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研究生必讀(1):碩博士授予標準&論文評審重點

      許多博碩士生(和畢業生)都不知道學位論文的審查重點是什麼,評分的依據是什麼,及格和不及格的衡量標準又是什麼。結果做研究與寫論文時沒有方向和重點,交出論文後和口試時緊張到幾乎要抓狂。
      然而,英語系國家的學位論文與口試審查重點在學界都有高度共識,連口試的問題都離不開最常問的十二個問題。而且這十二個問題還可以再被精簡成 3~4 個核心問題。
      如果從一入學你就知道這些「考古題」,研究所期間是不是會比較有方向感,比較有效率,也可以省掉一些沒必要的焦慮?
      而且,這十二個問題剛好對應著研究過程的十二個關鍵步驟,其目的就是要檢驗你的創新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活用專業知識的能力。如果從一入學就知道這些「考古題」,並且在研究過程逐步認真回答這十二個問題,就可以培養出上述三種能力,一輩子受用不盡。
      在這個高教文憑嚴重地供過於求的時代裡,是文憑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一、英國名校的規定
      英語世界的學術制度與精神都受到英國的強烈影響,就像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址都是「劍橋」(Cambridge),並非偶然。
      英國三大名校的碩博士學位授予標準大同小異,最後還被全國通用的規範彙整成措詞明確的授予標準。所以,讓我們先來看看英國三大名校的規定,下一節再看全國通用規範裡更明確的措詞。
      牛津大學 "Memorandum for examiner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的第6.1條裡規定,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是:(1)對於研究的主題有良好的知識,(2)對該主題的學界有重要而可觀的(significant and substantial)貢獻,(3)論文寫作清晰且吻合學術界的風格。
      劍橋大學 "Guide to Examiners for the PhD, MSc and MLitt Degrees" 的第 2(b) 條規定,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是:(1)論文寫作清晰,(2)適切地思考(參考)過該主題的相關著作,(3)對學術界有重要的(significant)貢獻(通過新知識的發現、將過去的知識形成新的連結、發展新理論、修正過去的觀點);而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是:(1)論文寫作清晰,(2)適切地思考(參考)過該主題的相關著作,(3)有用的(useful)貢獻。
      倫敦大學的規定最明確,根據 "Regulations for the degrees of MPhil and PhD" 4.1.2 條,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主要是:(1)內容屬於候選人在註冊期間的個人研究成果;(2)對該研究主題的知識有明顯的(distinct)貢獻,並且通過新的事實或批判力表現出原創性;(3)論文是一個不可切割的整體(非屬拼湊而成),且論證過程是前後一致的;(4)批判性地評價既有文獻,指出自己的創新處,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適切地安置在既有文獻的脈絡裡,從而展現出對該領域相關知識了解的深度與概觀性的(synoptic)掌握。
      此外,倫敦大學 "Regulations for the degrees of MPhil and PhD" 的 4.2.2 條規定,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主要是:(1)內容屬於候選人在註冊期間的個人研究成果;(2)是原創性的成果,或者對既有知識的有秩序的批判,並且對相關文獻充分地回顧過;(3)論文是一個不可切割的整體(非屬拼湊而成),且論證過程是前後一致的。
      三校的精神內涵一致,只有措詞上的差異。根據這些規範,我們可以說:碩博士的培養目標就是判性思考的能力、文獻回顧以及活用最前緣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的能力。
      假如這樣的說明還不夠明確、清晰,在英國全國通用的博碩士學位授予標準(見下一節)裡,不但措詞很清楚、明確,連擁有碩博士學位的人應該具有什麼能力,可以在(學術與產業界)承擔什麼責任並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也都一一明確地陳述與規範。
      認真讀一讀下一節,就會知道英國的碩博士訓練是玩真的(為學界與業界培養有用的人),而不是寫一些沒有用(也沒幾個人讀)的論文,或者混個文憑順便玩幾年。

二、英國通用 QAA 博士授予標準
      英國共通的碩博士授予標準是由一個跟教育主管機構密切合作的獨立法人機構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簡稱 QAA)訂定(建議)的,這個標準對各校沒有強迫性,但是卻具有很強的誘導性(因為 QAA 會對各校進行評鑑,並且公布評鑑結果——其結果可能會影響社會觀感,學生入學意願以及政府經費的撥予和申請)。
