤根錯節的謎題(上)

      「活出自我」是每一個人的渴望,問題是:什麼是自我?馬斯洛以為它是與生具來的傾向,等待著被實現;傅科以為它是我們為自己創造出來的(如同一件藝術品);尼采以為它是不斷地超越的過程(通往「超人類」的「橋樑」)。誰說的對?
      其次,「活出自我」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精神與情感的昇華」以及「本能慾望的取捨與抉擇」有何關係?你越是深思,越會發現這些問題全部盤根錯節地相互牽連、糾葛而無法分割。結果,亞里斯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原本是在討論「怎樣的人生最幸福」,卻被後世當作倫理學的書。
      從這角度看,「自我實現」的相關線索橫跨許多領域,也遍佈於過去兩千年來的哲學、文學、藝術、科學與宗教的實踐裡。許多先哲各有一得之見,卻又各自囿於時代的盲點與妄信,以及個人的稟賦和偏見,因而各有所失而不自覺。
      我們站在21世紀,對於人類在藝術、文學、哲學領域中各種精神、情感、思想的極致表現所知遠比他們更寬廣、週延。站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我們對於理性與感性的可能流弊也知道得遠比他們更透徹、完整。以這些事實為基礎,我們如何較完整地詮釋「自我實現」,並避免重蹈既往的覆轍?
      為了將這些線索給梳理得眉目清晰、條理分明,且盡可能地週延而易讀,《欲望的美學》厚達五百頁。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欲望的美學》好不好讀?

      一本書值不值得讀,只需要看你能從中獲得多少啟發,不需在意有多少沒讀懂(如果只讀懂五分之一,而獲得的啟發卻勝過自己十年的摸索,不是很值得嗎);更重要的是,只在乎前者的人將會不斷地自我突破,只在乎後者的人將始終困於既有的窠臼
      更何況,《欲望的美學》不會比「欲望的美學: 情、慾與靈性的探險(1-6)」、「尼采(1-2)」、「荒謬感與虛無主義」更難懂(頂多有兩、三章例外),卻比這些零散的文章更能有條理地為你勾勒相關問題的完整面貌,而不只是一小塊、一小塊的人生拼圖。
      假如你喜歡《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或者渴望精神與情感的昇華,就不妨買一本《欲望的美學》來讀,並且聽我未來的錄影、錄音講解;至於沒讀懂的部分,可以留待未來慢慢地咀嚼、消化
      其實,已經有好幾個讀者反應:曾被序言和第一章嚇到,但是第二章開始就比較好讀,第七、八章尤其容易讀;雖然引述了許多經典文獻,但是又用豐富的故事來詮釋,遠比讀原典更活潑有趣。

2020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欲望的美學》導讀(4):寫作策略與閱讀障礙

      這本書是為沒有哲學專業背景的人寫的,然而核心問題卻是「精神與情感的昇華管道、本能慾望與各種可欲的評價與抉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普世道德與抽象思辨的陷阱、通往心靈世界與自我實現的捷徑」,以及文學、藝術與哲學(理性與感性)跟前述課題間的關係。
      簡言之,它涉及了人文精神(人文涵養)與傳統幸福學、道德哲學與宋明理學的核心,談的是人生(生命)最核心的課題,因而值得每一個文青翻閱,看看它能不能帶給你啟發,值不值得你耐心讀下去
      然而有些人讀完序言和第一章「楔子:剪不斷,理還亂」之後,就覺得「知識密度」好高,或者被一大堆哲學家、文學家、畫家的名字嚇壞了。
      為此,我在 10/24 的台北讀書會特地針對一些閱讀上可能的障礙以及我相對應的寫作、導讀策略做了較詳細的說明。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欲望的美學》第一支視頻和簽書會

