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理想的生滅與演化:一種理想,無數種面貌
同一種理想,可以有很多種面貌;同一種學習,可以有很多種心態和結果。
高一讀柏拉圖的《饗宴》,懷著的是浪漫的情懷(認識一個偉大的靈魂);十年的哲學生活裡,我還是在念哲學書,但是沒有一絲一毫的浪漫,而是「生死與之」的決絕。高中和大學讀書時,是想辦法從中獲取靈感和觀點;十年的哲學生活裡,重點是學習與進行哲學思索(philosophzing),而不是閱讀。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我的理想s:生滅與演化(上)
抽象地說,五十歲以後我的理想就是「善待自己、善待鄰人、善待土地」,或者「盡己、盡心、盡興;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
具體地說,(1)持續深化我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與感受;(2)適時提供家人所需要的支持、提醒和鼓勵;(3)找到資質、熱情與追求的意願(含韌性與持續度)都遠遠超乎常人的人,啟迪他(們)生命的學問(人生哲學與對於生命的深刻感受),以及宏觀的跨領域思考能力(培養接棒的公共知識分子);(4)跟投緣的 NGO 團體互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思想與建議;(5)其他可以協助弱勢與土地的機會。
具體地說,(1)持續深化我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與感受;(2)適時提供家人所需要的支持、提醒和鼓勵;(3)找到資質、熱情與追求的意願(含韌性與持續度)都遠遠超乎常人的人,啟迪他(們)生命的學問(人生哲學與對於生命的深刻感受),以及宏觀的跨領域思考能力(培養接棒的公共知識分子);(4)跟投緣的 NGO 團體互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思想與建議;(5)其他可以協助弱勢與土地的機會。
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現實與理想
人生最困難的課題,莫過於現實與理想間的矛盾:我們希望有很高的收入和社會地位,讓身週的每一個人都羨慕、敬佩,甚至於連父母都臉上有光彩;但是,我們又不想要成為金錢的奴隸,「贏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
汽車後面的保險桿上流行一個貼條:「事業的成功,不能補償家庭的失敗。」但是,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失敗的家庭:夫妻不合,親子生疏;收入有餘,卻不知道如何安頓心靈。至於理想呢?到了四、五十歲的年紀,除了極少數的男人還有事業上的野心之外,絕大多數人都已經喪失掉對生命的熱情與憧憬,只知道什麼叫做「生活上的享受」。人活了半百,一旦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與嚮往,會不會活著的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和慾望?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很少人敢認真去面對這麼一個質問!
汽車後面的保險桿上流行一個貼條:「事業的成功,不能補償家庭的失敗。」但是,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失敗的家庭:夫妻不合,親子生疏;收入有餘,卻不知道如何安頓心靈。至於理想呢?到了四、五十歲的年紀,除了極少數的男人還有事業上的野心之外,絕大多數人都已經喪失掉對生命的熱情與憧憬,只知道什麼叫做「生活上的享受」。人活了半百,一旦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與嚮往,會不會活著的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和慾望?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很少人敢認真去面對這麼一個質問!
不後悔的人生
托爾斯泰晚年寫了一部很薄、也很感人的小說《伊凡‧伊列區之死》,探討一個問題:「 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麼?」
伊凡‧伊列區是個高等法院檢察長,有一個人人羨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彼得堡的上流階級和貴族。他從小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也善於應對逢迎。因為出身貧苦,所以從小就力爭上游,立志要出人頭地。
伊凡‧伊列區是個高等法院檢察長,有一個人人羨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彼得堡的上流階級和貴族。他從小聰明伶俐,善於察言觀色,也善於應對逢迎。因為出身貧苦,所以從小就力爭上游,立志要出人頭地。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可互換性:零件、工人、性伴侶、親子 & 人
好萊塢電影把蘊意豐富的「love」大幅簡化成純屬肢體動作的「making love」,然後再改成「having sex」。"Did you have sex with her?" 稀鬆平常得就像是 "Did you have breakfast with her?",平淡到讓你從「早餐中水煮蛋、荷包蛋、滷蛋的可互換性」聯想起性伴侶的可互換性、親密關係的可互換性、親情的可互換性,乃至於人的可互換性——然而,真的有「可互換」的「個人」(individual, individuality),乃至於他的存在與存有嗎?。
再聯絡——別傻了!