      QAA 在 2014年公布了一份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Part A: Setting and Maintaining Academic Standards",詳細規範了所有高等教育的學位授予標準。其中 4.18條(第30頁)規範了博士學位的授予標準,一共四項:(1)通過原創性的研究或高階的學術活動(能力),創造並詮釋新穎的知識,這些知識必須要能滿足專業同儕的審視與評鑑,拓展該學科領域的知識疆界,並且具有發表的價值;(2)對於一個學術分支或專業領域最前緣的一整個區塊的知識,能夠以有系統的搜尋、取得並理解;(3)在一個夠寬廣的領域內,針對該領域最前緣知識的生產、應用或理解,有能力將相關的任務或需要適切地概念化成為專案,並且設計、執行該專案(研究)計畫;(4)有能力鉅細靡遺地了解進行高階學術研究所需使用的技術(方法、理論)。
      達到前述授予標準的人應該要展現出兩種能力:(1)在一個專業領域內面對複雜的問題時,雖然經常欠缺完整數據,仍然可以充分利用該領域的既有知識來做出(高品質的)判斷,並且能夠清晰而有效地將觀念與結論跟人溝通——不管聽眾是否該領的專家;(2)繼續進行高階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或(產品與政策)發展,對於新穎技術、觀念或方法的發展做出可觀的( substantial)貢獻。
      因此,(聘僱者)可以預期擁有博士學位的人「在複雜而不可預測的工作環境下,擁有獨立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the qualities and transferable skills necessary for employment requiring the exercise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largely autonomous initiative in complex and unpredictable situations, in professional or equivalent environments.)
      很多研究生都會說念研究所是為了培養「研究的能力」,學習「研究的方法」,卻無法具體地說出什麼是「研究的能力」。其實,「研究的能力=判性思考的能力+文獻回顧以及活用知識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在複雜而具有不確定性的工作環境下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英國通用 QAA 碩士授予標準
      根據 "UK Quality Code for Higher Education Part A: Setting and Maintaining Academic Standards" 的 4.17條(第28頁),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共有四項,跟博士學位授予的審查內容大同小異,只是要求水準較低而已:(1)對跟研究主題有關的學術界前緣知識可以有系統地進行瞭解(與吸收),對於研究中的問題保有批判性的警覺或新的洞見;(2)對於他們研究中所能應用的技術、方法或學術專業技能有完整的理解;(3)有能力以創新的方式應用(學術界最前緣的)既有知識,並且能從實用的觀點理解既有技術(方法、理論)是如何被用來創造和詮釋該學科領域的知識;(4)能從概念上理解該學科最先進的學術進展與進行中的研究,且有能力評估與批判各種研究方法,且在必要時提出新的假設。
      擁有碩士學位的人通常上會具有兩種能力:(1)在一個專業領域內面對複雜的問題時,即便欠缺完整數據,仍然可以做出嚴謹的判斷,並且能夠清晰而有效地將觀念與結論跟人溝通——不管聽眾是否該領的專家;(2)有能力規劃自己的研究方向,並且在面對問題或解決問題時表現出創意,並且在自主的規劃與執行計畫時表現出專業的水準;(3)(靠自己)繼續擴張知識與理解,並且發展出高階的新技能(skills)。
      因此,(聘僱者)可以預期擁有碩士學位的人:(1)也能力獨立且主動地負起責任,(2)在複雜而不可預測的環境下作決策,(3)有能力自主學習,並且在專業領域上持續精進。
      你可以看得出來,基本上碩博士的培訓目標完全一致,只不過要求的標準有高低而已——主要差異在於博士必須有能力創造新知識(偏基礎研究)而碩士則可以只是應用上的創新(偏應用研究),至於批判能力、文獻回顧與靈活運用的能力則是碩博士都必須具備的能力。
      但是這些能力是如何培養的?跟論文審查(口試)時必問的十二組問題有何關係?

四、論文審查委員(口試委員)必問的十二組問題
      根據英國兩位教育系的學者(Vernon Trafford 和 Shosh Leshem)的研究,各校學位審查委員在審查論文與口試時,所問的問題都可以歸納成十二組問題,而且這十二組問題剛好對應著研究工作的十二個步驟:
(1)你為何要選擇這個題目當博士論文題目?(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2)你如何將原初的問題概念化(conceptualisation)成一個學術性的問題?
(3)你是如何發展出這個研究研究架構(research design)的?
(4)你的研究架構(research design)合理嗎?有沒有任何牽強之處或弱點?
