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輝的人文網誌
盡己、盡心、盡興;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
網頁
(移至...)
首頁
關於我
網誌導覽(新設)
演講行程
版權與免責聲明
▼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風雲詭譎的 2025
›
有些人在 2024年底就已經大談「展望 2025」,我卻至今仍看不清楚 2025 年底會是怎樣的一種世局。 說「世局」又未免太託大,連我最關心的幾件大事(川普的關稅戰及其影響、俄烏戰爭的發展、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與科技發展、歐洲極右派的崛起等),我都還是看...
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大學於我
›
自從我在念碩士時回到大學校園後,就不曾再離開過大學校園——不只是在校園內出入,而且整天的所思、所想都離不開大學這個有形和無形的社群(氛圍)。這是我年輕時始料未及的事,卻也是我生平以來最感到幸運的事之一。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賞楓一得
›
去年(2004年)三月底去賞櫻,在養老公園捨不得離開。十一月底又去名古屋賞楓,在兩個景點捨不得離開。日本的自然景觀就是有種讓人依依難捨的魅力,而且是能跟人的深層情感互動的美,而不是膚淺、浮泛、止於表層的美。 我猜,日本秋葉之美恐怕不是加拿大楓葉所能比擬。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從電影《在車上》看消逝中的古典與現代
›
我看到電影的時間總是比別人慢上好幾年。濱口竜介執導的電影《在車上》早在2022年獲得第9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後就已經在中文網頁上被熱議過,我找到的幾篇影評則是 2021年就已刊載。然而我卻是這兩天才在 NetFlix 看到它。 剛看完的時候,我的感...
2024年12月14日 星期六
伊藤詩織、日本的性暴力,與電影(紀錄片)《黑箱日記》
›
我這兩天看到天下雜誌社的訪談短片「 走過性侵幽谷 伊藤詩織:沒能打倒你的,會使你更強大 」和公共電視「 日本 #MeToo 運動代表,伊藤詩織勇揭性侵真相! 」,從而知道伊藤詩織被日本資深媒體人強暴後如何挑戰日本性暴力、社會惡習與司法體系的故事梗概。 查了...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川普2.0 的再思索
›
過去幾天我在日本賞楓,心裡卻不時思索著:「川普的二度當選,對民主政治意味著什麼?」 我尤其耿耿於懷的是,拉美裔的川普女性粉絲說:「只要川普能解決問題,我不在乎他對女性的歧視。況且,我的叔叔、伯伯們也是經常污辱女人、歧視女人,但他們終究是養活一家的男人,我們...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美好的年代還會再來嗎?
›
從二戰結束的1945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的1973年被稱為西方「資本主義的黃金年代」。這一段期間內西歐人均所得年成長率約4.1%,美國約2.5%,西德則為5.0%。相比於西歐在 1870-1913 間的 1.1%,算是非常高的成長率。而且這一段期間失業率低,通膨低,社會...
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關於中國的一個中肯演講+感慨
›
李顯龍(新加坡資政+前任總理)曾在 2024 論壇「The FutureChina Global Forum」上給過一個關於中國的演講「 SM Lee Hsien Loong at the FutureChina Global Forum 2024 」,相當中肯。主辦單...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一帶一路」補遺
›
我發現有讀者把我寫的〈一帶一路十年:無法「一言以蔽之」〉讀成是在歌頌一帶一路。我絕對不是那個意思,我很清楚它是一個大錢坑。我只是想提醒慣讀繁體中文與英文報導的讀者:「一帶一路」面向複雜,無法一言以蔽之。 還有讀者受不了原文中「蔣經國容不下黑道」一語,誤以為...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一帶一路十年:無法「一言以蔽之」
›
1987年我到達英國時,BBC廣播電台(radio)還是一如她的全盛期般地犀利與精彩。如今,我幾乎不看 BBC 的新聞了。英國的衰敗似乎是全面性的:民主品質、政治人物、經濟、產業、地方發展、學術、BBC 的新聞品質,etc。 去年一帶一路十週年時 BBC 中...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