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三本好書,認識當代社會:(2/2)

      在這個系列的三本書裡,我想推薦的另外兩本是 Neil Postman 的《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以及 Robert B. Reich 寫的《拯救資本主義》。
     我過去曾在部落格裡為文推薦過 Robert B. Reich 的《拯救資本主義》,當時是從「認識今天的市場經濟與工作貧窮」這個角度推薦它,以及這本書跟其他兩本重要的經濟學書籍的比較(Thomas Piketty 的《21世紀資本論》和 Joseph Stiglitz 的《不公平的代價》)。
      本文裡我會談談「為什麼每一個大學生都應該試著讀一本批判總體經濟學的好書」,以及為什麼《拯救資本主義》這本書是吻合這個目標的好書。

《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
      三本好書之中,最容易讀的應該是《娛樂至死》這本書,它的核心問題意識是:歐威爾《一九八四》的恐怖夢魘可能不會在美國是的民主國家裡發生,但是美國式的民主國家卻有可能變成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兩者的差異是,「歐威爾擔心會有人奪走我們知的權利」(警察國家),「赫胥黎害怕我們會造就膚淺文化,滿腦子遲滯、糜爛和愚癡的念頭」;「歐威爾害怕禁書,赫胥黎害怕沒有理由可禁書,因為再沒有人想讀書。」——其實,後者遠比前者可怕;因為在警察國家裡會有人想翻牆去看看被禁止的真相,在娛樂致死的國家裡卻鮮少有人會警覺到真相已經被不重要的資訊淹沒。
      作者 Neil Postman 在人文薈萃的紐約大學任教四十年,是美國「媒體研究」這個領域的重鎮。紐約時報為他寫的訃聞裡形容他學術生涯等同於跟污染人心的媒體(尤其是電視)的長期決鬥。
      他的另一本名著《童年的消逝》告訴我們電視如何剝奪了孩子的童年,使他們不曾有過純真的童年,而直接在童年就開始模仿大人(或者跟著大人一起腐化)。
      《娛樂至死》這本書則告訴我們:視覺媒體比傳統的報紙更不仰賴受眾的主動思考能力,因而必然會吸引大量「只有眼睛,沒有思想」的受眾,從而先讓媒體自己膚淺化、無腦化,接著讓受眾也跟著膚淺化、無腦化,接著彼此影響而惡性循環下去。只要讀一下作者自己的序,你很可能就會想把這本書讀完。
      《娛樂至死》初版於1985年,至今34年,我這個在書本與廣播中度過童年、青春期與成年期的人很清楚地看到:比我晚一個世代的年輕人中,即便是台、清、交的畢業生,在思索人文與社會議題時,也有很高比例的人已經思想碎片化、浮面化,而分不清楚資訊、知識與思想的差異。
      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馮建三在中譯本的推薦序〈「數位匯流」時代,讓波茲曼更重要了〉從媒體收入中廣告所佔比例警告我們:1994~2014期間「BBC的非廣告收入增加百分之五十八,與其競爭、依賴廣告的ITV與C4,相同時期僅增加百分之二十八。」而台灣的視覺媒體則幾乎完全是商業機制下的產物。
      不過,即便是在英國,很多了解視覺媒體特性的家長還是刻意不買電視,家裡只有收音機、報紙和書。
      媒體的內涵不只取決於它的收入來源,也同時跟它的性格有關:電視的資訊吸收速度是由製作人決定,報紙和書的吸收速度是由你決定;電視的製作成本高(必須吸收大量觀眾,水準不得不「通俗化」),報紙和書的製作成本相對地低(有機會只吸收較少數觀眾,並維持較高品質)。

