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喜不喜歡,中國都在那裡

        這是「微信上的中國」的首頁副標題,我覺得這一句話值得每一個台灣人靜下心來認真想一想——不管你是把她當祖國、故國、鄰國或敵國,她都是台灣方圓五百公里內唯一的另一塊陸地,是台灣方圓1,800公里內唯一可以促成台灣技術升級的市場,是台灣方圓 10,000公里範圍內最有機會促成台灣自創品牌與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市場——後者是台灣人才多元化發展與社會多元化發展的物質基礎與先決要件。
         另一方面,假如中國產業與經濟結構的調整失敗,不僅有可能拖累台灣,甚至全球經濟都有可能一起被拖下水——畢竟全球經濟已經是雙引擎結構,中國的影響不但不下於美國,還有可能逐漸凌駕美國。
        我以前不關心大陸的近況與現況,因為我連該如何面對台灣都搞不清楚。後來,當我越是積極而務實地思索台灣可以有的各種前景時,我都在自己的棋譜上清楚地看見「喜不喜歡,中國都在那裡」。

一、超越統獨的兩岸關係
        最佳的兩岸關係絕非粗糙的「非統即獨」,而是非常細膩、多元且富有策略性、階段性與靈活變化的、動態的「兩岸關係」。它必須超越一切粗糙的政治意識形態,超越統獨與藍綠,以「台灣社會發展目標」為最高指導原則,把政治與經濟都當作工具、手段乃至於過渡,積極尋找使台灣能夠「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社會發展策略,以及其他更多元的社會發展目標(參見〈好看的德國電影 Global Player〉)。
        台灣要讓人才有發展空間,必須技術升級與建立品牌,而這兩者都需要一個樂意接受台灣產品與品牌的市場,而且其消費能力要夠大——經濟不是最終的社會發展目標,但畢竟是支撐社會發展的關鍵工具與手段。
        大陸不只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市場,2012年全球經濟成長中的 40%來自中國的貢獻,而在上海最高檔的超市裡,台灣的產品跟進口貨放在同一個貨架上,屬於同一個區段(相近)的價位。
        但是,台灣對大陸的經濟倚賴已然過高,不該更高。因此,面對這個市場,我們必須有極富有智慧的策略,在不提高經濟倚賴的前提下調整兩岸的經貿關係——再說一次,極富有智慧地
        然而現在的政治人物對兩岸關係的思考卻嚴重欠缺經濟、產業與社會發展的具體內涵,而淪陷在統獨的空洞意識形態裡(為了炒作選票)。
        還有些人瘋狂地逢中必反,以至於在他們的亞洲經濟圖像裡竟然沒有中國,連帶地他們的世界經濟地圖裡就沒有了亞洲。當美國兩個總統候選人都反對 TPP 時,台灣最大的危機不是沒有邦交國,而是自以為可以活在沒有中國市場,沒有亞洲市場也沒有 TPP 的經濟真空裡。
        實際上,學生回來看我,一個個告訴我新竹科學園區有哪些著名公司背後早已經是陸資,有些公司還在賣了以後導致員工薪資上漲。
        兩岸的實質關係有它的現實面,不是意識形態所能替代,不是政治與媒體操弄所能擺佈的。可惜的是,很多天然獨都不知道「台灣企業」跟「陸資企業」間的曖昧關係。
        要務實地思考台灣的現況與出路,第一步是務實地了解兩岸的真實處境,以及現況下真實的中國。

二、重新認識中國
        因為「喜不喜歡,中國都在那裡」,我開始放下意識形態與好惡,盡可能客觀地認識現在的中國。
        現在的中國,跟我過去從書本上認識的中國已經相去太遠。中國的歷史劇跟她的現實生活無關,中國的古書跟99.999%的中國人無關。
        現在的中國,跟台灣媒體上所報導的中國相去太遠——你在台灣媒體上面看到的事,幾乎都是99.99%的中國人平日所不關心的。
        數億鄉村裡的中國人關心的是脫貧,廣大東北地區的人關心的是如何脫離經濟負成長的困境,好不容易進入二、三線城市的人關心的是就業和安居,擠進一線城市的人關心的是負擔不起的房價和逐年惡化的公共服務品質(醫療、教育、交通,乃至於公共廁所與空氣品質)——中國居,大不易!
        另一方面,企業家普遍擔心的是產能過剩而找不到新的市場,有能力的則拼命在尋找擴張市場或創新的機會,而有關係的則忙著炒地皮,炒股市。至於共產黨,最關心的是群眾對貪腐、貧富差距、房價與公共服務品質的不滿——一大堆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能否解決(更別提如何解決)的問題。
        對於 13.8億人口而言,台獨只不過是激化情緒和嘴砲的好題材,而不是攸關生計與生活品質的實質問題。

