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1789-1848 帶給人類什麼?

        花一年的時間重新讀完霍布斯邦 《革命的年代》這一本書,想從 1%、9%、90% 的立場來簡要地核算他們各自得到什麼。
        全球經濟起飛是個公認的事實,問題是這些這個總和產出(aggregate output)對1%、9%、90% 的意義差異懸殊,對歐洲、非洲、美洲、亞洲意義迥然不同,甚至於對日本和中國的意義也大相逕庭。
        表面上封建社會逐漸被君主立憲和民主政體取代,實際上權力一直集中在頂層,很難往下低漏下來。

一、歐洲經濟迅速起飛,帶動全球經濟起飛
原圖出處與原始說明
原出處與原說明
        上面兩張圖都是「估算」,但大致上的發展趨勢在學者之間共識很高。

二、財富與權力分配不均
        1850年前後的英國人口約 2,100萬(約400萬戶),有繳稅的人(年收入超過 150英鎊)的人約 34萬人(含其家人約150萬人,佔總人口數約 7%),有能力聘僱家僕與管家的「中產階級」約五萬戶(總戶數的 1.25%,他們共聘雇了17.4萬女僕,和 7,579 馬車伕),而年收入超過5,000英鎊的家戶則僅約4,000戶(總戶數的 0.1%)。
        其他歐陸國家的「中產階級」比例低於英國。
        所以1775—1783的獨立戰爭沒有為美國人帶來內部階級差異的根本改變,1789的法國大革命或拿破崙戰爭也沒有為超過 90%的法國人帶來根本的改變。
        對於 9% 和 90% 的人而言,真正改變的是政治與經濟的意識形態,或者統治者用來正當化其統治與剝削的魔咒:從「君權神授」改為「君主立憲」,再改為「民主政治」與「三權分立」。
        1% 的人在身分上從「血統論」變為「強權論」(或更好聽的「適者生存」),但是對於 9% 和 90% 的人而言,這無異於皇帝的姓氏從趙改成朱,繼而改成愛新覺羅。

三、經濟霸權、殖民戰爭與法西斯主義的橫行、肆虐
        到 1848年為止,全球只有一個工業化國家,她同時也是世界工廠,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殖民地(其他國家的殖民地小道可以忽略)。
        以前國與國的戰爭是為了搶奪土地上的租稅(不是為了土地,而是為了租稅;而英國對蘇格蘭的「初夜權」也不是為了性慾,而是要讓家族的頭胎血統不明,藉此化解蘇格蘭的反抗),1848以後的戰爭是為了工業產品的市場;以前的剝削仰賴的是持續的軍事武力鎮壓,後來的剝削是仰賴「優勢的生產效率」——最終的目的始終是經濟上的剝削,但是手段上文明得太多,以至於被殖民的人中有 90%覺得「被殖民是幸福的」。
        但是,技術會擴散,最終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實力(與軍事武力)的是市場規模(與人口有關)與天然資源。敏銳的觀察者早已看到美國和俄國即將崛起,以及法國的即將退出強權之林。
        在經濟競爭(伴隨工業化與軍事化)中失敗的國家,將會舉國成為經濟上的奴隸。這種「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瀰漫全球,使得覺察到這趨勢的國家紛紛興起法西斯主義。
        俾斯麥在 1870-1871 發動普法戰爭,真正的目的是取得洛林與亞爾薩斯的優質煤礦、鐵礦,和發展工業所需的資金(賠款),以便讓統一的德國市場加速工業化,在軍事、工業與經濟上追上英、法。
        1839-1842的鴉片戰爭讓日本看見清朝的孱弱,也看見這一場新戰爭(競爭)上的失敗者有多悽慘。福澤諭吉在1885年發表「脫亞論」,實際上企圖「脫亞入歐」的明治維新早已在1870年開始陸續引入歐陸的各種制度(工業、銀行、鐵路,etc)。日本親華戰爭可以被理解為「殘忍的侵略野心」,也可以被理解為「在殘忍的資本╱工業 ╱軍事競爭中的自保之道」——所以,蘆溝橋事件之前,日本軍人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只要佔領東三省(控制日本所需的礦產與必要的市場規模)而不要發動全面的親華戰爭(兩派軍人都還記得拿破崙如何在俄國的焦土戰爭中覆敗),另一派主張必須佔領中國(他們心存僥倖的兩大理由是希特勒的閃電戰爭,以及當時的國共內戰)。
        雙元革命不僅催生了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它們對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貢獻也不該被忽視。

四、科學、藝術、以及各種學術的發展
        以後有機會再談,尤其是「還會有第二個浪漫主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