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忘記自己是什麼時候學會「詩眼」這概念的,只記得是高中時,應該不是從課本學到,而是從《人間詞話》或《文學欣賞舉隅》。
今日興起,想查查看我到底是從那一本書學到的,卻發現:當「詩眼」變成課後作業和考試題目時,有多麼地令人傻眼(哭笑不得)。
某生問:「到底什麼是 "詩眼"?」某甲答:「『詩眼』便是指詩文中(最)關鍵的字眼,.......五言在第三字,七言在第五字。」某乙答:「國文這種東西不能夠靠自己的感覺來判斷,而是要用大眾的觀點來看。切記!國文是選一個最佳的答案,而不是正確的。」我想起補習班的名師,再怎麼艱難的學問都可以想出固定的口訣,讓學不好的學生可以胡亂猜對幾分。
某丙說:「詩眼,一般來說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因為詩的結構過於復雜,因此需要在某個地方加以提示,以幫助讀者理清作品的思路。有個時候,是作者的思想或者詩的主題不好明確交代,需要在某個地方加以提醒或暗示。 這樣的情況,就需要詩眼。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那就是並不是每一首詩都需要詩眼。 大多數詩是沒有也不需要詩眼的。」詩眼本是才華的表現,這下子卻變成是江郎才盡的具體證據。
文學欣賞教成這個樣子,真的是焚琴煮鶴。教綱編輯的好心好意,怎麼會變成這種悽慘的下場?
沒有確實掌握到「適性發展」和「因材施教」兩大原則!
教育的根本原則
文學欣賞是該教,但是並非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會(學好)。那麼,可不可以要求所有學生都會?假如要讓學生有「適性發展」的空間,就不該有這要求。
因此,教綱就應該是:「培養學生以下M 種能力中之至少N種。」考題就應該是:「請就以下十題中選五題作答。」
這樣公平嗎?公平啊!每個人都可以挑自己最強的五題,評分時用PR值計分就好啦。
這樣子或許不像硬逼所有人考同一份考題那麼「客觀」、「公平」,但是客觀與公平程度相去不遠,還可以保全「適性發展」和「因材施教」兩大原則,不是很划算嗎?
再說,硬逼所有人考同一份考題,真的很「客觀」、「公平」嗎?試想想某次全省高中運動會,為了節省經費,決定把所有田賽、徑賽與球賽選手全部改為用「十米短跑」成績決定輸贏。這公平嗎?客觀嗎?
沒有量產的教育
教育不該有標準化的產品,也不該有量產的教育制度——尤其是越高年級,稟賦與興趣的差異越來越懸殊的時候。
在教育的「生產線上」用工學院的量產制度與品管方法,千萬要小心,你可能是用靈魂在跟魔鬼進行交易,荼毒天下蒼生。
尤其在機械系倡導「小量多樣」與「客製化設計與製造」的彈性製造系統已超過五十年後的今天,如果教育體系還在堅持福特一世的「一種車款,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的古董思想 [註一],那可真的是在大開倒車了。
註一
Henry Ford 曾經如此自豪地形容他的「T型車」:「It contained all that I was then able to put into a motor car plus the material, which for the first time I was able to obtain.」這會不會恰是我們今天的教育哲學(在被家長脅迫下不得不區就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