(5)你為何採取這個手段(instrument)來取得所需要的證據或數據?
(6)你如何選擇樣本、材料或研究範圍?
(7)你如何產出主要的結論(conceptual conclusions)?
(8)要如何將你的發現更廣泛地解讀或應用(generalization)?
(9)你的研究對學術界有何貢獻?
(10)你對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何意見(批評)?
(11)你畢業後有何打算?(暗示口試即將結束)
(12)你還有些什麼話想說嗎?
      這十二個問題和步驟,就是所謂的「研究方法和程序」。Vernon Trafford 和 Shosh Leshem 因此乾脆在 Stepping Stones to Achieving your Doctorate-By focusing on your viva from the start 這這本電子書裡建議:如果讓博碩士生從入學的那一天就知道這十二個問題和步驟,他們就可以看清自己的最終目標與必須經歷過程,以及在每一個步驟中必須嚴謹、仔細地回答的問題。這樣,學生是不是可以更有方向感,更有效率,也學得更紮實?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這本書則更進一步,我在書中的「第十六章:終戰秘笈——考古題與口試委員的期待」裡扼要地整理了這十二個問題(所以讀者不需要去讀厚厚的一本電子書  Stepping Stones to Achieving your Doctorate-By focusing on your viva from the start ),再將它們歸納成八大核心能力,然後告訴讀者:整本書的前面15章就是在教讀者如何培養這八大能力。
   
五、口試委員如果太苛求,怎麼辦?
      由於英語世界的博碩士授予越來越浮濫,以及歐盟想要把各國博碩士學位的授予標準給統一,因此應運而生了許多關於博碩士教育(生產)與審查(品管)過程的研究,甚至有專屬的學術期刊與國際學術會議。譬如,J.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這個期刊。
      在 "What examiners do: what thesis students should know" 這篇期刊裡,三位研究高等教育的紐西蘭學者分析了31篇各國發表的期刊論文後,指出來:(1)論文審查委員的觀點與行為大同小異;(2)論文審查不及格的機率偏低(對於上軌道的學校而言,原因是指導教授被學校要求擔任把關、過濾的角色;對於不上軌道的學校而言,原因是指導教授會拜託審查委員放水;(3)審查委員往往在看完前論文的兩章之後就形成「傾向於通過」或「傾向不通過」的判斷(原因是前兩章就可以看出作者對文獻的掌握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可以大致看出這篇論文可能的貢獻和價值,更具體的詳情以後再另文闡述);(4)審查委員希望論文的研究方法(理論、研究架構)具有說服力與嚴密的批判性思考,且分析深入而論述鞭辟入裡(而不是平舖直敘、欠缺批判性與分析性的論證)。
      不管是國內或國外,審查委員不講理的機率遠低於指導教授有問題(細節或許以後另文說明)。
      國外名校博士生的自殺率較高,不是新聞。哈佛大學在 1980~1998 期間共有八個研究生自殺,將近美國各大學平均值的兩倍(多出一倍)。傳聞其中一個很出色的學生的遺書說自殺原因有一部分是「指導教授濫權」。這種傳聞實際上有三種可能性:(1)指導教授真的濫權,把學生當成就個人名利的工具;(2)指導教授的要求比其它實驗室高,引起學生不滿;(3)指導教授的要求正常,但是學生卻聽信傳聞而認定他要求太高。
      另一方面,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也曾有一位韓國藉博士生在口試結果發表後自殺。事實上口試委員並沒有裁定他「不及格」,而是要他修改論文。在英國的學術傳統裡,口試委員一定會要求研究生修改論文。如果讓學生一字不改地畢業,通常被看成是兩種可能之一:學生的程度高到無法令人置信(絕不犯任何錯),或者口試委員混到連一個錯都找不到。但是愛面子的東方學生卻不一定能理解這種文化。
      不過,據說指導教授表示口試委員要求修改的幅度超過他的預期,這件事情在劍橋的理工學院是很難發生的。我擔心的是兩種可能性:(1)指導教授經驗不足而誤判學生論文水準,(2)牛津(或英國)的東方研究學術社群對論文要求的認知差異太大。
      至於國內,口試委員通常是指導教授邀請的,除非你的論文有嚴重的瑕疵,頂多只要按照口試委員的要求修改內容即可。
      因此,只要願意認真培養自己的研究能力,實在沒必要去找一個「很罩」卻不見得能學到本事的指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