政治經濟問題基本素養
      經濟學原本是叫做「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它談的是政治的作為如何影響經濟問題。
      後來,Alfred Marshall 把這門學問改名為 economics,希望它跟 dynamics、thermodynamics 一樣地只談社會行為中的因果關係,而不涉及主觀的價值判斷。
      芝加哥學派與理性預期學派興起後,許多經濟學者真的以為「只要政府不干預市場機制,市場機制就會處於最公平、最有效率的狀態」。這一派學者思考上的最大盲點是:前述總體經濟學的結論是以「市場中所有的買賣都處於完全公平的競爭」的前提,而這前提(假設)始終都跟現實的市場機制有很大的距離(其距離的大小視政府的作為而定,因此真實的市場行為模式也跟它所處的政治環境密切相關)。
      許多人對經濟學的了解是來自於「3學分+3學分」的「個經+總經」,那些都是極端簡化過的理想模型,跟現實世界的關係大到難以形容。然而台灣社會所能聽到的經濟問題評論幾乎都被這6學分的知識所箝制住,以至於很多人難以想像政府跟經濟問題有何關係(頂多只想得到貨幣政策,並且把財政政策當作「惡習」),從沒想過政府的法令和行政措施會如何影響一國的產業發展、總體經濟,以及所得分配。
      然而如果不去思索政府與產業發展、總體經濟、所得分配的關係,很多社會問題就會無解。
      譬如說,電價太低的結果是鼓勵浪費電(換來空污和核電)和補助高獲利企業(譬如耗電量很兇的代工產業)。政府的藉口是:電價高會讓中低收入者負擔不起。事實上,通過級距電價、時間電價等方式可以抑制用電大戶,逼迫他們添購節能設備;另一個省水、省電的辦法,是抬高水電價,同時進行所得重分配,讓中低收入戶照樣可以付得起高價水電費(但是省去過去對中高所得者的電價補貼,也抑制對空污和核電的渴望)。
      政治上的現實是: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大財團)以「尊重市場機制」為藉口,逃避所得重分配;接著又在公眾不覺察的狀態下,想盡辦法操縱政府的法令和行政措施,使得市場經濟越來越脫離「公平競爭」,而向大財閥傾斜。
      經濟(不公平競爭與不公平的所得分配)是各種社會剝削的關鍵手段。《單向度的人》從各種抽象(但較具普遍性)的社會機制告訴我們後工業社會的人如何被壓榨到只剩跟經濟有關的向度,然而若想具體了解這些抽象的機制如何落實到日常生活語言可以描述的政治、經濟運作,必須要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下手,而《拯救資本主義》不但是聚焦於此角度,且 Robert B. Reich 恰是花了數十年心血在思索、觀察、實踐這些問題的頂尖人選。
      因此,《單向度的人》和《拯救資本主義》恰恰是兩本可以彼此相互啟發的書:前者賦予後者更寬廣的理論背景,後者賦予前者一個具體的觀察焦點。

三本好書,三足鼎立
      民主政治有三個關鍵機制:三權分立與制衡、政黨良性競爭,以及媒體公平而透明的報導。媒體娛樂化與藍綠化的結果,政黨競爭靠的是嘴砲(藍綠都一樣)和網軍;台灣選民又喜歡在總統與立委投票時給同一政黨,造成「完全執政」,從而破壞三權分立與制衡的機制。至此,台灣的民主已經是徒具其形而無其內涵的「殭屍民主」。
      因此,既得利益集團(政壇與財團)相互勾結,掏空台灣,壓榨上班族,為所欲為。
      但是,即便台灣人越來越看不到未來,卻始終不知道誰該負責,該如何解套。整個社會的總體智商越來越低,人才在台灣形同浪費而逐一出走。社運圈的批判能力越來越低,越來越接近鄉民。網紅的智力水準也同樣地越來越低。
      這已經不只是一個「單向度社會」,而且是擋不住地向下沈淪的社會。要知道台灣社會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娛樂至死》絕對是不可或缺的第三個向度——它比《單向度的人》更直接、直透地解釋了我們為何不但不反抗,還到處找得到「小確幸」。
      總體來說,《單向度的人》從抽象但宏觀的社會學角度引領我們去觀察、思索後工業社會如何把人壓榨成「單向度的人」;《拯救資本主義》告訴我們這個剝削與壓榨的過程是通過怎樣的政治與經濟體制在進行,以及可以如何從政治與經濟的具體操作上加以反抗或逆向運作以緩解困境;《娛樂至死》從媒體特性與媒體生態的角度告訴我們,為何在如此令人難以忍受的處境裡,我們的社會總體智商卻越來越低落,反抗的能力和意志愈來越弱化,媒體(含社群媒體)的立場越來越向壓迫者靠攏。
      三本書合起來,不足以鉅細靡遺地勾勒台灣社會的當前與未來,卻至少可以引導讀者從三個最關鍵的角度去觀察、思索台灣社會的當前與未來。
      台灣,是一個「向下沈淪」的「美麗新世界」——或者說,比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更加美麗的「美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