三、中國人自己有擔心不完的問題
        北京清華社會學系的孫立平教授寫了一篇〈當前中國的經濟困境與社會轉型〉,較完整地點出中國當前經濟發展困境,很多嚴肅的學者在傳閱,值得一讀。被譽為「中國經濟學界良心」的吴敬琏照樣有人質疑他的人格,我沒有去蒐集足夠資訊判斷是非,但他所寫的〈再看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頗深刻地指出從計畫經濟往市場經濟跨越的困難與挑戰。北京大学汪玉凯教授的〈从经济转型到政治转型〉異曲同工地指出中國如履薄冰的發展現況。中國不能再以出口導向為發展模式,必須強化內需;但是如何帶動內需市場,卻是複雜的工程,不僅涉及經濟與產業,也涉及所得分配的機制與法律、制度、行政治理;靠外銷導向而發展等於是避過了發展內需市場時所牽涉到的社會全面改造工程,這才是真正考驗的開始。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别研究员王占阳的〈破经济困局 改革须提速〉則補充了一些前面幾篇發揮得較不足的論點。
        《南方周末》的〈习近平改革这三年〉寫得迂迴冗長,我原本不想推薦;但畢竟是貼身報導習近平的講話與思想,還是決定提一下:我在字裡行間感受到習近平的戰戰兢兢。
中國歷年 GDP 成長率,原出處 http://www.tradingeconomics.com/
        很多台灣人認定中國社會資訊封閉,很難想像到中國知識分子討論時政時可以多開放、深刻而睿智。澎湃新闻訪問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黄少卿而寫出〈學者該如何參與公共政策討論:一個經濟學者的視角〉,你可以看到這個大陸土博思考之尖銳細密,以及發言之中肯,在台灣學者中實屬罕有。
        仔細讀一讀這些文章,了解中國所面對的內部問題,你可能會跟我有同樣的猜測:不管中國能否解決現階段的內部問題,三十年後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都非有巨大的改變不可——如果他們成功了,中國將變成全球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並且大幅往民主化的方向深化;如果失敗了,對台灣可能會是一個災難,而沒什麼好幸災樂禍的。
        看遠一點,看廣一點,看深一點,才有辦法平心靜氣地務實看待中國的未來走向與兩岸應有的關係(短、中、長程的,動態的,因時因議題而置宜的;而不是預設立場的、脫離現實的、僵硬的、刻板的「非統即獨」)。因為中國太大,太多樣,太複雜,差異太大,絕不能夠「一言以蔽之」。

四、無須悲喜,不卑不亢,客觀認識
        面對中國的種種,無須悲喜,只需客觀認識。不管你喜不喜歡,中國都在那裡;不管你是把她當祖國、故國、鄰國或敵國,她的發展都將攸關台灣的未來。
        先客觀地認識中國,我們才能客觀地認識台灣的真實處境,以及我們真正可以選擇的未來。
        拒絕認識中國,無異於拒絕客觀地認識台灣的未來,以及我們真正可以有的選擇。

後記
        兩岸其實各有難解的內部問題(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分配、房價、高教青年失業與高成低就等),且都攸關民眾生計與實質生活,遠比統獨這種意識形態的問題更急迫。此外,統獨問題越是耐心等待,等兩岸社會與民情越接近,越有機會談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兩岸的關係不只是政治與經濟,還有文化與其他更多元的社會發展面向。我們都必須根據自己的能力與關切,客觀地去認識,以便知道自己可以有的選擇與潛在的危機。
        可惜的是,不僅躁進的天然獨和小粉紅在網路上彼此叫囂得越來越激烈,連官方都沒事就互嗆,以致兩岸敵意與心結越來越深,彼此的誤解與不解也愈來越深。結果,受害最深的還是兩岸年輕的天然獨和小粉紅。
        對於那些有富爸爸而整天閒著沒事幹的天然獨和小粉紅而言,他們不怕兩岸經濟困境難解,只怕沒有可以叫囂、鬧事的話題而悶得發慌;對於那些沒有富爸爸的天然獨和小粉紅而言,沒事互嗆遠不如把時間用來面對兩岸經濟發展困境下的個人生計吧。
        至於那些能深思,有成熟理性與寬闊胸襟的兩岸學者,我相信都一邊看著對岸的發展,一邊認真在思索著自己這一邊的社會發展目標與當前的困境,並且為此焦慮困思,而無暇在統獨議題上虛耗無謂的精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