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想要用基因技術「證明」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也有人想用「溯源基因檢測」來確認自己血統上的祖先屬於什麼樣的種族(race)。純粹從目前的基因科技來看,這是可能的嗎?
一篇常被引述的 2004 年 Nature Genetics 期刊論文說:很難,幾乎是不可能。
網頁
▼
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
日本人還會像二戰時那麼殘忍嗎?
德國人在二戰(WWII)期間用極為殘忍的方式對待猶太人、戰俘,以及俄國土地上的平民和婦女,這些殘害「非武裝戰鬥人員」的 war crimes 被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並且還持續不斷地挖掘出來(背後支持者可能是猶太人)。隨便看一下英文版的維基百科,就已經讓人毛骨悚然。
從我看過的所有電影看起來,日本人對待戰俘和平民百姓的方式還遠比德國人更加地殘忍(前提是如果暫時撇下對猶太人的滅族),更加地讓我無法卒睹,每次都要閉上眼睛跳過最殘忍的畫面和情節。但是日本在戰爭期間殘害「非武裝戰鬥人員」的 war crimes 似乎沒有相德國人那樣地被完整記錄下來,似乎也沒有人在有系統地持續挖掘(也許就是因為沒有得罪猶太人,或者差點被滅族的族群;也許是因為亞洲人都太健忘,也許是因為.....)。
從我看過的所有電影看起來,日本人對待戰俘和平民百姓的方式還遠比德國人更加地殘忍(前提是如果暫時撇下對猶太人的滅族),更加地讓我無法卒睹,每次都要閉上眼睛跳過最殘忍的畫面和情節。但是日本在戰爭期間殘害「非武裝戰鬥人員」的 war crimes 似乎沒有相德國人那樣地被完整記錄下來,似乎也沒有人在有系統地持續挖掘(也許就是因為沒有得罪猶太人,或者差點被滅族的族群;也許是因為亞洲人都太健忘,也許是因為.....)。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給不安的靈魂(2):示意圖與補充說明
底下我從 Sal Mendaglio 所編專書「Dabrowski's 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扼要摘述出「正向不統整理論」的重點,以及人格發展階段的示意圖,希望它可以比純文字容易了解,也彌補中文資料所缺漏掉的一些重要觀念和線索。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給不安的靈魂,和不該被社會化的孩子
不安的靈魂有很多種可能的表現方式:在自己的嚮往和現實的壓力下困惑或痛苦而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明知道自己跟別人嚮往的是不同的價值和世界,卻又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或歧視的眼光,更怕被家人誤以為是逃避、消極、不務正業;對自己的從眾行為(或對現實妥協)感到屈辱、羞恥、不快或罪惡感;當自己的表現不如自己的期待時對自己感到失望、羞愧或痛苦,etc。
其實,有些人天生就注定不該從眾,他們注定會跟別人不同——不是更優秀,也不是更低能,單單純純地就是不同;如果不讓他們保持跟群眾的不同,他們會不快樂,會痛苦,會生病(憂鬱症或其他精神官能症或精神分裂),會自殺。
這不是我胡說的,是一位波蘭心理學家兼精神病學家 Kazimierz Dąbrowski 說的。他的人格發展理論如此吸引我,遠超過佛洛依德、佛洛姆、Carl Roger、馬斯洛,甚至還超過我一直很喜歡的 Viktor Frankl——雖然我對這些人的認識都相當仰賴二手傳播。
其實,有些人天生就注定不該從眾,他們注定會跟別人不同——不是更優秀,也不是更低能,單單純純地就是不同;如果不讓他們保持跟群眾的不同,他們會不快樂,會痛苦,會生病(憂鬱症或其他精神官能症或精神分裂),會自殺。
這不是我胡說的,是一位波蘭心理學家兼精神病學家 Kazimierz Dąbrowski 說的。他的人格發展理論如此吸引我,遠超過佛洛依德、佛洛姆、Carl Roger、馬斯洛,甚至還超過我一直很喜歡的 Viktor Frankl——雖然我對這些人的認識都相當仰賴二手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