退休前那幾年有很多來自企業界的拜訪,在「生張熟魏」的歷練下,我很快地懂得業界在門口殷殷道別時的措詞「十分感謝,以後會儘快地再跟您聯絡。」——意思是:「我已免費要到所需的資訊,以後不會再來了。」
這些年到處演講,不時有校長在演講後激動地表示:「能不能請教授再來演講?」退休前的歷練讓我很容易分辨誰言不由衷,然而連那些真心誠意的人也極少在事後再度發出邀請——我再也不相信「再聯絡」了。
是世界變了?人心變了?還是我們正在成為「不屬於自己」的人(比社會學的「異化」還更深層的虛無化)?
這些年到處演講,不時有校長在演講後激動地表示:「能不能請教授再來演講?」退休前的歷練讓我很容易分辨誰言不由衷,然而連那些真心誠意的人也極少在事後再度發出邀請——我再也不相信「再聯絡」了。
是世界變了?人心變了?還是我們正在成為「不屬於自己」的人(比社會學的「異化」還更深層的虛無化)?
2016年5月16日 星期一
民主的假象,權勢的真相
新竹讀書會從上個學期開始讀左翼史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史學經典年代五部曲的第一本《革命的年代1789-1848》,到現在已經快要一學年了,還沒讀完。但是今年度我最大的收穫(成長)將會有可觀的一部分來自於這一本書——更精準地說,是閱讀此書的過程中個人的思考歷程。
這本書談英國的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以及這「雙元革命」對全世界的影響。讀它的時候,我順便上網查了許多相關資料,來進一步回答自己的疑惑:劇烈的社會變革如何可能?它改變了什麼?不變的又是什麼?如何從「社會演化史」的角度來理解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這本書談英國的工業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以及這「雙元革命」對全世界的影響。讀它的時候,我順便上網查了許多相關資料,來進一步回答自己的疑惑:劇烈的社會變革如何可能?它改變了什麼?不變的又是什麼?如何從「社會演化史」的角度來理解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一部值得看的電影 Fugitive Pieces
這部加拿大的電影改編自同名的小說(小說的原作者是加拿大女詩人 Anne Michaels),而其台灣版電影片名是《珍愛手札》,簡體字版的片名為《漂泊手記》或《四处散落的碎片》。
根據電影和原著小說的內容來看,"fugitive" 是指在戰亂或其他原因下流亡,流離失所,內心與身體都不知該如何安頓(無處安頓)的那種悽苦;而 "pieces" 則同時兼指男主角的記憶、心情(情懷)與抒情的詩篇。所以,三個片名都不夠傳神,而《珍愛手札》離原意最遠。
我相當喜歡這一部電影,雖然看慣好萊塢電影的人可能很難欣賞它——或者說,恰恰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特別想要推薦它。
根據電影和原著小說的內容來看,"fugitive" 是指在戰亂或其他原因下流亡,流離失所,內心與身體都不知該如何安頓(無處安頓)的那種悽苦;而 "pieces" 則同時兼指男主角的記憶、心情(情懷)與抒情的詩篇。所以,三個片名都不夠傳神,而《珍愛手札》離原意最遠。
我相當喜歡這一部電影,雖然看慣好萊塢電影的人可能很難欣賞它——或者說,恰恰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我特別想要推薦它。
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安娜․卡列妮娜】討論題綱
以前我開了一門通識課,引導學生閱讀托爾斯泰的小說,目的是藉此引導他們去觀察人性的一些相關的事實,並且藉此反省愛情、婚姻、道德、人生的意義等問題。
為了讓他們可以在上課前仔細閱讀,以便上課時能有較充實的討論與發言(上課幾乎都是學生在討論,我只在學生發揮不足時加以補充),我為他們設計了一整套的討論提綱。
這些討論提綱的設計與用法是:(step 1)每一個大題(譬如 Q1)分解成數個小題(譬如 Q1-1、Q1-2),學生先讀完一大段落(譬如【安娜 •卡列妮娜】第一部),建立起該大段落的整體印象;(step 2)試著回答一各大題內的所有小題(譬如 Q1-1、Q1-2;它們都較易懂,只要找到與問題對應的小說段落,應該就可以找到答案),然後再彙整這些答案去回答大題(譬如 Q1)。 ---------------------------------------
安娜 •卡列妮娜為何那麼迷人?
