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8日 星期五

我們能從別人的後悔學到什麼?

        許多年輕人怕做錯決定而終生後悔,因此「如何抉擇」變成許多人關心的問題。而網路上也應運產出一堆「X 歲之前必須做的 Y 件事」等文章,以及「臨終病人最後悔的 N 件事」。
        這些資訊會不會是以偏概全?它們真的能幫我們減少後悔的機率嗎?
        心理學界也頗關心「人為什麼事後悔?為何後悔?」這些相對地「客觀」的研究成果,是不是比較能夠幫我們減少後悔的機率?
        還是說,人與人的差異(價值觀的、能力的、機緣的)遠大於統計數字所能告訴我們的,因而我們得用別的辦法來面對「抉擇」這一件事?
        先讓我們看看同一個心理學家的兩份實證研究報告。

一、Neal J. Roese 的兩份研究報告
        Neal J. Roese 現在是西北大學管理學院的教授,學校的網頁說他是「後悔(regret)」心理學的領先專家( leading expert )。
        他在2005年所發表的論文 "What We Regret Most … and Why" 裡,是從九篇論文中彙整了 11 份前人的調查數據,而獲得一份「最常後悔的事項排行榜」(受訪人總數共3,041人,其中女性為73%,男性27%)。結果如下表:
        最多人後悔的項目(類別)是「教育」,佔32%,包含在校時不夠用功,選錯科系,沒有繼續升學等。其次是生涯,第三是愛情。
        然而,他在2011年所發表的論文 "Regrets of the Typical American: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結果卻很不一樣(教育掉到第三名,只剩13%,而不是2005年的32%;而生涯也掉到第四名,不再是第二名),見下表。
        下表是兩個研究結果的比較,可以看見差異相當大,只有愛情一項比較穩定地在15%和18%之間變化。
        Neal J. Roese 和他的研究夥伴也注意到類似的顯著差異,卻沒有辦法有效地解釋可能的原因。
        譬如說,他早期(2005)的理論預期有關於教育問題的悔恨會比較普遍(根據他所謂的「機會效應」),2011的研究卻否定了這個「假說」。
        此外,一般而言,女性必較在乎情感問題(愛情、親情、友情),男性比較在意成就(教育、生涯),因此我們可能會懷疑2011年的樣本中女性受訪者的比率顯著地偏高,而造成對教育的抉擇(及其後果,通常是職場成就)不重視。
        然而,2011年的研究對象是 370 個完成隨機抽樣電訪的成年人,其中女性佔 207位(56%),比例比2005年的(73%)還低。
        假如實證研究的差異如此之大,而且無法有效地解釋其中差異的造成因素,我們只能說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成熟,欠缺穩定而可靠的具體結論,也還不足以據此發展出具有普遍參考價值的結論(或理論)。

二、實證研究的先天困難
        2011年的論文標題有「Typical American」,標榜它在抽象上的特色是反應「典型美國人」。問題是美國人口那麼多(3.23億),地理差異(含城鄉差異)那麼大,社經、種族與文化差異那麼大,從其中抽出 370 個樣本,真的可以反應 3.23億人口的「典型」特徵嗎?
        其次,在多元化社會裡,每一個人的價值觀、稟賦、際遇差距那麼大,我們要如何從一大陀人的統計結果推論出我們自己的未來?
        或者說,假如上述 370 個樣本可以被進一步區分為37個子集合,每個子集合的價值觀、稟賦、際遇都相近,我們要如何判斷3.23億人口中任意挑出來的某甲是屬於哪一個子集合?用 370 個人的集體平均特徵要推論37個子集合中任何一個子集合的行為模式,是不是太含混籠統了?

三、從「別人的經驗」回到「面對自己」
        如果用社會統計為基礎的實證研究方式來探討「抉擇與後悔」這個課題有先天的困難,我們可能必須用(或者「添加」)其他方法來思考與因應。
        譬如,以較深刻的內省去找出自己的「反悔模式」,以便「從錯誤中學習」,逐漸減少後悔的機率。
        其次,有些後悔是具有「自我教育」的價值的,有些後悔根本是無聊的自我折磨(譬如,人明明在許多事情上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因此後悔「當時沒有做出另一種選擇」根本是無意義、無聊的),應該做的是位自己建立「哪些事情該是先審慎評估,哪些事情事後不該反悔」的原則。
        此外,越在乎得失,目的性越強的人,越容易患得患失。如果不改變這種習性(價值觀),而一味地逼迫自己在事情耗費無數精力去預測未來,最後可能反而讓自己事前猶疑不決且事後憑添悔恨。
        人的生理差異或許還不算太大,但是每一個人的心理反應模式緊密地連結著個人信仰、價值觀、稟賦與成長過程(際遇)的差異,我相信其中的差異是很大的。
         因此,我總覺得「抉擇」這件事沒有人能夠代勞,最後就是必須要自己去面對,別人的經驗可供參考的程度有限。(而「面對自己」的核心能力,就是古典涵義下的「人文素養」)。
        抉擇的智慧(事前)與豁達(事後),主是深刻地紮根在一個人的人文素養裡(價值觀、人生觀等);而「洞見外在世界變化的趨勢」則應該是次要的能力。因為,抉擇的智慧與豁達是可以操之在我地去持續培養而累積的,外在世界的變化趨勢則往往超乎人的預測能力,只能當作抉擇時的參考,而不能當作抉擇時的主要依據。
        然而,在英美實證主義的影響下,我們太過分重視「研判外在世界變化的趨勢」,而太過分忽略個人的人文素養(抉擇的智慧與豁達)。這樣的失衡發展下,我們很容易鑽牛角尖,而在必須抉擇時欠缺果斷,抉擇之後患得患失而更容易後悔。

附記
        其實《人生如果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這本書裡的「第一部:生涯發展的陷阱與智慧」都是在談「抉擇的智慧與陷阱」,也適合大學生、家長和高中教師閱讀。有興趣的不妨去找來翻翻看。