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吝於推薦自己讀過的書,有很多原因:(1)好書太多,很多可以彼此取代,沒有哪一本是非讀不可的;(2)值得讀的好書很多,但是若不切合當事人的成長歷程與既有累積,很可能讀起來毫無味道還了無心得,形容浪費時間且折磨自己——而時間是年輕人最寶貴、永遠不夠用的資產。
不過,近年來不只鄉民、網紅和電視名嘴的評論水準持續地在空洞化,連報紙社論和年輕學者的視野、評論也越來越狹窄化、空洞化(海歸亦然,土博土碩尤甚)。不禁擔心那些還願意用心成長、思索的年輕一代,他們究竟要如何逃逸出台灣媒體環境令人窒息的空洞、庸俗、卑賤、下流?
迫不得以,只好在這裡推薦三本書,給還願意用心成長、思索的年輕人,希望他們看見台灣社會聲勢浩大且淹沒一切的荒謬、無聊、空洞、卑俗、鄙賤,也讓他們看見國外是有人能引領他們走出這些困境,從新思索「人」的更高的可能性,以及社會更好的發展願景。
這一篇先介紹第一本書:馬庫色著,《單向度的人》
馬庫色:《單向度的人》
這本書全名《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的意識型態研究》(One-Dimensional Man :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網路上可全文免費下載(點擊這裡)。
這本書出版於 1964年,有點老。推薦的理由是:(1)讀過這本書之後,可以較全面地理解我們表面上的自由與實質上的不自由,以及在舒適的物質生活中被高度壓抑的人性渴望,從而覺察自己所深陷(而不自覺)的社會枷鎖,及其可能成因——邁向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考的第一步;(2)本書承先啟後,上承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精神分析+海德格哲學+美學與人文關懷」的左翼觀點,下開美國與法國各種社會與文化批判(經濟與社會結構、消費文化、媒體批判與意識形態的批判等)的視野,許多新左翼的理論家、評論家都多多少少受過這本書的影響,或者持有類似的觀點;(3)先讀過這本書,可以對社會問題與人性發展有較完整的視野;之後再去讀後來(近來)關於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消費型社會或者法國文化批判的書時,會較容易吸收。
UCLA 的教授 Douglas Kellner 則稱許《單向度的人》是:「六O年代最重要的書之一,同時也是二十世紀最具顛覆的書之一。」
而作者馬庫色(Herbert Marcuse)則是德國法蘭克福學派最具社會影響力的學者,常被視為新左派精神導師,以及美國六O年代各種學生運動與社會運動的理論指導者。
出發點與核心問題意識
舊的馬克斯主義偏重從「資方控制生產工具」這個角度分析資方如何剝削勞方的勞動剩餘,因此勞方是處於「不甘願」的狀態;而解決的辦法是集結被壓迫的人,進行流血革命;而且馬克斯認定資本主義必然會持續擴大勞工的赤貧化與反抗意識,從而必然會終結資本主義。因此,他的主調是:內部矛盾會持續擴大,反抗意識會持續升高,革命必然不可避免。
然而《單向度的人》的出發點卻是:以美國為例的發達工業社會裡,剝削繼續存在且持續強化,人的不滿與壓迫越來越強,但是反抗意識卻越來越弱,幾乎要消失於無形(被剝削的人越來越甘願配合體制,自以為有分到好處,甚至好像不是被剝削者;但是另一方面人性被壓榨的程度絲毫未減,但是所有的不滿卻不再是針對剝削者或體制,而是針對每一個被剝削的個人)。因此,它要問的是:被壓迫的人為何會樂意配合剝削他的人(和體制)?這個提問的角度迥然不同於馬克斯的資本論。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在《社會契約論》裡說過極有名的警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卻到處都掙脫不了枷鎖。人們自以為是萬物的主人,卻比萬物更像是奴隸。」。
《單向度的人》在導論裡也以類似的弔詭敘述開場白:面對著「能夠毀滅人類的核災難的威脅」,為什麼人類不是想辦法避免,而是「甘於以和平的方式生產毀滅的工具」,「也甘於接受防衛訓練」?面對著過度生產的物資,含嚴重失控的健康以及被壓榨到難以為繼的家庭生活,為什麼我們不是想辦法改善制度或自己的選擇,以便在物質需要、健康與情感生活間取得平衡,而是「甘於極度浪費」?