一個已婚的貴婦人,被一個好賭、膚淺、品味低俗的軍官誘惑,而生下自己不喜歡的女嬰,卻為此拋棄摯愛的兒子,和道德、能力、地位上無可挑剔的丈夫。這樣的女人,有什麼好同情,喜歡,捍衛的?
要創造出一個這樣的女人,打敗社會公認的道德、宗教觀念,就是文學家托爾斯泰最大的挑戰。他的勝算在哪裡?道德、宗教觀念太抽象而蒼白,但是文學家可以用豐富的故事脈絡去創造出一個情感豐富、行為動機複雜,因而極端迷人的角色——不是蠱惑我們迷戀上低俗品味的價值觀,而是引導我們去擁抱更深刻、細膩的人性與價值。
要創造出一個這樣的女人,打敗社會公認的道德、宗教觀念,就是文學家托爾斯泰最大的挑戰。他的勝算在哪裡?道德、宗教觀念太抽象而蒼白,但是文學家可以用豐富的故事脈絡去創造出一個情感豐富、行為動機複雜,因而極端迷人的角色——不是蠱惑我們迷戀上低俗品味的價值觀,而是引導我們去擁抱更深刻、細膩的人性與價值。
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妮娜》的寫作背景(1)
根據托爾斯泰的兒子 Ilya 轉述,托爾斯泰曾經在這本小說出版後說:「要描述一個軍官如何跟一個婦人糾葛在一起,這有何難。這不僅沒有任何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它根本就不值得。」[1]
他要寫的並非「任何一個」拋夫棄子的外遇婦人,而是一個「獨特」(unique)的婦人,一個能讓保守的東正教讀者忍不住同情、憐愛、捍衛的「敗德」女子。他靠的不是嘩眾取寵的技巧,顛倒是非的能力,而是用故事說出比抽象道德觀念更深刻、更貼近人性事實,更值得人們珍惜與擁護的價值——雖然這些價值無法被抽象化、概念化的語言掌握,因而「只能意會而無法言傳」。
但是,要了解這一部小說,恐怕還是有必要先了解作者創作期間的心路歷程。
他要寫的並非「任何一個」拋夫棄子的外遇婦人,而是一個「獨特」(unique)的婦人,一個能讓保守的東正教讀者忍不住同情、憐愛、捍衛的「敗德」女子。他靠的不是嘩眾取寵的技巧,顛倒是非的能力,而是用故事說出比抽象道德觀念更深刻、更貼近人性事實,更值得人們珍惜與擁護的價值——雖然這些價值無法被抽象化、概念化的語言掌握,因而「只能意會而無法言傳」。
但是,要了解這一部小說,恐怕還是有必要先了解作者創作期間的心路歷程。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剛剛鐘聲敲了幾響?
假如你不知道剛剛鐘聲敲了幾響,是因為太專注地活著,以至於沒覺察到鐘聲?還是不知不覺地活著,無感到近乎一個植物人?
你不願意成為植物人,為的是什麼?美食的樂趣?逛街瞎拼的樂趣?炫耀配偶和子女成就的樂趣?妝扮嚴整,一身名牌,自以為路人都在看你的樂趣?自滿而寂寞地在豪宅中,等待夜歸或不歸的人,又為的是什麼?
忙亂了一天,深夜上床卻睡不著,回憶白天的經歷,單調到跟已經逝去的上百個日子沒兩樣,以至於跟過去的記憶模糊成一片的蒼白;有些浮現在腦海裡的片段,甚至不確定是今天發生的?昨天發生的?還是過去近百個日子裡的某天發生的?
這樣的日子,為的又是什麼?這就是你要的「人生」?
你不願意成為植物人,為的是什麼?美食的樂趣?逛街瞎拼的樂趣?炫耀配偶和子女成就的樂趣?妝扮嚴整,一身名牌,自以為路人都在看你的樂趣?自滿而寂寞地在豪宅中,等待夜歸或不歸的人,又為的是什麼?
忙亂了一天,深夜上床卻睡不著,回憶白天的經歷,單調到跟已經逝去的上百個日子沒兩樣,以至於跟過去的記憶模糊成一片的蒼白;有些浮現在腦海裡的片段,甚至不確定是今天發生的?昨天發生的?還是過去近百個日子裡的某天發生的?
這樣的日子,為的又是什麼?這就是你要的「人生」?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