      聯經的朋友幫我拍攝、剪輯了一支14.5分鐘的影片,講述一些該書寫作背後的心情,以及給讀者的建議,我覺得剪得蠻不錯的。因為內容跟前面的導讀和暖身之作有相當大的區別,建議大家有空時看一看。
      另外,11/7(六)14:00-16:00 和 1/9(六)14:00-16:00 在台北和台中各有一場演講,講完後我可以在現場簽書。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邀我去南部講一場?
      各大通路的預售已經開始。詳細資訊見內文。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欲望的美學》導讀(3):未來的計畫

新竹讀書會團購的《欲望的美學》已經送達,等我簽書。
    500頁的「巨著」有兩本《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那麼厚,也超過十元硬幣的直徑。
   為了要讓讀者能更易於吸收、消化這本書的內容,我打算在新竹與台北每月各一次的讀書會裡輪流講解這本書的內容,以一年左右的時間講解全書22章(合計約莫24~26次)。每一次的讀書會結束後會儘快以錄影錄音兩種方式同時上網,任人免費下載
      內文將進一步說明這個構想。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欲望的美學》導讀(2):欲望與幸福,理想與陷阱

      面對人的各種生理、心理慾望和情感與精神上的嚮往,我們該如何取捨與抉擇(需要考慮哪些面向,有哪些值得取法或遵從的法則)?

     原始佛教與叔本華提醒我們的是:不要因為追逐虛妄的目標,而憑添沒必要的痛苦。因此,欲望的第一個法則是「分辨真偽」。接著,柏拉圖試圖說服讀者:在一切真實的可欲中,智慧是最值得追求的——因為它美好而令人喜悅,能突破混亂與衝突而達到節制與和諧,且真實不虛而永恆。亞里斯多德又加碼:只是擁有智慧還不夠,必須善用智慧,以行動持續提升(體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而最有價值的行動莫過於用哲學的智性思索永恆的事物。這些法則聽起來都「言之成理」,可惜卻都隱藏著一廂情願、自欺欺人的陷阱。

      欲望的首要法則,是切忌追逐海市蜃樓的可欲,和自欺欺人的妄想。偏偏兩千年來的歷史卻告訴我們,這絕非容易的事!而維根斯坦更透徹地告訴我們:哲學家一再重蹈「自欺欺人」的覆轍,原因是一廂情願地迷戀「深奧、晦澀的真理」。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欲望的美學》導讀(1):有精神高度與情感深度的散文集

      《欲望的美學》共500頁,將在 10/22 上市,並於10/19 開始預購。博客來已貼出這本書的目錄序文第一章全文。未來我將為這本書寫一系列的導讀視頻音頻,讓它更可親且容易吸收。希望能讓讀者窺見心靈的道路,體驗精神與情感的昇華,穿透浮泛、虛矯的形容和空洞的概念,親自感受生命的莊嚴與價值。

      我始終相信:深刻的思想都誕生於深刻的情感與精神上的深刻感動。因此,這本書的內容絕大部分是文學家、畫家、靈修者、思想家的情感世界與生命紀實,通過詩與散文的選粹,以及塞尚與梵谷的書信與作品分析,想要呈現原作者的優美情懷和文采,以及他們對生命、欲望、情感與心靈世界的洞見。

      我也同時深信:一旦脫離了欲望、情感與精神上的沃土,思想將會淪為蒼白、空洞,甚至扭曲人性、悖逆人性——這恰恰是歐洲所有思辨哲學與宋明理學最大的弊端與禍害。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攝護腺雷射剜除手術可以不是白花錢!

      男人在六十歲以後,約有五成會因為攝護腺肥大而導致排尿困難或頻尿;七十歲以後可能高達八成。早期治療往往用藥物來緩解徵狀,然而最終因為藥物成效不足而必須接受手術的男人比例高達34%

      常見的雙極電刀刮除術(Bipolar TURP)只需健保+自費五千至一萬元,雷射手術則需自費13到18萬之間。有必要花大錢做雷射手術嗎?聲譽卓著的台大蒲永孝醫師說「八成以上的病人,是不需要花這個錢的!

      然而劍橋大學米蘭大學的教授們卻會說:如果找到合格的醫師,雷射剜除手術(enucleation)才是根治的方法——接受 TURP手術的病患,十年後必須再手術的機率是10~20%;而雷射剜除手術(enucleation)的病患只有0%~4%必須再手術!而且盡早手術可能有必要!

