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一本有聲書,預定六月一日開始在博客來、讀墨、台灣樂天和鏡好聽上架。
很難說這會不會是我最後的一本有聲書,有收藏癖的人也許要把握機會。
總覺得:並非所有的內容都適合有聲書,尤其是那些必須拿在手上邊讀邊想的(譬如《崇高之美》、《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和《慾望的美學》)。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有聲書序
彭明輝
我在清華大學教了二十八年,又在通識教育裡教過不同科系的學生,看著他們大一時的懵懵懂懂,大四時要不要念研究所或出國的舉棋不定,以及畢業後對職場與婚後生活的失望,乃至於婚與不婚的徬徨。於是,十年前我為他們寫了《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談年輕人最關心,也最常焦慮的事:產業急劇變遷下的學業、職業與志業,升學與出國的抉擇,愛情、婚姻與不婚的迷惘;同時也提醒他們去探索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以及追求幸福人生所需要的三種能力:從大自然與文學、藝術中獲得喜悅與滿足的能力,自我實現的能力,以及解脫煩惱與痛苦的能力。
這本書深獲好評,入選「誠品選書」、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好書」,和香港《信報》的「四十歲前必讀的四十本好書」。讀者的讀後感想中,我最喜歡的一則是:「彭老師的文字總讓人心裡寧靜。」而《信報》則說:「這本書的人生智慧猶如一盞明燈,點醒讀者面對生命抉擇的勇氣。」
十年過去了,我發現年輕人的焦慮其實一年比一年更嚴重。從「崩世代」與「悶經濟」,到「佛男子」與「無欲世代」,以及「喪文化」、「葛優躺」與「內卷」,兩岸與日本一波又一波的流行語裡,充分反應著年輕世代的苦悶,以及看不到人生前景的焦慮。
有人試圖解釋這些流行語背後的社會情境:「經濟成長停滯,卻碰上⼤學的文憑貶值,以及全球的不景氣與通貨膨脹,想要憑⾃身的努⼒跨越父母的社會階層,幾乎不可能;偏偏房價持續攀高,憑薪水根本買不起。整個社會幾乎重新回到財富世襲的封建時代:拚能力不如拚關係,靠自己不如靠父母。」
產業劇烈變遷的因應訣竅與要領
偏偏媒體唯恐天下不亂,指證歷歷的說: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將會大量地取代人類,二◯二五年時,自動化機器的總工時將會人類;至於想存活的企業,就必須在一年半內引入人工智慧,並重新設計各項職務;而軟體工程師與市場、行銷、製造、法務、財務、會計部門的工作人員,則必須在一年半內更新全部的專長。
事實呢?這樣的遠景反應的是高階決策主管的焦慮,而不是員工真實的能力。譬如,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德勤就說,只有全球最頂尖的七%企業有能力如此快速的更新技術。至於其他企業,都不可能任意淘換員工,只能像「穿著西裝改西裝」一樣,慢慢地調整員工的職務與專長技能,讓員工在「邊做邊學」中逐漸學習新技能。而且,即便是這樣低調的訴求與目標,很多企業都還是感到困難重重,因為光是要把現在「生產導向」的組織改成前述的學習型組織,就已經是處處掣肘的大難題。
其次,媒體又危言聳聽地說:資訊爆炸了,「紐約時報一週的資訊量,可能超過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接觸到的總量」。其實,知識的總量雖然在急遽的膨脹,但是職場的分工也越來越精細,使得每個人所需要用到的知識總量,仍舊是絕大多數人所能負擔的。此外,新的產品和技術常常是舊學理的新應用,如果看透新技術與舊學理之間的關係,就可以輕鬆地應付產業的變遷,而不需要過度壓榨自己,讓自己變成職場的奴隸。更何況,行動運算已經無遠弗屆,如果你有能力從網路上快速的搜尋到所需要的知識,也有能力篩選出品質較高的部分,再加以彙整與活用,就不需要急著在學校裡學會一輩子要用的知識。
