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欲振乏力的全球經濟

      IMF每年四月都要出版《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預測全球GDP成長率。但是近年來她每年的預測都顯得太樂觀。
      今年年初 IMF 預測 2017 的全球成長率為 3.4%。有人根據 IMF 歷年的樂觀預測而吐槽說,如果今年 IMF 又逐季調降她的預測,也不感到意外。這人同時以 2016年的成長率為例指出來:IMF 歷年來對 2016 的成長率預測從 2011 年的 4.9% 逐年調降到 2016年初的 3.1%。

圖一:IMF歷年來的全球經計成長率預測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見 IMF每年都期待著經濟會復甦,成長率向上反彈,但是全球經濟實際上卻欲振乏力。
      我不知道是這個世界老是讓 IMF 失望(英國脫歐、川普當選),還是說 IMF 的模型裡頭原本就藏有著從某些經濟學理論裡移植過來的樂觀精神。
      IMF 在2017年的《世界经济展望》的中文摘要裡指出「第三章阐述了在过去三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许多经济体的工资没有跟上生产率增长的步伐,导致了国民收入中劳动所得的比例下降。本章的分析表明,技术变革和贸易一体化(两者均为中长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可能促成了这种下降。本章的结论认为,技术变革已经成为了发达经济体中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而贸易一体化(以及随之出现的生产的资本密集度上升)则成为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些结论突出强调了需要提高经济增长的包容性。」
      過去台灣的經濟論述裡把「先把餅做大再來談分配」的理論當作「不證自明」的真理。
      但是若證諸事實,今天全球經濟的最大問題不再是如何提升生產效率或擴大生產(把餅做大),而是如何分配。如果我們不先解決分配的問題,國際貿易的受害者必然抗爭而激發貿易保護主義,結果不但餅做不大,同時分配的問題也沒辦法解決。
      如果我們不改變經濟政策的根本思維,換再多總統和內閣也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