最簡單的回答是:單獨的個人難以抗拒整個社會的潮流。但是,社會不是由個人組成的嗎?我們不是擁有民主制度嗎?為什麼我們所選出來的代表不替我們改善社會制度,而是加入迫害我們的人?
此外,假如我們大家真的都覺得被政治人物出賣,為什麼我們不再度革命?還是說,我們也是既有制度的從犯?
我們如何成為既有制度的從犯?如何成為出賣自己的人?
我們都是快樂的豬——控制形式與剝削形式的改變
馬庫色首先提出社會控制的形式已經越來越「趨於無形」(從生產工具的控制,發展成為對個人的意識形態的控制),剝削的形式也在轉變(從剝削勞動剩餘變為直接壓迫與經濟生產無關的人性向度,以便擴大可以被剝削的勞動剩餘;同時讓勞工略為分享工業生產的物質成果和廉價的娛樂,讓他們忙於享受難得的「小確幸」,而沒有能力也無暇思及社會的公平與不公平,以及物質生活之外的其他人性發展需要),使得反抗的力量越來越弱化。
「社會的防衛結構使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更加舒適,並擴大了人對自然的控制。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大眾傳播工具可以輕易地把特殊利益當成所有正常人的利益來兜售。社會的政治需求變成了個人的需求和願望,對這些需求及願望的滿足則促進了商業和公共利益,而這一切似乎恰恰是理性(Reason)的體現。」
「然而,這個社會整體而言卻是非理性的。它的生產力對於人的需求和才能的自由發展是具有破壞性的,它的和平要由經常的戰爭威脅來維持,它要發展,就必須壓抑使(個人的、國家的、國際間的)生存競爭緩和下來的實際可能性。」
「當代社會的(智力的和物質的)能力比以往大得無可估量——這意味著社會對個人統治的範圍也比以往大得無可估量。我們社會的突出之處是,在壓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準這雙重的基礎上,利用技術(Technology)而不是恐怖(Terror)去征服那些離心的社會力量。」
「在這個社會中,生產機構傾向於變成極權性的,不僅決定了社會所需的職業、技能和態度,還決定了個人的需求和願望。因此,它消除了私人與公眾、個人需求與社會需求的對立。技術成了新的、更有效的、更令人愉快的社會控制和社會團結形式。」
技術的發展使得經濟活動獲得極大的自由,然而人們並沒有獲得更多人生選擇的自由——你只能選擇參與那一種經濟活動,而不可以選擇「犧牲一點點經濟,增加更多的情感和人性」。
馬庫色指出,經濟的發展應該是用來促成真正的自由:「經濟自由因而意味著擺脫經濟自由——擺脫經濟力量和經濟關係的控制;意味著免於日常的生存鬥爭、免於謀生的自由。政治自由意味著個人從他們無法有效控制的政治中解放出來。同樣,思想自由意味著恢復被宣傳工具和思想灌輸所同化了的個人思想,意味著把『社會輿論』連同其他製造者一起取消。」
但是,即便在民主社會,多元輿論的美國,這些自由並沒有擴大的跡象,反而每一個人都越來越覺得自己只是一根螺絲釘,只能渴望難得的「小確幸」,而不是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達而變得越來越「免於憂慮與恐懼,有越來越多的自由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實現人性的多元價值和渴望」。
因為科技被用來扼殺人性的其他(與經濟活動無關的)發展向度。
文化與價值觀的庸俗化,否定(質疑、批判)力量的消失
