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BBC 紀錄片《24小時內送抵包裹的人》

        前幾天在 MOD 的128 頻道「CNEX」看到一部英國 BBC 的紀錄片《24小時送包裹的人》(24 Hour Parcel People),講述一個叫做「City Link」的快遞公司,他們宣稱可以在24小時內把客戶托運的包裹送達英國的任何地點(所以片名應該翻譯成「24小時內送抵包裹的人」)。
        紀錄片導演有時候有太多的悲情和正義感,太聚焦於主角和個別事件,因而無法深入背後更深層的社會結構問題,也就無法帶動觀眾更全面性、更深層的反省,反而讓觀眾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自己幫不上忙的無奈。
        好的紀錄片會引起我深刻的省思,作用猶如看了一篇有份量的社會學或人類學報告,或者一本書。BBC 的這一部紀錄片就對我發生了這樣的作用,當節目最後「City Link」這個公司倒閉(被政府接管),員工失業時,我卻不禁興奮得尖叫、鼓掌。

一、24小時快遞服務
        英國有 6,500萬人,面積是台灣的 6.74倍,從最北的蘇格蘭到最南的英格蘭共965公里(台灣的 2.65倍)。
        但是台灣人口聚集在東西兩側沿岸,要在 24 小時內將包裹送達,路徑規劃基本上很單純:從北到南沿途收與送,再(或者同時)由南至北沿途收與送,不見得需要集散中心。
        英國很麻煩,需要規劃包裹集散中心,需要決定有多少地區集散中心以及全國集散中心,否則若只有一個全國集散中心而無地方集散中心,蘇格蘭北端的包裹可能會被送到英格蘭中北部,然後在被送回蘇格蘭北端的隔壁小鎮。這個作業的最佳化(optimization)不但影響營運成本,也影響公司承諾的「24小時送達」。
        從管理學院線性規劃與非線性規劃的專業角度看,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且很有趣的問題。
        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這一件艱難的工作到底是如何被完成的,也讓人好奇又有趣。

二、挑戰人類的極限
        你如果去看一看這一部紀錄片,就會發現英國的24小時快遞服務根本就是在挑戰人類能力的極限。
        它是24小時的作業,所以有長途大貨車的司機半夜值班,這個貨車司機甚至因而離婚。市區內用小貨卡分送到家,司機一下車就用跑的,分秒必爭。
        最大的挑戰與瓶頸是全國轉運中心,大貨車不斷地進來,大貨車不斷地出去,幾十輛堆貨機同時在各輛大貨車之間卸貨、上貨,車行速度之快與堆貨機密度之高幾乎隨時都可以彼此撞在一起。一個老手說,不是每一個人都吃得了這一行飯的。我200%相信!
        然而這麼快速的搬運過程已經超過人類能力的極限,轉運中心每年的錯誤造成公司龐大的虧損。一位專家被調派來解決問題,他的提案是裝置一台跟機場內的輸送帶相似的自動化包裹分類機(sorting machine):每一台大貨車的貨被堆貨機送上包裹分送機的一個進口,根據包裹上的條碼決定它的去處與該上哪一台大貨車,然後被輸送帶送到正確的大貨車專屬的出口,再由堆貨機送上大貨車。
        電腦不會犯錯,堆貨機駕駛員不會失業,公司的虧損可以止血。全公司皆大歡喜,他們的客戶也會皆大歡喜。

三、24小時快遞服務的客戶
        「City Link」包裹集散中心的亂象,是因為24小時快遞服務的業務急速增長,以致超過原有系統的負荷能力,而必須引入自動化包裹分類機,取代堆貨機司機的分類判斷。
        24小時快遞服務的業務增長是因為網購業務的增長——或者說,因為24小時快遞服務的存在,使得網購業務具有更高的吸引力(24小時就可以拿到,不下於直接到大賣場買);而網購業務的增長,又使得24小時快遞服務的業務增長,這是一種互相強化的正向循環。
        於是,鏡頭轉向網購批發商,他們在郊區地租便宜的地方租龐大的庫房,不需要在鬧區租昂貴的店面,而網路上可以展示的商品品項遠超過實體商店;他們的規模非常地大,藉著規模優勢和前述兩大優勢,他們逐漸吞噬掉實體商店的商機,甚至逐漸往高端、高單價的市場侵吞過去。
        消費者很開心,他們可以用很較低的價格享受到高級的消費,而且完全不需要出門,不需要克服倫敦鬧區的停車困擾,不需要趕在商店關門前完成辦公室裡的事和掙扎著不知道是先吃晚飯或先去購物。
        只有社區商店不開心,他們先是競爭不過郊區的大賣場,接著又競爭不過網購業。

四、聽不見的哭聲
        社區商店消失了,社區的就業機會減少了,很多社區的低度就業人口失業了。
        影片沒有刻意琢磨於此,只是用這問題問其中一個受訪者,她未經深思地回答:「這是必要之惡,不是嗎?」柴契爾夫人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宣傳(意識形態洗腦)能力真的很厲害!
        當社區的就業機會減少,社區的低度就業人口失業增加,社區就開始敗像叢生。而這個惡性的發展趨勢剛好跟網購業的擴張形成惡性循環:社區商店沒落,網購增加;網購增加,加速小鎮商店街(high street,猶如台灣的中山路、中正路、中華路)和都市邊緣社區商店的沒落。——影片裡的網購企業倉庫有多大,消失掉的社區商店和沒落的小鎮就有多少。
        我想起很多紀錄片和電視實境秀裡(譬如「臥底百萬富翁」)沒落的社區,失業、家暴、青少年翹課與犯罪,etc——偏鄉社區尤然。
        當網購消費者讚嘆當代生活的便利性時,當24小時快遞服務的員工犧牲奉獻時,他們絕對想像不到有人正因而失業,也些社區因而失去正常功能而癱瘓、傾廢。
        當代社會的組織網絡太龐大,大到超乎所有人道德承載能力的上限,大到沒有人能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起完全的責任!

五、當「效率」成為人民公敵時
        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者一直捍衛著「效率」與消費者的選擇權,把它奉為最高的道德裁判與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好似誰若違背效率原則與消費權,就是「好心好意害死人」,就是集權統治與暴政。
         然而,除非有更完整的配套(社福,偏鄉就業機會等)來補破網,效率往往只不過是在犧牲弱勢的生存權,以換取中產階級可有可無的便利。
        如果經濟學家不願意走出自己的狹隘視野和根深蒂固的傲慢,這個世界的「底層」將會加速往地獄第十八層墜落下去,並且原本不那麼「底層」的中下層,也將逐漸變成底層而往地獄第十八層墜落下去。
        或者,假如經濟學者就是無法被期待,就只好期待經濟社會學和人類學家努力挖掘相關事實,政治學家認真思索相關的救濟配套,而紀錄片工作者則認真吸收學者的研究,打開自己和攝影機的視野,引導觀眾去了解社會的組織運作和自己的行為後果。

附記:
        CNEX 原本是一個基金會,CNEX 頻道或許是這個基金會租來播放節目的頻道,以播出紀錄片為主。CNEX 基金是「非營利性質的民間文創組織,由兩岸三地熱愛紀錄片的人士組成,目前由北京國際交流協會、臺灣蔣見美教授文教基金會、香港CNEX 基金會共同推動。」目標是「給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Looking for Chinese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