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的國家都有資優教育,我在清華大學教過不少資優班畢業的學生,對於資優教育的必要性與成效一直懷有疑慮,也一直都不確定該不該讓自己的孩子念資優班。
底下介紹幾篇文章和論文,讓關心這個問題的家長、老師參考。
一、資優教育的具體成效
擁護資優教育的人舉出許多理由來捍衛資優教育的必要性,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 (NAGC) 有可能是美國最熱衷於此的團體,他們有一個官方網站,也提出他們認為必須要有資優教育的理由,我不再重複。
我比較關心的是第三方意見。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是一個美國私營、非營利的機構,同時亦是美國最大的經濟學研究組織——美國31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中有16位曾是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這個組織的研究員在 2011年發表一篇實證研究報告 "Is Gifted Education a Bright Idea?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s on Achievement"。這篇論文的 Introduction 指出:早期資優教育的實證研究設計不夠週延,未能排除某些潛在的 bias,—ˊ跨世紀前後的研究則結論不一。這個研究在設計上刻意要排除潛在的 bias,因此研究的對象是剛好可以上資優班的學生以及剛好無法上資優班的學生,而他們的研究結果卻發現:盡管資優班學生有較好的師資和同伴,但是他們的學習成效並沒有明顯地高於資質略低於他們的非資優班同學。因此,他們的結論是:該研究的證據不足以顯示資優教育確實有可見的成效。
我不想用這篇論文的結論以偏概全,只想藉此指出來:資優教育的成效在實證上是有爭議性,尚未達到明確共識。
二、智商會改變
英國衛報(Guardian)在 2011年的 "Teenagers' IQ scores can rise or fall sharply during adolescence" 一文中報導一則 2011 年 Nature 期刊上的最新研究報告 "Verbal and non-verbal intelligence changes in the teenage brain",倫敦大學研究團隊針對 33 個學生在 12~16歲學童所做的 IQ 測試,發現在三至四年後重測時學生的平均 IQ 沒明顯變化,但個別學童所測 IQ 卻有增有減,變化幅度最大達 21 點。而且,這些變化還有來自 MRI 檢測所顯示的腦生理變化當作佐證,因此並非源自測驗誤差。
也就是說,人類的大腦會隨著年紀變化而變化,並非一輩子都不變;連帶地人類的「智商」也可能會隨著年紀而改變——雖然這個研究並沒有指出腦生理的變化成因究竟是後天學習方法、習慣的改變所造成,或其他因素所造成。
美國學者 Robert Sternberg 是這個領域的著名學者,他的評論是:這個研究極具說服力地證明人類的智力是可以在青春期有重大的變化的。
事實上關於 IQ 的最新研究成果已經大幅度改寫 Richard Herrnstein and Charles Murray 在 1994 年那一本 爭議性著作 The Bell Curve 的內容。2012 年發表的期刊論文 "Intelligence: New Findings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有扼要的回顧。譬如,(1)許多腦神經的證據顯示人類的 IQ 可能應該被區分為兩種互補而不相同的類別:晶質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g(C) 是運用習得知識的能力,而流質智力(fluid intelligence)g(F) 則跟解決新穎問題有密切關係,且較不仰賴習得知識。(2)已確知 IQ 跟後天環境有關,當勞工的孩子被中產階級收養後,IQ 平均會增加 12~18點。(3)IQ 的遺傳特性在不同的社會階層中變化很大。
有些證據顯示:人類 IQ 的變化或許跟大腦皮層(cortex)的厚度變化以及面積的變化有關,但是相關研究還存在許多的疑問。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2015 年的期刊論文 "Changes in Thickness and Surface Area of the Human Cortex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telligence"。
IQ 測試只不過是最廣泛使用的測試方法之一,關於人類智力還有其他測試方法與理論,就不再多說了。關鍵在於,我們對人類的智力了解如此有限,那麼「資優教育」的實證基礎要如何建立?
三、資優教育的執行方法
這問題至少牽涉到兩個子問題:(1)如何遴選「資優生」,(2)如何進行「資優教育」。這兩個問題的專業見解更加分歧,共識也更低。
關於這個大議題,我特地選了一篇立場明顯支持資優教育的論文 "Rethinking Giftedness and Gifted Education- A Proposed Direction Forward Based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根據這一篇論文,尚未達成共識的有四大項Consensus has not been achieved in the field however in four main areas: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acuities or propensities that can serve as signs of potential talent? What are potential barriers to acquiring the “gifted” label? What are the expected outcomes of gifted education? And how should gifted students be educated?
四、教育社會學的爭議
教育問題牽涉到資源分配與社會公平性的問題,以及教育所擔負的社會功能和責任。不過,關於這個議題,我沒有花太多時間去找相關資訊。引起我注意的有兩則:
(1)紐約時報1996年的一份報導 "Gifted Programs: Necessary Elitism?" 其中第五段轉述教育學者 Mara Sapon-Shevin 對資優教育的反對意見:對孩子貼標籤、分等級。
(2)各國教育法中「資優教育」主要是附屬於「特殊教育」,但是各種特殊兒童都需要特殊的教育安排,而國家資源有限,所以「資優教育」該分到多少資源呢? "Is Gifted Education a Bright Idea?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s on Achievement" 這一篇文章提到「有教無類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可能挪走了一部分資優教育的資源」。從社會發展與社會公平性的角度看,資優學生跟 disadvantaged students 各自該分配多少社會資源?這絕對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尤其當資優教育的成效不夠明確,而搶救落後學生的辦法與成效可能相對地較明確時,政策該如何找到最佳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