2020年9月15日 星期二

尼采(2):誰在妨礙你的自我(二之一)?

      從尼采的角度看,人類最根本、最重要而不可違背的事實是:每一個人都跟別人不一樣,而且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你活(替你感到快樂或替你承擔痛苦,替你感到幸福或替你承受悲哀)。

      由此似乎可以直接推論說:每一個人都會去追求使自己幸福、滿足、生氣盎然的生命,而不是去追求別人所羨慕的人生(硬把自己塞進別人的鞋子裡,不管它是太鬆或太緊)。

      然而非常令尼采訝異(且痛恨、鄙夷)的是,盡管每個人都如此地不同,人類最大的共通點卻是:每一個人都活在社會既定的道德規範與價值裡,極少有人敢(願意、想要)為自己活。

      為什麼?尼采在〈教育家叔本華〉裡給了兩個答案:懶惰畏於與眾不同。我很訝異地發現,他竟然錯過兩個我認為更重要的因素虛榮心的滿足(與快感),以及被扭曲(偽裝)的自我肯定(自我實現)

2020年9月1日 星期二

終結一場無聊的官司

      張景森告我毀謗和損害人格權(損害名譽)一案,昨日最高法院三審終結定讞,駁回張景森的上訴。本案至此官司徹底了結。

      過程:張景森在 2015年對我提出刑事告訴,後來因為自知無法勝訴,在準備庭結束後立即撤回;民事部分,一審張景森敗訴後立即上訴,二審在 2018/6/13 再度宣判駁回張景森的上訴,三審於 2019/8/27 判決。

      結局:張景森如願告到爽;彭明輝毫髮無損(附刑事與民事最終文件,以供茶餘飯後談笑之助;已另撰「官司結束,心得分享」一文,供讀者參考)。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解讀阿莫多瓦的《痛苦與榮耀》

      一部電影的「影評」,至少要先努力地去完整解讀電影裡的所有重要線索,無所遺漏地編織成一個說得過去(甚至見人所未見)的理解(解讀);然後,在這基礎上,所謂的「影評」才不會變成是牽強附會、斷章取義,甚至任意曲解。
      然而看完這一部電影後,我翻閱許多英文大報的影評,卻大失所望地發現:他們竟然漏掉絕大部分的關鍵線索而不自覺(譬如這一篇)!

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慾望的美學》完稿 & 後續盤算(下)

      面對各種精神的、情感的、生理的、心理的可欲,人該如何抉擇?這是一個古老的問題——柏拉圖的對話錄在回答這些問題,亞里斯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更是聚焦在「什麼樣的快樂最值得追求」。
      奇怪的是,已經兩、三千年了,為什麼我們還在談這一堆老掉牙的問題,而沒辦法歸納出一些可供參考的具體原則
      對比下,牛頓在 1686年發表《原理》,哈雷在1705年用它預測彗星軌跡,1858年的流體力學就已經具有今天教科書的雛形,而第一本熱力學教科書也在 1859年出版。不到兩百年的時間裡,今天機械工程師與航空工程師最常用的專業知識已經完成八、九成。
      然而我們不但至今無法回答「要如何在各種可欲間評價、取捨與抉擇」,甚至連該問誰都不知道——絕大多數人不會想去問哲學系的教授,反倒是心理學系、腦神經科學系、人類學系裡充滿學術神棍,到處販售「愛情的科學」與「幸福的科學」。
      Why?