理論上,當群眾被愚弄、操縱而感受不到剝削的時候,文青或少數較敏感的人應該還有機會覺察到自己被壓迫的人性所產出的不滿——至少,傳統上藝術、文學與廣義的文化活動經常是醞釀批判、反省、儆醒、質疑與挑戰的力量。然而文化活動也被收編了。
「今天的新奇之處是通過消除高層文化中對立的、異己的和超越性的因素——它們借助高層文化而構成現實的另一個向度——來消除文化和社會現實之間的對立。清除雙向度文化的辦法,不是否定和拒斥各種『文化價值』,而是把它們全部納入已確立的秩序,並大規模地複製和顯示它們。」
「文學藝術本質上是異化,因為它維繫和保護著矛盾,即四分五裂的世界中的不幸意識,被擊敗的可能性,落空了的指望,被背棄的允諾。由於它揭示了人和自然在現實中受壓抑的排斥的向度,因而曾是合理的認知力量。」「它們被剝奪了曾是其真理向度的對抗性力量和疏遠現實的特徵。」
「發達工業文明對人們生活中的超越性因素進行技術征服和政治征服的特徵,在本能領域內也表現了出來:使人屈服並削弱抗議的合理性的滿足。」譬如,通過各種情色商品的多元化、廉價化供應和消費,「性被納入工作和公共關係之中,並因而變得更易於得到(受控制的)滿足。技術進步和更舒適的生活使性慾成分有可能有步驟地融入商品生產和交換領域。」
最後是人們再也不去思索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因為人們的意識形態已經被塑造成:「現實的就是合理的,已確立的制度不管如何終會不負人們所望。人們被引導到生產機構中去尋找其個人的思想和行為能夠且必須任之擺布的有效動因。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生產機構充當著道德動因的角色。良心則依靠物化、依靠事物的普遍必然性而得到解脫。」
兩篇值得看的簡介
以上摘述(超精簡介紹)只是全書的冰山一角,目的是凸顯這本書的視野(批判角度)涵蓋經濟生產、消費文化、政治、思想(意識形態、價值觀)、藝術與文化等完整的社會面相,並且企圖有系統地勾勒這些視角間的內部關係。
有鑑於台灣50歲以下的年輕學者、社運分子有越來越多人把社運與社會批評窄化為「反中、滅藍、挺綠」,而鮮少有人關心文化、意識形態、經濟(生產、分配與消費)、階級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引領台灣未來的年輕人重新全方位、多視角思索、檢視台灣的社會發展。
香港有篇文章「馬庫色:學生造反之父 - EP70」,點出一些平實的心得,還算能看——你讀完可以略知這本書的味道,但是可能抓不住他的完整(或宏觀)視野。
大陸的「知乎」有人為該書的每一章寫了摘要,至少足以簡略勾勒每一章的主題與主要視角,從而草繪全書輪廓。值得看看,從而略知本書大意。
不過,好書就是得要整本讀。這個功夫省不得。
台灣人寫的導讀千萬要小心
對於許多大學生而言,這本書是相當抽象的,他們或許會想要一點導讀。
可惜的是,台灣有位國外頂尖名校畢業的社會學博士為它寫了一篇導讀,膚淺賣弄,慘不忍睹(我不得不懷疑他沒讀過這本書,或者讀不懂,因為這篇導讀比較像是根據國外的書評、書介隨意摘錄出來的,以至於許多段落偏離該書主題和核心思想)。另外一位頂大的土博用這本書的觀點批評台灣的網紅和鄉民,更是引喻失義,荒唐至極(我甚至懷疑他是完全讀不懂,或者根本沒讀過)。更慘的是,這兩位都是台灣當前的大學教授,在網路上極具影響力(網路名人)。其中一位還曾任教於台灣的頂大,並且一直是學生心目中的「傑出教師」。
我沒時間一一瀏覽台灣的網頁,也不能以偏概全地說台灣的網路文章都不能讀,只能用以上兩岸案例當警告:讀台灣的網路文章要極端極端地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