至於跨領域學習與對話的能力,也不見得要靠著修輔系,或者上班後犧牲假日與晚上的時間,去報名參加各種短期訓練班。只要你在學校期間多跟外系的學生聊聊,設法了解他們系上的學習重點,就能擁有跨領域對話的基本能力。
也就是說,資訊確實是在爆炸,產業與技術也都在劇烈的變遷,然而你若能夠掌握到學習與應變的要領,就可以享受科技與經濟發達所帶來的好處,還有時間跟家人相處,並且享受精神上的滿足。
可惜的是,很多年輕人都看不清變化的趨勢,也掌握不到應變的要領,反而被媒體嚇得魂不守舍,整天像沒頭蒼蠅般地瞎忙;或者動不動就被焦慮淹沒,而兩眼無神的癱瘓在「葛優躺」與「廢文化」裡。
所得M 型化的假象與洞見
另一方面,媒體又沸沸揚揚地宣傳:中產階級消失了,所得分配M 型化了。說得人心惶惶。事實呢?歐美國家與台灣的所得分布仍舊是接近常態分佈,「兩端低而中間高」,根本沒有任何M型化的跡象。此外,即使薪水凍漲,但是製造業往印度與中南半島遷徙的結果,使得工業產品遠比以往更價美物廉。最後的結果是:今昔相比,中產階級的實質所得還是有微幅的成長,絕大多數年輕人的物質享受也明顯超過他們父母年輕的時候。
令人生氣的是,富人的財富成長幅度遠遠超過其他人,因而讓中產階級覺得自己離高所得階層越來越遠。此外,以前的媒體資訊不發達,我們無法親眼看見富豪的奢華;而現在的視覺傳播太發達,到處都是「看得到而買不起」的享受,許多人因而覺得自己離金字塔的頂端越來越遠。
面對這種無可奈何的社會現實,年輕人比以前更需要有能力分辨「需要」與「想要」,以及「重要」與「不重要」,才不會因為貪戀可有可無的奢華,而犧牲跟家人相處的幸福;或者因為嫉妒富人的所得,而看不見更值得追求的人生意義與幸福。
離婚率飆漲下婚姻與幸福
其實,讓年輕人困惑的,不只是職場的壓力與經濟的現實,離婚率的逐年攀升也讓許多人陷入婚與不婚的兩難。
美國的離婚率已經接近百分之五十,每十對新婚的夫妻中,約有五對會以離婚收場。剩下的五對中,大多對婚姻的品質不滿意——有些人是為了子女,而同床異夢地睡在同一個屋簷下;有些人是負擔不起兩個家的生活支出,而不情願地擠在一起。
然而夫妻吵架不必然都是因為遇人不淑或個性不合,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外在的制度性因素,或者在媒體與偶像劇的影響下對婚姻有太高的期待。事實上不管是親子或者夫妻,只要是彼此關心,就會彼此規勸、干預,甚至極力反對或阻攔;只要是彼此在意,就會彼此遷就、隱忍或壓抑自己。因此,越是親密的關係,越是糾纏而容易彼此壓迫;如果不能即時化解委屈,就會把一時的不快累積成宿怨,隨時可以因為細故而火冒三丈。更何況,夫妻必須在財務、經濟與子女教育等諸多問題上做出共同的決定,一起承擔後果,因而更加容易把微小的價值差異變成水火不容的對立。這些衝突的根源在婚姻的制度,而不在於夫妻間誰的付出較多,或者誰較常讓步,更不是換一個伴侶就可以解決的。
假如能看透這些事實,許多衝突都是可以避免的,至少可以大幅度的緩解。可惜的是,許多年輕人分不清楚戀愛與婚姻的差別,不自覺地拿熱戀時的標準去衡量自己婚後的感受,因而對自己的婚姻感到哀怨或不平,甚至看不到對方的付出。
有鑑於此,在修訂這本書的第二版時,我特地參考了許多國外較可靠的研究報告,了解教育、產業與婚姻的發展趨勢,再針對年輕人的盲點與需要而大幅度擴張這本書的內容,使它遠比第一版更能吻合當下的現實與年輕人的需要。
藉著有聲書的出版,希望可以觸及更多的年輕人,引導他們走出焦慮與迷惘,找到安頓自己的訣竅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