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慾望的美學》完稿 & 後續盤算(上)

      昨夜很早就完成《慾望的美學》的潤稿,擱置了一夜,今天一早寄給了聯經出版社的主編,了結一樁心願。
      全書共22章,總字數約莫22萬字。因為努力地要把全書控制在 24萬字以內,而且每章盡量不要比1萬字多太多,所以還有很多想說的話沒寫進去。
      譬如,部落格裡有關王陽明的「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難覓門徑的心靈世界」一文,就是寫完後被我硬是從第一版的原稿中刪除,當作部落格文章發表。正在寫的「尼采:影響深遠,經常被曲解的思想家」則是打算把目前完稿中不得不割捨的部分較完整地寫下來,當作是《慾望的美學》的延伸閱讀。
      昨夜我基本上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接下來該做什麼事,來協助《慾望的美學》的讀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欲望、情感、心靈,以及人生的價值評量與抉擇,以便有助於他們進一步的心靈成長?

2020年7月17日 星期五

尼采(1):影響深遠,經常被曲解的思想家

      下標題時我猶豫很久:要不要稱尼采為「哲學家」?事實上,尼采幾乎是一切「哲學」的對立面:他反對形上學,反對中世紀的經院哲學與神學,反對康德的理性主義和道德哲學;如果出生得晚一點,他一定會反對(或不屑反對)羅素的分析哲學。反之,英美分析哲學界也曾有不少人認為他的作品是文學,而非哲學。
     他對存在主義和法國後現代思潮影響深遠,卻又經常被曲解。關鍵在於他的作品表面上含著對立、矛盾的元素,文風又交雜著反諷、誇飾、寓言與格言,經常筆鋒一轉就突然從宣揚主張變成反諷與激將,讓讀者很難抓住他真正的立場。
      譬如,他反對基督教倫理,卻又認為對道德問題的反思能力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務,以及一個社會高度文明化的表徵;他批判蘇格拉底,卻跟蘇格拉底一樣地扮演「牛虻」的角色,質疑一切社會上普遍接受的價值,硬要讓他的所有同胞不安;他把叔本華看成最重要的啟蒙者,卻又把叔本華跟康德放在一起毫不留情地批判;他宣告上帝已死,卻以先知的口吻寫下《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宣揚超人類(overman)的精神,還在精神崩潰後自稱為酒神戴奧尼索斯以及「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人」。

2020年6月27日 星期六

欲望的美學: 情、慾與靈性的探險(6)

—— 31 ——
      欲望的美學就是一場情感、慾望與靈性的探險,意思是說:欲望的美學就像品酒、品茶,它是一種先親自體驗(感受、覺察、反覆品味)之後再進行評價的活動——它不是先驗的,也不是思辨的;它是基於你的個人體驗而有的個人評價,而不是硬生生地把他人的評價橫向移植來給你自己用,而沒有個人的體驗當基礎,甚至罔顧自己的親身體驗(這叫做意識形態的洗腦)。
      不過,就像品酒與品茶,欲望的美學是植基於個人自我覺察能力的提升,是一種後天涵養出來的敏銳覺察能力,而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任性、粗野不文。

2020年6月6日 星期六

賈樟柯的雪茄和《三峽好人》

      在許知遠主持的《十三邀》第11期「许知远对话贾樟柯完整版之回乡的原因」裡,賈樟柯手上的雪茄讓我感到強烈的嫌惡,因此沒看完就難以忍受地關掉它。然而賈導或許一點都沒有警覺到雪茄跟香煙之間的宏大對比,以及雪茄對他這個「中國的良心導演」的傷害。
      雪茄跟香煙有什麼差別?
      北大教授戴錦華專注於電影評論、文化研究,著作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她在「北京大学公开课:影片赏析 戴锦华 P3 影片赏析 三峡好人」裡說「酒、煙、茶、糖」是「奢侈品兼潤滑劑」。果其然,則雪茄跟香煙沒什麼差別,更不值得大書特書。
      然而雪茄跟香煙真的不一樣:香煙是賈導最珍惜的真情,雪茄是賈導自我背叛(且不自覺)的鐵證。

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

欲望的美學: 情、慾與靈性的探險(5)

—— 21 ——
      文化人類學裡有這麼一種說法:人類通過社群而習得的能力與習慣,都可以歸屬於「文化」。不過,從另一種角度看,人類習得這些能力和習慣的結果,是他企圖改造外部環境,以及改造他自己的言行,甚至他的自我認識。
      從後面這個觀點看,人類的「本性」有兩個面向:消極被動)的部分是順從本能衝動(慾望),在本能慾望的驅使下追求飲食男女(生理滿足),以及聲色犬馬與功名利祿(心理性滿足,非必要的奢華,虛榮心的渴求,自我肯定的拙劣管道);積極主動)的部分是創造與改變——改變外部世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甚至改變我們的內心,以便這個世界變得更讓我們「滿意」(美好幸福)。
      問題就出在什麼叫做「更美好」?而最嚴重的問題則是:當我們一再企圖改變自己的言行之後,我們終於不認識什麼叫做「人類的本性」(human nature)!

2020年5月10日 星期日

讓我驚艷的兩部紀錄片+高達電影

      好萊塢的電影越來越無聊,而我又看過一些很棒的紀錄片,因此有一段時間很認真地在找紀錄片來看——尤其是本土紀錄片。接著,看了太多讓我失望(甚至看不下)的本土「紀錄片」後,不禁一再自問:我喜歡的紀錄片到底有什麼特質,而令我厭惡的紀錄片又有什麼特質?

—— 1 ——
      有人說,他喜歡看紀錄片,因為「真實」,有人說:「真實,所以感人」,也有人說:「最真實的故事,最真摯的情感」。然而真實而感人的紀錄片就是好的紀錄片嗎?

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欲望的美學: 情、慾與靈性的探險(4)

—— 16 ——
      讀完傅柯《性意識史》第一冊的序言後,很佩服他的議題選得好:只要回答人類為何要(以及如何能夠)控制人們的情慾和性行為,就會找到一切社會控制與意識形態洗腦的關鍵秘密。
      食慾和情慾是人類兩個最難以控制的本能慾望,故有「食色性也」之說。誰能控制它們,幾乎就可以控制人類的其他言行,乃至於思想。

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推薦疫情資訊網站

      新冠肺炎 covid-19 注定要改變這個世界的面貌(譬如全球供應鏈的生態和中短期的投資熱點,乃至於未來的消費型態),並且成為全球整個世代難忘的終生記憶。
      以兩岸的口罩外交戰為例,它不只是全球醫療物資戰的一個小縮影,中國還有機會用它救國內經濟與就業率,更是八國聯軍以來第一次有機會改善世人對她的印象(在歐盟背棄義大利時通過紅十字會雪中送炭,或者趁川普扮小丑時通過外交部、阿里巴巴扮演美國隊長、救難英雄),影響面既深且廣。
      台灣的媒體視野淺狹,但是許多外國的媒體都已經有中文網站,可以提供相對可靠的資訊。此外,各國疫情的變化要看中長程曲線,而非累計病例跟單日的新增病例,甚至過去的關鍵事件摘要。還好,有些網站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資訊,讓我們可以較方便地掌握各地疫情概貌。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先進國決策迂緩、錯誤,Why?

      根據 WorldOmeter 在台灣時間 3/20 上午 8:10AM 所顯示的數據,歐美先進國累計病例(新增病例)數依序為:義大利 41,035(+5,322),西班牙 18,077(+3,308),德國 15,320(+2,993),美國 13,816(+4,557),英國 3,269(+643)。其中義大利的死亡人數3,405人,超越中國的 3,245人。
      恰成對比的是武漢在1/23封城之後,3/11~3/19的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分別是 8,5,4,4,4,1,1,0,0
      歐美今日疫情飆升的關鍵原因,是遲遲不肯以積極手段對抗疫情,誤導民眾低估疫情,且把帶口罩說成有害無益。而且,英、美、日還鼓勵輕症患者在家休養而不必就醫,這很可能還會害患者錯過新冠肺炎唯一有效藥物 Avigan(全名 Favipiravir,中譯法匹拉韋)的最佳治療時機,甚至因而害人枉死。
      不過,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問題根植在民主政治的深層結構裡——幾乎還沒有人去揭露的深層危機。

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欲望的美學: 情、慾與靈性的探險(3)

—— 11 ——
      就我而言,一部《欲望的美學》就是一部中西文化史的某種剪輯、縮影。我想從自己曾經受惠過的中西文化史裡篩選出營養價值夠高(或最高),且不會太難吸收(經我加工轉化之後)的成分,加工成盡可能地易吸收(有可讀性,或盡量高的可讀性)的話語和組織脈絡。而且,還希望這本書不會超過二十萬字——目前正在艱苦地挑戰,即將失守。
      具體的作法,就是挑出對我曾經最具啟發性的詩、小說、繪畫和哲學著作,重新跟它們對話,試圖回答幾個問題:
(1)在我所知的範圍內,最值得珍惜的生命經驗、感動與人性事實是什麼?如何引導讀者去親自領略(透過這本書的導覽,加上自己的第一手閱讀經驗)?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武漢肺炎與防護口罩正確戴法

      台灣媒體的報導經常不可信,連過去頗具專業性的報紙和電視都在資訊的查證與管控上嚴重欠缺專業性。
      譬如,台灣各大媒體都紛紛報導:「世衛確認武漢肺炎已經可持續人傳人」。事實則是:有人在 WHO Western Pacific 的 Twitter 上面說「info about newly reported #nCoV2019 infections suggests there may now be sustained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But more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are needed on this new virus to understand the full extent of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and other important details.」也就是說:(1)這只是 WHO 下屬機構一個非正式的訊息和猜測(info suggests),尚未經官方正式公告或確認confirm),(2)前述猜測是否屬實,尚需更多的資訊和分析,才能確認——未來也有可能證實該猜測是錯誤的。
      此外,關於口罩的戴法,許多網路上看似可靠的資訊也都是錯的。而且,湖北省前一陣子很可能大規模隱匿疫情。這些都使事實撲朔迷離。

2020年1月13日 星期一

一定要看的印度電影:虎媽伴學方程式

      這部電影很容易懂,也許你會覺得劇情太天真而一廂情願(too good to be true),我願意打賭其中最感人的元素(母愛的堅持與人對人的善意)在印度的許多角落裡還是有可能的——盡管那是一個充滿迷信與偏見的社會,卻也同時在某些社會的角落裡還保有著簡單的信仰、善良與純真。
      也許從台灣的社會現實來看,這部電影裡的劇情有點煽情而不夠真實,其中也確實有很多小細節充滿斧鑿痕跡;不過,從大的結構來看,我願意相信在印度的某些社會角落裡它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寫實性。
      同等重要的是,這部電影還會在MOD的「628 壹電視電影台」頻道重演:1/21(下星期二)的晚上19:00-20:45。
      如果錯過,只好看印度語的電影了(1/2 & 2/2),或者到 friDay影音去看線上電影了。

有必要跟流行歌認真嗎?

      其實這是一個值得先嚴肅地思索,再認真地回答的問題。不是像研究流行文化的學者那樣地思索這問題,而是因為我們身邊有太多人藉著流行歌曲在發洩難以告人的情感或情緒,或者在歌詞中尋找認同與安慰。
      我有過一個朋友,每次開始外遇就會強迫我聽他播放的流行歌;我若不耐煩聽完,他就把最關鍵的那幾句唱給我聽。每次,流行歌都在替他訴說心情。我問他:你又外遇了?他詭譎地笑笑,繼續抽煙,什麼也不說話——他沒有能力用語言表白自己。
      我不曾認真看待過流行歌,因為它們的歌詞經常提示一種普通人(年輕人)遭遇過的難題,其中一部分的歌詞把問題(情境)刻畫得很容易引起人共鳴,有些部份的歌詞似乎在指示可能的出路。不過,它們對問題的刻畫經常過度誇大、渲染,訴諸表面上(膚淺)的情緒,而沒辦法深入問題的內貌與核心;而它們對問題的解方經常是一廂情願,嚴重地脫離事實,只不過是一時的情緒發洩,無助於看清問題,也無助於解決問題。
      底下就順手隨機地找一首歌的歌詞來具體說明這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